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熊猫养育婴儿有困难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双胞胎,需要定期将婴儿从母亲的怀抱中旋转出来。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因为成年大熊猫具有攻击性,饲养者实际上处于危险之中。根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消息,今年到目前为止,研究中心已经迎来了10个宝宝和15只熊猫,其中有5对是双胞胎。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宝宝出生后,大熊猫妈妈通常一次只照顾一个宝宝。为了让两个宝宝都得到母爱,每隔24小时,饲养员就会把幼崽从妈妈身边轮换过来。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专家吴:他知道他可能会带走他的孩子,因为我们以前带走过他的孩子,而且全身都覆盖着他的幼崽。
央视记者郑波:我觉得真的是母爱的伟大,动物的本能。我需要告诉你,我妈妈是一只成年大熊猫,应该说她很有攻击性。尤其是哺乳期,它的攻击性应该更强。
央视记者郑波:但是我觉得还是很难有这样的信任。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太久。需要让饲养员先退出吗?出于对饲养者安全的考虑。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专家吴:目前,这只是为了保护幼崽。但是它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所以问题不大。你看,饲养员应该很快就会把它拿出来。
央视记者郑波:你刚才看到这个动作了吗?非常非常快。
把这个婴儿拿出来,把另一个送还给妈妈。即使等待过程不到一分钟,熊猫妈妈已经很焦虑了。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李德胜: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其实我觉得初期很难。比如前三天熊猫妈妈抱宝宝的时间特别高。和我们熊猫妈妈建立了非常好的信任后,她把你当朋友,所以会让你带走。希望通过换宝宝,让所有宝宝都能吃到母乳,更多的互动也是宝宝的一种行为学习。
交换幼崽后,其中一个婴儿需要“爸爸妈妈”照顾。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让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是如何喂养和排便的。
刚出生的宝宝才100多克,不到三个月体重增加了近二十倍。你看,这是2017年的老大,最近又长高了。
对于熊猫宝宝来说,每天不用想什么,只需要睡得舒服就行了。午睡后,又到了吃奶的时间,但在吃奶之前,先排便,这是促进消化。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员曾文:排便时,我们靠模仿它妈妈的姿势,它在那里用舌头舔它。
接下来,是一天中最让人期待的时刻。虽然它们只有两个月大,但它们非常擅长吮吸乳汁。住在这里,宝宝要学会使用安抚奶嘴。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克服了关于大熊猫的三大科研难题:除了“养儿育女难”、“发情期难”和“交配受孕难”。
1990年以前,圈养的雌熊猫只有24%能正常发情、受孕和生育,雄熊猫只有10%能自然交配,幼崽存活到半岁的只有35%。
造成“三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方法,雌性大熊猫一年只有一个发情期,雌雄大熊猫在发情期高潮时不同步,选择性强,稍有不满就会打架;同时,大熊猫的排卵期只有几个小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很难把握繁殖时机;另外,抛弃幼崽是大熊猫产后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生育能力低,生双胞胎后只能同时照顾一只幼崽。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90%的育龄雌性大熊猫能够正常发情;所有育龄雄性大熊猫都能自然交配;人工繁殖成活率达99%以上。
首次引入野外的大熊猫即将分娩
1.《双胞胎幼仔轮换母乳喂养 中国攻克大熊猫育幼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双胞胎幼仔轮换母乳喂养 中国攻克大熊猫育幼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9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