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22年后的自白】专题22岁外国美女罹患白血病后自述:有人生目标,是最大的幸福

01

2011年,JAO UAD 21岁,刚大学毕业的她在巴黎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梦想是成为战地记者。


然而,现实却把她带到了很不一样的矛盾世界 —— 22 岁时,她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


医生直接了当地告诉她和她的父母,白血病患者仅有 35% 的几率存活下去。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就突然患了这么严重的癌症?几乎一夜之间,她失去了工作、房子、自由…… 以及曾经梦想的生活。迎接她的,是病号 5624。



在接下来的 4 年时间里,她做了化疗,骨髓移植。医院成为了她的第二个家,慢慢地,她开始接受现实 —— 自己患了癌症,只有 35% 几率活下去的癌症。。


她变得习惯了,习惯了每天都会见到的医生护士,习惯了病房的沉寂氛围,习惯了消毒水刺鼻的味道。


有趣的是,在变得习惯之后,她开始流利地说着一堆复杂的医学名词,开始与其他年纪相仿的癌症患者交朋友。她收集了很多假发,粉色的、蓝色的……



甚至,她开始写博客,叫做《生命·摧毁》(Life, Interrupted),记录医院生活。慢慢地,博客成为了专栏,这让她一度想要放弃成为战地记者的梦想。


时间悄然流淌,Jaouad 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身患白血病。然而,或许死神不忍心带走这位可爱的姑娘,最终她没有死去,而是那幸运的 35%,成功地存活了下来,治好了癌症。


你现在是不是很想知道经历过死亡的 Jaouad,会有怎样的改变与感悟?毕竟,这是我们一贯的看法,感受死亡会带来巨大改变。


她在 TED 上演讲时是这么说的:


“我离开医院后,对自己更加了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现在,每天日出时,我会喝一大杯芹菜汁。然后,做一个半小时瑜伽。接下来,我会在一张纸上写下令我感激的 50 件事。最后,把这张纸折成纸鹤,从窗户飞出去。”


“Oh, Come On!你们真的相信吗?” 她话锋一转,“我根本不会做上述的任何事!”



没有大彻大悟,而是百般迷茫。实际上,她感激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光,感激活下来。但是,活下来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生活还要继续。


恐怖的是,生活要怎样继续呢?

之前,我的人生目标是活着。现在呢?我不确定。


02

有目标,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最难忍受的,或许便是不确定的事情,例如不确定面试是否成功,不确定答辩后能否顺利毕业,不确定自己会不会生病……


这些不确定的事情,令人焦虑抓狂。


例如,治愈癌症后的 Jaouad,面对着关系变淡的男友,面对着已经动摇的梦想,面对着自己家寂静的房间,她开始不确定未来的路要怎样走,不确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Jaouad 坦言,“我的癌症经历中最难的,是癌症被治好后的时光。有的时候,我特别怀念生病的时候”。


相反,在她接受自己患上了一种极难治愈的癌症后,我们可以发现,她的生活变得有条不紊:写博客,带假发,学习医学名词……


why?

因为,那是一种确定感。

更加重要的是,确定感能够给我们带来目标。



不确定感让我们的人生只有一件事 —— 等待结果。但当确定感出现后,即使是一种负面的确定感,例如患了癌症,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因为出现了目标,而有更多的可能,可能去想办法治疗癌症,可能去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总之,不会再继续卡在不确定自己是否患病上。


这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Psychological Immune System)在发挥作用。


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Daniel Gilbert 曾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无论是选举的输赢、伴侣的得失、晋升与否、考试成败等等,对我们影响的严重程度与时间长短,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1]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面临糟糕的事情时痛苦不堪,但当痛苦来临后,我们反而会通过心理免疫系统 —— 一个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让自己感觉生活更加美好。


你可以把这种免疫系统看作自我安慰,看作乐观。它会在无意识中起作用,让你更能面对生活的苦难。


例如,Gilbert 教授曾调查过两类人:中了 500 万头奖 vs. 意外车祸导致截肢。在事情发生 1 年后,是否前者的幸福感比后者更高呢?


结果令人震惊,并不会。


二者的幸福感没有差异,即使出了车祸导致截肢,也会慢慢地回归生活,感受幸福。就像 Jaouad 那样,在确定自己真的患上癌症后,变得习惯了,并能够开始正常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们会倾向于夸大想象的事情,无论这种事情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换句话说,当想象的目标得以实现后,我们会发现没有那么坏,但也没有那么好。



如今,在新冠肺炎的蔓延下,我们宅在家的普通人,会特别盼望疫情早些结束,这样就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特别是最近,微博上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话题,例如 #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想喝奶茶、吃火锅,有人想踢足球、做运动……



这些,都是很美好的期待。


但问题是,疫情过后我们或许并非会像想象中那样幸福快乐,平淡普通永远都是生活的常态。就像 Jaouad 那样,经历过死亡,仍然会迷茫。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在现在,期待每一天的生活;在此时此刻,建立一些小目标,让自己过得幸福一些。


毕竟,你不会因为实现目标而永远幸福。幸福的秘诀是,一直有所期待。


03

心理学的 “AI 黑科技”:对生活的期待与掌控


心理学中有一种 “AI 黑科技”,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小事情,让我们感到幸福。


这里的 “AI” 并非我们日常说的人工智能。其中的 A 指的便是 Anticipation:期待、预计;而 I 则指的是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内在控制,也就是我们自己对生活中种种事物的掌控。


有所期待很重要,而且在你熟练做到 A 的过程中,你也能逐渐培养起 I 这项技能。


从现在开始,你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可以有一个小小的期待。


这份期待可以是很简单的、那些不出意外就肯定会发生的好事:比如,在抖音上学习了新的美食,今天就可以亲自掌厨了;在追的剧已经出了最新一集午休的时候就可以看起来了,之类的。



如果没有这些既定的期待,我们更要学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值得我们去期待的小目标。


这里的要领是:这份期待,不仅仅是会让你开心和兴奋的,更是你有自主控制权的。


我再拿这次疫情举个例子,现在我们要老实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而且外面很多店面都关闭了,如果你早上起来的期待是出去和朋友吃火锅、喝奶茶,那无疑是难以实现的,最终只会换来失望。


我可以期待的永远是自己能掌控、有资格期待的东西:


“把这篇文章写完,无论疫情情况如何,都要跟读者们分享提升幸福感的小秘籍~ 文章发完之后,我可以奖励自己去刷会儿最喜欢的剧(来自线上办公的摸鱼)”。



所以,如果你今天需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并交给领导、或是要给自己做份模考卷作为一项重要考试的分数预估,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制定为 “如果领导满意就怎样怎样” “如果模考分数达到多少就怎样怎样”,而是认真完成了工作、尽全力完成了模考、自己的努力已经值得肯定了。


久而久之,你会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你会期待自己能把至少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也会期待完成任务后自己应得的犒赏 —— 这就是通过 A 来养成 I 的最佳途径。


哪怕完成的工作领导不看好、努力学习后成绩的提高和自己的付出也未必成正比,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 A(比如 “把错题中失分最多的 3 个做出来,晚上就给自己加个鸡腿”),来进一步紧紧把 I 握在手心。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我们依旧可以给自己一些控制感。


其实,有太多的心理研究表明,期待 anticipation + 这份期待给你带来的对生活的自我掌控感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不仅可以提升幸福感,还能提升自尊、自信等一系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生命力。[2,3]


有句谁都会用来鼓舞别人和自己的话,叫做:“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这话是没什么毛病,但我认为比这句话更有力量的一种表达是:


“我对明天将会升起的太阳,充满期待。”


写在最后


还记得文章开头处的 Jaouad 吗?


在治愈白血病后,她想要活下去的这一目标已经实现,却突然对充满不确定的生活愈发迷茫。


为了看到人生的方向,她带上唯一肯定不会拒绝她的朋友 —— 一条狗,开始了旅行,见那些在网络上认识的陌生人,有教授、有小女孩,甚至还有监狱里的死囚。



在不断与他人产生连接后,Jaouad 仿佛知道自己更加期待遇到什么,期待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的生活总有被打乱的时刻,但仍然要有所期待,期待此时此刻。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事儿,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给予自己一些掌控感,让自己开心、幸福。


如果此时的你,因为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而陷入迷茫,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请尽可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一份小期待。


当然了,你也可以做一些看起来 “几乎不会错的事情”,例如学生好好学习,员工在家办公做做业绩…… 这些事情,平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了,几乎不会错,此时也可以不错过。


祝福你,

我的朋友,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 Dan Gilbert (2004).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 (TED Video).

[2] Fazey, D. M., & Fazey, J. A. (2001). 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in learning: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motiva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6(3), 345-361.

[3] Roddenberry, A., & Renk, K. (2010).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potential mediators of stress, illness, and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in college students.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41(4), 353-370

1.《【22年后的自白】专题22岁外国美女罹患白血病后自述:有人生目标,是最大的幸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2年后的自白】专题22岁外国美女罹患白血病后自述:有人生目标,是最大的幸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058398.html

上一篇

2017年1一153期鬼谷诗看这里!再多了解一些尼古拉·特斯拉,你就会明白为何他被公认为旷世奇才

下一篇

27楼全封闭双层玻璃飘窗养多肉,这个夏天还好吗?

【22年后的自白】《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22年后的自白】《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22年后的自白相关介绍,日本电影《二十二年后的自白》、2012年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1995年东京发生连环杀人案,5人被杀,凶手销声匿迹。 2017年,该案已经过了诉讼有效期,一名叫曾根崎雅人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22年后的自白,干货看这篇!《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22年后的自白,干货看这篇!《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22年后的自白相关介绍,日本电影《二十二年后的自白》、2012年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1995年东京发生连环杀人案,5人被杀,凶手销声匿迹。 2017年,该案已经过了诉讼有效期,一名叫曾根崎雅人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关于22年后的自白我想说《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关于22年后的自白我想说《二十二年后的自白》,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22年后的自白相关介绍,日本电影《二十二年后的自白》、2012年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1995年东京发生连环杀人案,5人被杀,凶手销声匿迹。 2017年,该案已经过了诉讼有效期,一名叫曾根崎雅人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22年后的自白】专题神反转!《22年后的自白》冲击性结局震撼观众

【22年后的自白】专题神反转!《22年后的自白》冲击性结局震撼观众

22年后的自白相关介绍,公开赛年悬疑大作《22年后的自白》自1月11日上映以来,口碑持续升温。电影以不断反转的精彩情节和令人震惊的结局震撼了观众,看电影的网友们说:“最后,上帝对真凶的反转太令人吃惊了。要刷两遍。”。“剧情很...

【22年后的自白】专题2019开年悬疑大作即将登场,《22年后的自白》定档1月11日

【22年后的自白】专题2019开年悬疑大作即将登场,《22年后的自白》定档1月11日

22年后的自白相关介绍,《量子晚报》/杨安信(记者孔小平)于2019年开启悬念大作《22年后的自白》,并于1月11日宣布登陆内地各大院线。这部电影在日本连续三周获得票房冠军,日本2017年票房第10名,电影由导演姜武执导,藤...

22年后的自白的演员

22年后的自白的演员

《22年后的自白》的演员有藤原龙也、伊藤英明、夏帆、野村周平、石桥杏奈、龙星凉、早乙女太一、平田满、严嵩、盐城依依、中村恒、Imai Imamura、Hirota Otsuka。《22年后的自白》是一部由入江悠执导的犯罪悬疑片。这部由藤原龙也和伊藤英明主演的电影于2017年6月10日在日本上映,2019年1月...

22年后的自白 22年后的自白原型是谁

22年后的自白 22年后的自白原型是谁

  日本电影《22年后的自白》翻拍自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真实原型是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佐川一政杀人后奸尸并吃掉部分尸体,竟全身而退,并没受到法律自裁,还出了一本关于杀人的自传,成为畅销小说家。  《22年后的自白》讲述的是东京连环杀人案凶手连杀五人后逃之夭夭22年,...

佐川一政 22年后的自白原型是谁

佐川一政 22年后的自白原型是谁

  日本电影《22年后的自白》翻拍自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真实原型是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佐川一政杀人后奸尸并吃掉部分尸体,竟全身而退,并没受到法律自裁,还出了一本关于杀人的自传,成为畅销小说家。  《22年后的自白》讲述的是东京连环杀人案凶手连杀五人后逃之夭夭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