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盘点2021年娱乐圈之十大怪现象。
位居榜首的,必须是“郑爽效应”。
她以一己之力,抬高了全网对公众人物的容忍度阈值,给了同行发“爽难财”的机会。
第二条,粉丝显著膨胀的掌控欲。
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粉丝们立马如坐针毡,比艺人团队还心急。
团队接的资源太差,要喷,解约慢了,要催,正主说错话了,分分钟劝删。
与之相映成趣的,则是第三条。
随着舆论环境的恶化,那些不愿再为随口而出的一句话被上纲上线的明星,大多选择明哲保身。
章宇,典型的案例之一。
察觉到水温变化之后,当初活跃得像个高仿号的他当机立断,弃用微博。
从此,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取而代之的,是无情的营业机器。
一旦结束限定营业期,便如沉默的大海,杳无音信。
这就难怪当龚俊被私生粉骚扰时,粉丝们会忍不住抱团哭诉:
“给内娱留一个活人吧。”
“不要让快乐老龚也变成机器啊55555。”
这就很矛盾。
饭圈粉丝既想审查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又希望对方坦诚以待。
如此说来,当大家抱怨“内娱无活人”时,究竟在抱怨什么?
到底是渴望与真人互动,还是妄图夺回窥探明星私生活的权力,亦或是对这个充斥争端,逐渐无趣的社交网络的不满?
按照逆向思维,当个活人或“下凡”,会是新型财富密码吗?
在此,我精心选取了三例样本,后续的分析与结论仅供参考。
如有冒犯,纯属意外。
01.
杨幂:流量捕手的自我修养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游戏,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陈妍希饰演的阿云抹着浓妆,轻晃腰肢,在98年的台北夜场里如是唱道。
《风雨云》讲述的是特定时代下,人的欲望与命运紧密交织,最终落空的故事。
而同样的主题,放到20世纪初的娱乐圈,又是另一番景象。
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欲,狗仔们发起了一场单向追逐游戏。
恋情、丑闻、隐私,糗照,无所不挖,毫无底线。
上至红遍亚洲的巨星,下至无房可塌的糊咖,都度过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向来佛系的周天王也借歌发声,diss狗仔的偷拍行径。
随着《宫锁心玉》的热播,狗仔们找到了新的业绩抓手——杨幂。
整容、耍大牌、绯闻、假唱,铺天盖地般占据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头版。
杨幂的事业和路人缘,分别奔向了不同的极点。
她作为演员的锋芒,也一度被负面新闻所遮盖。
正值热恋期,却要承受各方舆论压力和狗仔偷拍。
不胜其扰的杨幂做出了相当大胆的选择——主动官宣恋情,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无心插柳柳成荫。
原本只想着舒缓压力,没想到坦诚布公的姿态倒为她博取了不少好感。
尝到甜头的杨幂继续趁热打铁,亲自上阵为天涯论坛的网友在线答疑。
连线过程中,她连脚臭等尴尬问题也没有回避。
用今天的话说,网感挺好。
2021年的热搜,大多只有三分钟热度。
10年前的网友们却长情的多,把一首《爱的供养》当成经典素材,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面对恶搞,和某位至今仍耿耿于怀的老艺术家不同,杨幂为后来者做了良好示范:
打不过就加入。
这下子,不少路人比挖到宝藏还激动。
毕竟,在真人秀尚未普及,明星又爱摆谱的年代,像这样主动下凡、坦荡自黑的公众人物简直少之又少。
当时流传甚广的段子,是植物人听到收音机里杨幂的歌声,当即就从床上爬起来了
经此一役,杨幂找到了性价比最高的打法——走黑红路线。
这一走,就是十年。
一路历经大风大浪,她不仅熟练掌握了自嘲的尺度,也深谙如何利用舆论,借力打力。
2017年,腾讯年度之星的活动现场,大方承认人设崩塌的杨幂再度冲上热搜。
“我是全世界最不缺黑历史的女明星。上网搜我的人设都已经崩塌,崩无可崩,像各种什么炒作啊,谁红跟谁玩啊。”
今年年初,杨幂跑去参加《脱口秀反跨年》,自嘲发际线。
一来加深和笑果文化的绑定,方便继续搭乘“脱口秀”这辆文化新快线,二来也捞了一波热度。
杨幂是个聪明人。
对此,业内人士早有定论。
代价则是,你从她的表达中找不到任何饱满和犀利的流露。
无论面对谁,她永远笑容得体,语气谦和,态度审慎。
《宝贝儿》的导演指出杨幂的问题在于太聪明
上《易时间》,向来单刀直入的易立竞发问,怎么看待观众对你演技的评价,她冷静地回答: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而且我觉得所谓演技好坏,是不是有实力,这个也不是说有一个专业的衡量标准。”
不仅避开核心,还顺手偷换概念,将客观演技归结为主观感受。
听罢,只想感叹:好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太极高手。
2011年到2012年期间,高产如她参演了20多部作品,质量可想而知。
主持人逮到机会,上来就是一番灵魂拷问,问她怎么看待选片的标准。
其实就是想问,为啥接这么多烂片。
聪明人杨幂再次把眼光问题上升到哲学角度。
“你要允许错误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如果没有错,没有磕磕绊绊,那就不对了。”
言下之意,接烂片只是所有演员都会犯的错误,何必苛责。
如果单看一期采访,肯定觉得此人情商不俗。
一旦听多,顿觉无趣。
她的回答,好似从《明星公关进阶指南》摘抄的金句。
标准,从不出格,更没有任何可供咀嚼的余地。
在与乐嘉的对谈中,对方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她的回答过于保守。
杨幂不慌不忙,先是强调自己的初衷是力求严谨。
接着,又补充说希望表达准确,同时避免误解。
我对我的“解释”做出解释——好家伙,搁这儿套娃呢。
很多年前,李少红就证明了自己的识人功底:
“她对演戏太习以为常了,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她不过脑子。”
作为自幼踏入演艺圈的童星,接受公众审视和迅速调动肢体与言语来应对,无异于一项本能。
台上台下,她都习惯了表演。
她的通透,更接近于长期面对镜头所形成的应激反应。
她的敏锐嗅觉,有时只是不假思索的跟风和自我复制。
当她发现自嘲能“转危为机”,就索性一路到底;
当她发现需要转型,就接拍文艺片《宝贝儿》,结果口碑票房双输;
当她意识到“女权主义”是股强势东风,便试着跻身其中,试图弥补错过《浪姐》邀约的遗憾。
杨幂先是接拍《听见她说》,在剧里扮演身材完美的人工智能AI,借此讽刺“物化女性”现象。
剧播出时,她向大众呼吁关注女性问题。
剧播完了,又公开反对白幼瘦的审美标准。
这一通操作,在外界看来,颇似杨幂准备破茧重生的预兆。
话音未落,杨幂转身参与了#漫画腰挑战#。
不仅带头物化自己,也为她反对的白幼瘦审美继续添砖加瓦。
身为公众人物,理应表现出相对恒定的价值观吗?
或者,换个问法。
接地气、爱玩梗,喜欢4G冲浪的网瘾少女VS演技平平、酷爱炒作,营销手段十级的话题女王。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她?
其实不重要,真亦假时假亦真,就像《妖猫传》里吃瓜群众也只能看透瓜翁的第一层幻术。
说到底,大幂幂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明白明星与大众之间存在互相索取的关系——
前者索求关注,后者索求八卦。
你想更进一步地窥探偶像的私生活和内心世界?
那我就主动粉碎附着于明星光环之上的神秘感,满足你的窥私欲。
尔后,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真实”与“幻象”之间的平衡,保持距离。
这种“真心半解”的朦胧状态,恰好足以换取一张诺亚方舟的船票。
02.
马思纯:橱窗之外
马思纯的身上,有股难以言喻的拧巴劲儿。
这股劲儿,来源于她与原生家庭、自我意识、外界偏见的纠缠。
从小到大,她是被传统家教束缚的乖乖女。
《大约在冬季》里安然的敢爱敢恨,《七月与安生》里七月的勇敢,《左耳》里黎吧啦的肆意决绝,都是她不曾体会的浓烈情感。
为此,她渴望出演“坏女孩”来展现微不足道的放纵与叛逆,补完那场失落的青春梦。
到手的金马奖杯,除了让她有机会独居,初尝自由滋味之外,更意味着新的烦恼。
她开始急于自证,证明影后头衔并非虚名。
《大约在冬季》上映期间,有博主借机拉踩马思纯和周冬雨的演技。
按理说,当事人笑笑也就罢了。
偏偏,情绪上头的马思纯选择下场对线:“我想问问你,我的演技到底怎么尬?请指教。”
艺人怼素人,一般有两种结果——
要么被夸真性情,要么被嘲输不起。
很遗憾,以上情况属于后者。
于是,一场民间夺笋大赛,吹响了号角。
先是晒《第一炉香》读后感,被吐槽有“青春疼痛文学情结”,之后又被人挖出她转发的张爱玲语录有假,文青人设面临翻车。
等《第一炉香》的预告片放出,书粉集体炸锅。
有人据理力争,指出马思纯根本不符合原著“粉扑子脸”的设定,更有甚者还建议电影改名“第一炉钢”。
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再包括她上《我就是演员》时,对张爱玲作品的肤浅认知,以及那种不加掩饰的痴态与娇嗔,也被人讥讽是个究极恋爱脑。
总而言之,那阵子马思纯给人的观感就是:大可不必。
这股“夺笋风潮”,究竟是如何熄火的呢?
契机,大约是《看我的生活》这档生活真人秀。
读英文诗、插花、画画,她的居家画风令在场嘉宾直接瞳孔地震。
21世纪了,居然有人能全程忍住刷手机的诱惑,还活得如此梦幻??
再细细端详,就连家居风格也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纯白、极简,极力维持着“无菌状态”。
“她是这种女生,她的朋友圈有时候真的看不懂。”
画外音里的维嘉,默默为对方的内心世界添上注脚。
回顾她当初的“无脑发言”。
不得不说,马思纯确实人如其名,思想非常单纯。
而当某人表里如一地呈现内心世界时,“纯”便不再是“蠢”,而是不掺杂质的天真。
长期以来,她沉浸在玫瑰色的梦境里,无比向往单纯美好的世界与爱情,看不透也拒绝思考复杂的事物。
人生中除了恋爱,没有别的烦恼。
这大概就是她的理想状态。
节目的另一个重点,是这番对话。
透过诸多细节,观众第一次直面藏在隐秘角落里的马思纯。
上学时,她长期遭受校园霸凌,性格受到极大影响,变得极端不自信,以至于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地自我贬低。
换言之,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她对于单一爱情模式的迷恋,以及“青春疼痛文学”情结的由来,一切问题从此有了答案。
外界看来最风光的时期,她也饱受焦虑症的困扰,状态不佳。
朋友送的这幅画像,恰好充当了最真实的写照:
眼神空洞,“封口黑条”象征着马思纯内心的封闭与无助。
之后不久,便传出她身患抑郁症的消息。
《看我的生活》提供的信息量,使马思纯的形象变得丰富立体:
肤浅幼稚的伪文青,变成了背负着心酸往事而且内心单纯的好女孩。
前后的区别,就好比是电影里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抑郁症,则重塑了大众对于马思纯的观感。
公众人物的脆弱,会剥离掉他们身上那层朦胧光晕,最终暴露出“人”的本质属性。
从而使外界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共同点,并产生情感联结。
尤其,是当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的恋情曝光时。
吃瓜群众的同理心,瞬间被激活。
一时之间,全网都在替她操心:
赶紧来个人拉马姐进月亮组,让她别在垃圾堆里找男友。(指专门讨论摇滚圈八卦的豆瓣小组)
此刻,大家关心的显然不是影后“马思纯”,而是好女孩“马思纯”。
众人的出发点,则是希望她善待自己,别再被爱情蒙蔽双眼。
万一被渣男骗心导致病情复发,那真的得不偿失。
类似的帖子在月亮组几乎刷屏
港真,这回不能怪网友戏多。
因为“好女配渣男”的剧本实在太常见,以至于大家十有八九都听说过/经历过类似的事,才又多了一层代入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朋友圈里有个从不直接接触、关系不远不近的“点赞之交”,她偶尔晒晒日常和自拍,一派岁月静好。
直到某天,你突然听说对方陷入了与渣男的纠缠,第一反应大概率是——快逃!
明星是被消费的商品,也是被符号化的对象。
而我们则是隔着玻璃橱窗,默默凝视对方的消费者。
唯有当消费者承认橱窗里的“TA”不是假人,而是有着喜怒哀乐的真人,才会投入真情实感。
同情也好,怜爱也罢。
本质上,都是由利他本能驱动的对于人的关怀。
03.
景甜:最美不过人间富贵花
“赛制制定的很好,让你们看到世界的参差。”
这是导师邓超为《创造营2021》奉献的金句。
代入一下。
景甜的星路,同样让人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自从出道,这就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19岁,推出首支单曲《你是谁》,浓浓复古味儿的MV画面埋着彩蛋:
张亚东,以及宁浩。
定睛一看,MV里还藏了谜语:
“景甜,你是谁?”
关于她的背景,坊间一直猜测不断:
资本论、金主论、权贵论,猜什么的都有。
《新警察故事2013》的发布会上,成龙大哥看似一语道破天机,却又将悬疑氛围推向高潮:
“整部戏为甜而拍”。
What?Why?
来不及解释,景甜宇宙,又,来,了。
直到今天,我们仍未知晓珊(景甜饰)出现在《金刚:骷髅岛》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参不透张艺谋看中她哪点,非得pick她来演《长城》。
明明都是“中国人拯救世界”,为何《流浪地球》里吴京引爆木星的场面令人心潮澎湃,《环太平洋2》里力挽狂澜、KO开菊兽的景甜却尬到想脚抠凡尔赛宫?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的问号.jpg
都说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强捧都捧不红,只能在中美合拍大片里左右横跳的景甜,可谓“谜中谜”:
“永远红不了的景甜,大概是世界第八大未解之谜。”
读到这里,大甜甜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所以啊,任谁也想不到,有朝一日景甜居然能靠《司藤》实现触底反弹。
凭什么?
说实在的,还真不是演技多么出彩,而是胜在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
登场时,司藤气场强大,寡言少语,更不食人间烟火。
一瞧便知,绝非凡夫俗子所能靠近。
如此高冷、神秘,恰好是景甜同款style。
自从跟着秦放重返人间,司藤不通人情外表下软萌的另一面开始显现。
在商场里和小屁孩抢着夹娃娃,既幼稚又可爱;
被秦放忽悠去拍身份证,全程敢怒不敢言,默默卸发夹、卸耳环、卸妆三连时的委屈;
以及,藤藤子被秦放投喂果汁时的娇憨呆萌。
总之,大写的三个字:
反差萌。
说到这,不得不感谢导演和造型师的审美。
剧里的每一套造型,都比以往的憨憨造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珠白光泽的旗袍,再搭上柳叶眉、长发,瞬间散发出冷艳、飘逸脱俗的人物质感。
大甜甜的美貌,总算没有被辜负。
《环太平洋2》
戏里,司藤亲自演绎了什么叫“女王变软妹”。
戏外,景甜也默默上演了一出“仙女下凡记”。
第一折,卸妆(装)。
2017年,一条普普通通的视频被顶上了热搜。
视频的内容,是景甜应粉丝要求直播素颜洗脸,就这么简单。
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导演李木戈表示有话要说:
“把司藤最在意的衣服、妆容、修饰自己美貌的东西统统卸掉,就剩下最后的素颜…包装就这样撕下来了,离观众的距离也就近了。”
卸妆=卸下伪装
素颜的景甜,让大众仿佛触摸到了“真实”的边缘。
第二折,走向人间。
某种程度上,景甜称得上“内娱宠粉第一人”——
粉丝奉劝远离大荧幕,她便从此转战剧综圈;
粉丝觉得长发比短发更有气质,她就改留长发;
大家嫌弃的韩式比心,被她果断pass;
尝试运动风被认为不适合后,她就干脆放弃,继续走“人间富贵花”路线…
粉丝与偶像的良性互动,搭起了一道从“云上”通往“人间”的鹊桥。
第三折,落户。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大甜甜还有另一份兼职——带货主播。
去年7月的一场美妆带货直播。
景甜当着整个直播间观众的面,聊起整容失败的经历。
说到最后,还不忘友情提醒观众以后千万要记得挑好医院。
前有张雨绮凡味发言,“一克拉以下都是碎钻”,后有景甜自嘲,“做完双眼皮手术成了悲伤蛙”。
多亏了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平台,不然普通人真心猜不到女明星的日常到底有多精彩。
最终,再由搭档张彬彬负责盖戳——
日常生活中的景甜就是个小吃货,而不是女神。
抛开选角的玄学,景甜的翻红看似能够提炼出点石成金的“秘方”:
卸下光环,深入群众,躺平任嘲,不唱反调。
但前提是,必须经过社交媒体的长期浸泡,这个被迷雾包裹的女人才有机会打开自己,逐渐展示其人格魅力。
最后,我想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
鉴于媒介与科技的进步,大众距离心目中的偶像越来越近,所谓的“神坛”已经成为过去式。
相应的,公众人物可以短暂摆脱被凝视和消费的命运,回归到人的本质。
这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的赛博乌托邦如此丰饶,却又如此贫瘠。
“内娱无活人”的预言,或许终将成为现实。
1.《【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杨美松春景田:明星下来了,真的是财富密码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杨美松春景田:明星下来了,真的是财富密码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24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