39年里,他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的山路;39年,他最想的是不能耽误学生;39年来,他一直设定着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教孩子,教好孩子,教好每一个孩子...植根于白云深处,他诠释了一只“红烛”的“父爱”,即湖北省珠山县宝丰镇水天平教学点教师胡一鸣,从教39年。

水田平山高,石头多,出门爬。由于地理环境差,偏远山村小学难以留住教师。

1978年,16岁的胡一鸣看到当地儿童因缺少教师而失学,于是自愿留在山区当私人教师。那一年,这个小山村唯一的“秀才”卷起席子,走进水天坝教学点,开始了39年的教学生涯。

水天平教学点在当时是典型的“三不通”学校:交通、水电关闭,只有两栋破旧的泥瓦房。每到雨季,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学生只能在漏水的教室里走动。

艰难的教学环境没能动摇胡一鸣的决心。第一次走上讲台时,他看着下面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山村孩子的成长贡献光和热。

三个年级,一个教室,只有一个老师。刚开始,他很着急,但他并不胆怯,也不气馁。他一次次摸索、总结、实验:教学内容如何穿插?如何搭配课堂动作?学生如何分层?.....这些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的问题,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变得清晰。慢慢地,他的教室变得井然有序,他的教学成绩也越来越显著。

1995年,胡一鸣得知班上的学生华威因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学费,打算退学。他耐心的为华威打工,咨询孩子的父母,交工资交学费。在胡一鸣的努力下,华威回到了学校。

“我只能尽力拉回一些。”近年来,当胡一鸣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学时,他感到很苦恼。起初,他从微薄的工资中存钱来支持学生。后来他干脆伸手向亲戚朋友借钱,供失学儿童上学。

2000年,胡一鸣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公立教师,并获得教师资格证。几个山外的同事让他往南飞,都被谣言婉拒。原因是他经常挂在嘴边:“我是山人。我知道山里人缺的是文化。我没有理由为了父母的信任而放弃这个职业。”

在课堂上,胡一鸣安排一年级的孩子复习他们学过的新单词;学龄前儿童玩拼音游戏...这是他在多层次复合教学中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多层次合作,高导低导”有时是同年级的优劣组合,有时是不同年级的高低组合。胡一鸣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并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学校缺乏体育设施。胡一鸣融合当地传统体育和游戏,带孩子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抓小鸡”……下雨天,他护送孩子过河,河水上涨,他就一个个回去,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注意安全。

2014年9月,一场暴雨袭击了竹山县宝丰镇水天平等一些村庄。当时是上学时间。为了护送学生过河,胡一鸣被大雨浇透了。他患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胃病,后来又生了一场大病。两天后,尽管家人和医生劝阻,他还是摇摇晃晃地去了学校,弥补了所有的缺课。

目前,水天平教学点有13名学生,其中4名留守儿童远离学校。中午,胡一鸣带他们回家吃饭。这几年,我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是厨师又是护士。现在,虽然他又老又病,但他从来没有为他的孩子缺课。

胡一鸣的教学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当老师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显赫的名誉和荣誉,没有悠闲自在的安逸。但我坚信,当老师不能赚钱,但能培养人才。当你看到你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看学生来信,看贺卡的时候……你不觉得老师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有钱的人吗?当我们的青春照耀在学生身上,我们的热血沸腾在学生身上,我们的生命延续在学生身上...有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们不满意的?”

1.《乡村教师胡益明:深山"红烛"播撒"父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乡村教师胡益明:深山"红烛"播撒"父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8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