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丹茶
一、“离婚官司”
李子和迷思的诉讼仍然打起来了。很多新媒体行内人看来,微念和李子柒的官司,不存在谁欺负谁,谁离开谁就不行了,
就是一场“离婚官司”——争议点就是分家。
在“上古自媒体时代”,比如2014年、2015年,公众号时代,有两场“离婚官司”最有名,分家的核心原因,就是股份分配。
一个是2014年,罗辑思维,罗振宇和申音,原定罗占二成、申占八成。
一个是2015年,首席娱乐官,陈妍妍和邹玲,原定陈占六成、邹占四成。
李子柒和微念,有个核心的争议点。
这两方究竟该说是合伙,还是孵化?
李子柒没有微念,大概率无法成为李子柒,但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美食KOL。
微念如果没遇见李子柒,找到另一个田园文艺风的素人孵化,大概率也能成就一家还可以的MCN。
再或者,提前几年做了自己的品牌,成为诸多新消费品牌的一支。
李子柒微念的签约时间,很多资料显示是2016年9月双方建联。
普遍说法来看,微念高管联系到李子柒之初,双方是有共识的,不着急接广告,做大粉丝再说。
我个人非常好奇当年那一场谈话,究竟是以合伙人的身份来谈,还是以孵化的思路去谈的。
李子柒起诉微念,应该有两三个诉求:
1.想继续使用李子柒这个IP,包括商标、品牌等等。
2.解约金、违约金的争议与解决。
3.争取目前账号归属权,但争不到也就算了(因为以目前的热度,新号无论叫什么,都不太缺关注度)。
二、微念不是MCN,是消费品公司
在过去,很多MCN机构不愿意提网红背后是有团队的,会刻意弱化团队的存在。好像有团队,就显得假了。喜欢说我们XX就是自己一个人,最多有几个助理。
但随着自媒体、网红、直播带货这些概念被大家认知,大家也能够接受。网红是可以有团队的,甚至想做好,必须有团队。
腾讯深网曾经提到,微念有一个500人团队,专门做李子柒的产品。李子柒自己说,目前两个摄影师、一个助理,加自己四个人做内容。按照李子柒的更新频率,一个内容IP,4个人的主要团队,其实是非常够用了。
但运营、商业化、公关、电商,这些需要成熟有经验的人和团队来做。从公司成本计算,500人团队,一个月光人力和办公成本,就得500万元以上了。
实际上几百人服务一个IP,也挺常见的。但服务的核心,肯定不是内容。什么短视频需要几百人拍?什么公众号需要几百个人写?如果只做一个短视频IP内容,四五个人左右的团队完全足够。几百人的团队,要不在做电商、要不在做课程。
微念对自己的定位,这些年从视频机构变成了“专注食品饮料的新消费公司”,但这个发展思路,应该是一开始就有的。从公开招聘信息来看,光目前还在开放的岗位就有近百个,都是打算正经做产品的。
有食品研发工程师、做新品研发、供应商筛选;化验室主管,要有三年以上实验室管理经验;团购渠道、抖音小店、天猫运营;市场经理,负责城市分销策略、经销商管理、门店维护。
这些也可能会加入传说中的“李子柒500人团队”,但不是李子柒姑娘的,是“李子柒”商标的。
李子柒和微念打官司,目前来看,微念的损失更大。它损失的,不是作为MCN公司失去了一个网红,而是作为新消费公司,失去了公司最核心的品牌。
三、网红解约潮或将来袭
一大批网红在2018年签下的三年制合同,要到期了。
很多人都记得,2018年的春节,被抖音支配的恐惧。当时不止一个朋友说:抖音太恐怖了,它会吃时间。
2018年7月,抖音正式开放MCN机构,初期很多MCN都是签约为主,自孵化为辅。很多抖音MCN之前是公会,本身有颜值、才艺俱佳的主播,转型抖音拍变装、开直播。
当时也有很多素人,一条视频涨粉几十万,流量来得莫名其妙,但过了峰值就开始下滑。这时候MCN进场,切入专业运营,稳住流量、开拓商单。签约一般是三到五年,这是之前微博MCN、公会的常规年限。
在流量争夺期,时间太贵了,花三个月检验标签,不如直接放大被验证的标签。机构甚至会花钱或者保商单,去签约已经被算法检验过、打上标签的账号。
抖音MCN机构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编导核心制,主要是自孵化,账号是自己家的,给编导发工资、花钱去雇演员。第二种是达人核心制。一般是已经有一定影响力和粉丝基础的达人,主要是经纪约,号是达人的。
但确实有一个难点,是很多MCN机构都没有办法解决的。即使是从0~1孵化的账号。流量起来之后,编导和演员也会被挖墙脚,或者想单飞。
MCN和网红的蜜月期,主要在一开始流量刚起来、有一些收入,但没有特别多的时候。这时候双方都很满意,初见成效,彼此感谢。中间不涨粉了、广告少了,也会埋怨一下MCN。但最埋怨的时候,其实是在网红飞速涨粉、广告报价飙升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还按原定的分成比例,想法就容易有变化。
不是“我今天接了广告,公司分给我X万,真好”。而是“我今天接了广告,公司又分走我XX万,真是的”。
尤其是放眼整个机构,没人比ta更红的时候。
过去的三年里,很多MCN一提到网红解约就叹气。这几年,大众对MCN的关注度变高了,当然关注度最高的,一般是负面,比如哪家MCN和哪位网红,因为解约问题对簿公堂。
但走到如此不体面,确实是少数。
说实在的,如果账号不赚钱,解约就解约了。赚到钱了,这几年也是大家一起分到过好处的。这种情况下,也就一别两宽。体面谈分手,也不会一口饭都不给对方留。
这又要讲到一对体面的“前任”。
朱一旦和张小策当时分开,都不涉及分家,因为一开始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朱一旦会认可、也会在各种场合提,是小策打造了朱一旦的IP。在小策讲述离职的一期视频中,称呼朱一旦为我的朋友、我的老板、我的演员,这个称呼顺序,应该也是在他心中的顺序。
朋友很难和老板身份共存。
早年间,微博MCN的时代,很多微博MCN的老板本身就是段子手出身。签的都是朋友,当时还
有MCN老板,会因为段子手解约,自己闷头哭一场。
感情讲究爱的奉献,但生意本质是投资回报。谈感情,能迅速拉近两颗心的距离,但老谈感情,就伤感情了。
四、不可孵化的顶流网红
MCN机构可以孵化网红,但其实不能孵化顶流网红。
顶流网红就跟明星一样,每年中戏北影录取这么多长得漂亮的帅哥美女,条件好肯努力,做演员不太难。但能成为万世巨星,能有多少人?
网红和演员一样,就是一种职业。但顶流网红和明星,都是玄学。
见过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作配,众星捧月都捧不起来的美丽演员,就知道天注定是什么意思了。
网红是存在“平台壁”的,B站百大、微博超级红人、快手家族、抖音达人。换个平台,就没有人知道了。顶流网红,可以破壁。即使你从来没看过ta的短视频,但你就是知道ta。
MCN能筛出当下做火的品类、做出最细分标签的人设、甚至做好脚本的每一句台词,但谁都说不好观众缘。
如果李子柒只做内容,直播带别人的货、接别人的广告,很可能现在和微念还友好合作。但顶流网红,不可能止步于只做渠道。
微念当初再看好李子柒,也不知道她会成为顶流网红,这就跟中彩票头奖的概率差不多。打个比方,这就像是微念借了李子柒两块钱买彩票,开奖之后要按两块钱的原始股,百分百拿走回报。
但是中奖这件事,不是微念运气好,是李子柒运气好。
1.《【1号站娱乐平台】专题网红和MCN的罗曼消亡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号站娱乐平台】专题网红和MCN的罗曼消亡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12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