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领域。“文化+金融”的合作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金融业如何更好的帮助文化产业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黄曦。

记者:目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黄曦:2014年至2016年,中国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速度最快,金融投资规模估计达到1万亿元左右,同比大幅增长。在信贷方面,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高发展、重创意”的特点,多家银行采取差异化标准,推出创新产品,建立文化金融绿色审批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产业资金方面,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投资热潮。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100多个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债券市场,目前已有100多家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发行了600多种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比前几年增加了很多。原因如下:一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二是文化产业本身继续做强、优、做大,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三是金融机构不断开拓思路,丰富多元化融资手段。

记者:中国建设银行在这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黄曦: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在支持和服务文化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积极与国家部委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建行与文化部开展文化金融合作,建行每年对文化部推荐的文化贷款项目申请财政贴息,以减轻文化企业的债务压力。此后与国家旅游局签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连续三年对接国家旅游优化项目;今年,我们计划推动与相关部委在“幸福产业”的投融资合作,主要提供文化旅游领域的投融资和综合金融服务。二是创新文化产业特色产品和服务。结合不同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需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供应链融资、M&A贷款、版权质押贷款、产业基金等特色产品。同时,充分发挥银行综合服务优势,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结算、国际业务、现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记者: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障碍有哪些?

黄曦: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和金融融合程度不够高。一些文化企业具有规模小、形式单一、产业链短、相关配套产业滞后等特点。具有“龙头”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少,经营业绩波动大,盈利能力不稳定。出于风险考虑,金融机构对此类企业持谨慎态度。文化企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创意服务等无形资产来实现。由于没有房贷,对创意和版权难以估值,金融机构很难深度介入文化产业。目前,市场上缺乏专业的文化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评估、担保等中介机构参与度较低,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和交易体系不完善,导致一些轻资产领域缺乏有效的文化金融信息沟通和风险分担机制。

二是文化金融合作创新不够深入。现有的文化金融服务大多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的传统业务,在资源配置和创新方面受到金融机构整体战略规划的约束,难以提供系统的文化金融产品或服务。目前,市场上的文化金融创新活动很少考虑文化产业的独特特征,缺乏创新的针对性,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风险保护需求,导致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不足。

记者:未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趋势和方向是什么?

黄曦:未来,金融机构要做好文化产业消费生态系统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积极关注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和新需求,服务上下游文化产业和消费群体的客户链,建立整合融资的产品链,打造线上线下服务链。同时,通过融资和智力整合,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包括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产品,增强银行对文化企业融资的信心;积极推广PPP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推荐专业的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更好地支持文化供给。

1.《金融如何更好地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融如何更好地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9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