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首《我的祖国》,不知唱出了多少华夏儿女对中国的依恋之情。这首歌之所以能够火遍大江南北,不止是因为它是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更因为它堪称恰到好处,朗朗上口的歌词。然而在近年,有人在对这首红歌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不禁发出质疑:为什么开头第一句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而不是“一条长江”呢?相比大河,长江岂不是更有气魄,更能体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吗?今天,本文就带你领略《我的祖国》的创作过程,以及它背后让人感动的故事。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上甘岭》剧照)
难以忘却的《上甘岭》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悍然入侵中国邻邦朝鲜。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135万中华健儿踊跃参军,于当年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两国人民以伤亡63万余人的代价,粉碎了美国的野心。我们的胜利是光荣的,但牺牲也是壮烈的。其中志愿军最为艰苦的一战当数“上甘岭战役”,在这场战斗中,6万美韩联军炮击我军阵地,耗弹190万余发,共计冲锋900余次,使我军伤亡率达到20%以上。但即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我军却依然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坚守了阵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到了1956年,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将近3年的时间。那一年,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具体要求是:文艺上要百花齐放,学术上要百家争鸣。一时间,中国的文艺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如杨沫的《青春之歌》,老舍的《茶馆》等优秀的作品。然而,反映三年前那场战争的文学和电影作品,也不应当缺席,“既要发展内容丰富的文学和电影作品,也要寓教于乐,让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在毛主席的号召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上甘岭》便正式在那一年出现在了老百姓的银幕前。
(《上甘岭》剧照)
对于《上甘岭》的创作,我国上下都是予以格外重视的。因此在《上甘岭》的导演和演员选择上,也十分考究。其中担任《上甘岭》编导的,是沙蒙和林杉二人。其中,林杉主要负责了《上甘岭》的剧本创作,并塑造了志愿军八连连长张忠发这一角色形象,而这一角色的扮演者则是高保成。高保成于1938年正式参加八路军,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并且在拍摄《上甘岭》期间,和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们同吃同住,交流心得,因此高保成便成为了当时编导选角的不二人选。而主要负责《上甘岭》整体拍摄过程的则是沙蒙,1950年他执导了电影《赵一曼》,后又执导《上饶集中营》、《丰收》这两部电影,并且是最早荣获由中国文化部颁发“优秀电影”奖的导演,实力可见一斑。在他的努力下,林杉的《上甘岭》剧本进一步被仔细打磨,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大众所看到的剧情。
但是在《上甘岭》的剧情中,有一段女卫生员玉兰唱歌鼓舞躲避炮火战士的情节,该用什么歌来表达战士们面临危险的勇气和信念呢?这成为了当时摆在沙蒙面前的难题,而他的编导经验也告诉他:玉兰唱出的歌,注定将成为《上甘岭》整部影片的灵魂,也将随着《上甘岭》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而名留史册,于是《我的祖国》这支唱遍大江南北的红歌便呼之欲出了。
(《上甘岭》剧照)
《我的祖国》,为什么是“一条大河”而不是“一条长江”?
《我的祖国》的作词者乔羽,如今已是年过九旬的百岁老人。虽然创作《我的祖国》歌词的那段日子已经和自己渐行渐远,但在向他人谈起自己的创作历程时,乔羽却依然滔滔不绝。
当时的乔羽,还是一个29岁的年轻小伙,但是那时的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已经颇有成就。在沙蒙恳求他为《上甘岭》的插曲创作歌词之际,沙蒙正在江西、福建两省采风,创作着后来另一部旷世的作品《红孩子》。虽然乔羽对《上甘岭》的插曲作词也是十分急迫,但是他自己的行程和任务也是一时半会儿挣脱不开的。他拍电报向乔羽报告自己的行程,表示自己在忙完《红孩子》的创作后会立马赶到拍摄现场长春,但沙蒙回复给乔羽的电报只有三个“切”字,外加三个感叹号。在那个发电报惜墨如金的年代,乔羽意识到了《上甘岭》插曲创作的艰巨性,便只好暂时撇下目前的工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了《上甘岭》的插曲创作上。
(《我的祖国》歌词创作者乔羽)
等乔羽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向于《上甘岭》插曲的创作时,沙蒙的再三催促也给了当时的他一些压力。在沙蒙看来,《上甘岭》的插曲是注定将要留在史册的——为了等乔羽完稿,沙蒙当时令剧组的所有工作都暂时搁置,而这意味着剧组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都要每天耗资2000块钱!——这可是新中国成立初时的2000块。乔羽更是由此意识到了自己任务的紧迫性,于是他便开始苦思冥想:怎么能够让一首歌曲,既能反映出战士们坚定保卫祖国的决心,又能够体现女卫生院玉兰的女性温柔之美呢?在一次乔羽散步的过程中,忽然天下小雨,一滴雨水落在了乔羽的额头上,让他忽然来了灵感:“水!”乔羽由水想到了自己在南方创作《红孩子》时,乘坐游轮渡过长江的情景。“第一次看见长江,可真大呀!”乔羽当时不由得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尤其是自己生在北方,从来没有见过长江,而且长江旁的一排排水稻,更是让他感到了祖国河山的惬意和迷人,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的前两句便从笔下涓涓而出了。
在写出第一句后,乔羽便文思泉涌,此前几天有时写不出一个字,但是在第一句写出来之后,歌词后面便宛如浑然天成一样!随即乔羽将他写好的稿子交给了每天都来催稿的沙蒙,却不料沙蒙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歌词里的一条大河,指的是长江吧?”乔羽如实回答道:“是。”沙蒙接着追问:“那用一条长江岂不是更好?显得祖国的山河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有气势。”
(导演沙蒙)
乔羽回忆道,当时其实自己一下子被问懵了,因为整个歌曲作词都是由灵感而来的。但是随后乔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自己是个北方的土包子,在到南方前从来没有见过长江。国家交通目前不怎么便利,或许有很多老百姓也没见过长江。但是当时百姓的家门口,很多时候都有一条河,那条河就是他们平时洗衣、做饭的地方。一条大河,更能让人感受到家乡的亲切感。虽然不知道那条河是什么,但就好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听完了乔羽的解释,沙蒙沉默了一会儿便拍案而起道:“就是它了!”
虽然沙蒙在创作前后,多次催稿,而且问了乔羽当时让他自己感到一时无法作答的问题。但乔羽在记者采访他时,也表示了对沙蒙的理解,直夸沙蒙是一个好导演:“当时他每天都来找我坐一会儿,我知道他是来催稿,但是他也知道我有压力,因此我不提,他也不会主动去提当时歌词稿的事情。”
(《上甘岭》剧照)
刘炽、郭兰英双剑合璧,《我的祖国》最终问世
在完成了《我的祖国》歌词不久后,沙蒙便登门拜访了我国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刘炽,刘炽于1939年加入我党,刘炽于1939年加入我党,并且曾在中国的第一个红色艺术学院: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师从冼星海,并从冼星海那里获得了诸多谱曲的“真经”。在为《我的祖国》编曲之前,刘炽为《减租会》、《胜利鼓舞》两个秧歌剧创作过编曲,毛主席听后都直夸:“很有中国气派。”
值得一提的是,刘炽其实也对《我的祖国》这首歌的作词也有着贡献。起初,由乔羽创作的《我的祖国》原版歌词采用的是欧式歌词,比如开头的一段是“祖国啊,我的母亲,你的儿女,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这让刘炽感到读起来“缺少地气”,于是刘炽便大胆地将自己的建议交给了乔羽,直到乔羽的二稿是“一条大河波浪宽时”,刘炽才为此感到心头一震,开始为这首歌词来谱曲。
(作曲家刘炽)
在作曲期间,刘炽如同走火入魔一样,将自己关在屋子内,除了每日平时的吃饭睡觉,就是研究怎么为乔羽的歌词来谱曲。在门外,刘炽还贴了“刘炽已死”的纸条,劝诫他人不要来打扰自己。据刘炽的女儿回忆,当时刘炽每天都在听民歌,希望从民歌当中摘取旋律,寻找灵感来为《我的祖国》谱曲,其中刘炽参考过的歌有《康定情歌》,《二月里来》,《小放牛》等名曲,其他的歌曲更是不计其数。
在刘炽闭关时,沙蒙也曾多次来“探望”刘炽,刘炽对沙蒙导演严肃地说:“沙导演,这世上的枪有两种:一种是指哪儿打哪儿,一种是打哪儿指哪儿,我属于后一种。”而最终沙蒙也尊重了刘炽的创作想法,这才使得《我的祖国》最终在他的笔下脱颖而出。
(《我的祖国》简谱)
而在《我的祖国》歌曲问世之后,接下来便是面临着“谁来唱”的问题,据沙蒙后来的回忆,当时有相当一批歌唱家来试唱《我的祖国》都很不理想。正当人们不知这首曲子能不能真的搬上银幕时,是郭兰英把《我的祖国》完整地唱了下来,当时人们听到郭兰英的歌喉,感动得落泪:一是感慨当时《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来之不易,二则是被郭兰英动人的歌声所打动。最终,这首歌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广播,《我的祖国》便因此火遍大江南北——而当时《上甘岭》还没有上映。
时至今日,《我的祖国》依然是萦绕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的歌曲。无论人在何处,只要心中的旋律一响,就好像回到家乡一样,让人感到快乐,幸福和平安,或许这就是祖国真正的含义。
1.《《我的祖国》横空出世,第一句为什么不是“一条长江波浪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的祖国》横空出世,第一句为什么不是“一条长江波浪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93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