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市区奎霞巷:“番仔楼”变身民宿 老字号见证家族传奇

奎星披霞高丽巷

奎霞巷,全长近200米,西接会通巷,东至中山路。据文史专家考证,由于小巷按二十八星宿适居奎星位置,早晨日照巷中,朝晖如披霞,故而得“奎霞”之名。

然而,老泉州人更习惯称之为“高丽巷”,语俗称“街下巷”。这高丽巷的由来也有一说:古代泉州与古代朝鲜半岛的新罗国、高丽国颇有渊源,有关新罗参、新罗松、新罗葛、高丽菜等,都是通过相互交往所引进的植物。小巷之名,就是当时友好交往的见证。

在泉州坊间,奎霞巷名声并非特别响,但巷口曾有一座为明代潮州知府谢光所立的“良二千石”牌坊,坊匾及部分构件今藏于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清光绪年间巷内亦曾有出名的天主教堂,小巷昔日的繁华由此可见。

如今的小巷,巷口热闹巷尾安静。巷内的傅宅华侨洋楼中西合璧,巷尾蔡宅人才济济,还有百年老字号制嗳世家“壶协轩”,以及巷口总是顾客盈门的肉燕汤小店……它们都刻录着独属于小巷的时光密码。

相比古城其他小巷,奎霞巷是热闹的:巷口26号肉燕店,总是人头攒动、宾客如云;巷中32号那栋建材全部进口的番仔楼,摇身一变成为特色民宿,天南地北的驴友纷至沓来;巷尾40号百年老字号“壶协轩”,经过时常能听到制嗳世家传出的锤子敲击的清脆声……还有偶尔可闻的摊贩吆喝声、车马声,从巷口传到巷尾,又从巷尾传到巷口。

相比古城的繁华街道,奎霞巷又是安静的:置身于小巷内,抬头可见五星级酒店的繁华光影,往前可见中山路上的车水马龙,但这一切,都与小巷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疏离。黄昏的小巷,人们轻掩大门的吱呀声、炒菜的吱吱声,还有入夜偶尔的犬吠猫叫,更衬出小巷的幽静。

小巷的故事悠长而又富有韵味,穿行其间,听深居简出的老人讲蔡宅人才辈出,品味藏在市井街头的地道美味,也许更能勾起我们对活色生香日子的期待。

壹 奎霞巷32号

中西合璧“番仔楼”变身民宿“龙玲阁”

洋楼以前用的花砖原封不动,全都是从南洋买来的。

1945年,一座占地82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中西合璧“番仔楼”,在奎霞巷动建。历经数年,而今命名为“龙玲阁”的这座洋楼正式完工,由宏墙大门护厝、中庭花园、主题洋楼、天井、空中花园、佣人楼等组成,所有建材都由国外进口,坐北朝南的格局,更让它深受居住者的喜爱,也开启了奎霞巷又一段传奇故事。

一掷“千金”买洋楼 请来名匠费心修葺

驻足龙玲阁,可赏出砖入石大宅,三川脊顶,高低错落的屋脊各立燕尾,堆塑彩瓷,剪粘花鸟……轻轻拾级而入,中庭古老的龙眼树,树龄比屋龄更长,年年岁岁给予片片阴凉。坐于树下的木凳上,冲泡一盅清茶,听鸟鸣虫唱,赏庭中盛开的“十八学士”茶花,是泉州“90后”王煜洋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王煜洋清楚地记得,2005年时,他还在泉州六中读初中,父亲王伏龙和母亲邱丽玲十分喜爱这座洋楼,不惜斥资400多万元买下,从一位菲律宾傅姓华侨手中接过房子钥匙,激动不已。这幢房子当年缴纳的契税金额,排名全市第二。

买下洋楼后,父亲王伏龙做了很多修缮。为最大限度地保持老洋楼的风貌,他费心修葺并请了惠安名匠,在主楼立面雕刻了“喜上眉梢”“锦上添花”等吉祥图案。洋楼以前用的花砖则原封不动,这些花砖全都是从南洋买来的,当时连铺花砖的工匠都要从南洋请过来,而这也成为老洋楼最经典的地方之一。

王煜洋从父母口中得知,洋楼原主人一家南下打拼,把当地建筑风格带回闽南,又结合了闽南古建风格,这才有了如今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据称,最初的房子是现在的两三倍大,因一些历史原因,只留下如今的格局,房子属框架结构,共14间房。

中西合璧的“番仔楼”

最大限度地保持老洋楼的风貌

番仔楼变身民宿 独特品质引客来

最初的岁月里,年少的王煜洋并不理解,为何父母甘愿一掷千金买间“破房子”,还东奔西跑办手续也不嫌累。后来渐渐长大,慢慢领略了泉州古城之美,了解了洋楼背后的文化沉淀,如今的他对龙玲阁如获至宝般地呵护着。

买下房子后,王家人并未入住,房子曾一度空置了七八个年头,真正将房子利用起来时,已到了2016年。2013年起,颇有生意头脑的王煜洋,开始想把洋楼打造成别具特色的民宿客栈。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论证,他和合伙人于2016年开始着手布置民宿,2017年正式营业。

布置过程中,洋楼原有的老物件都被细心地保留了下来。中庭的巨幅石雕,体现的是文都泉州拼搏精神;“思齐坊”激励后人“爱国自强感恩奉献”;还有两位清末进士书法家的真笔碑刻……

步入主体洋楼,家具摆设一应俱全,且都带有岁月痕迹。房屋原主人落下的黑白老照片和越洋信封,被精心装裱成墙壁挂件;老式缝纫机、竹制摇篮、复古储物箱、雕花眠床等“古早味”物件,也被一一擦拭干净,成为民宿里独特的点缀;14个房间,皆以“泉州十八景”来命名,颇具泉州特色。

也不必刻意宣传,天南地北的“驴友”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时至今日,房屋原主人、那位年事已高的傅老先生仍时常回来,看着王煜洋一家对房子精心呵护,十分欣慰。而因为当年龙玲阁还曾是军管会驻地,周边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常故地重游,回忆往事意悠悠。

贰 奎霞巷40号

百年老字号“壶协轩” 见证制嗳家族传奇

奎霞巷40号主人李国庆娓娓讲述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坚守

奎霞巷最有名的房子当属“壶协轩”,大门旁墙壁上挂着的牌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南嗳制作铺”,诉说着制嗳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以及“壶协轩”这一百年老字号的荣光。炎炎夏日的午后,一楼老旧的祖厅里,在一面摆满嗳嘴的旧木橱前,在主人李国庆娓娓而谈中,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坚守和低调徐徐展开。

“不带回一把,就好似没到过泉州”

“南嗳,是一种中音唢呐,是南音‘下四管’的乐器之一,有别于其他唢呐的高亢嘹亮,南嗳的声音柔美婉转。”67岁的李国庆制嗳已有50多年,他的南嗳情缘始于爷爷那一辈,“爷爷最初玩的是北管,中年以后组了南音乐队,他是乐师同时也自己制嗳”。

那个街头巷尾都流淌着袅袅南音的泉州城里,爷爷制嗳和吹嗳的技艺皆十分了得,然而一次对话,使爷爷从此不再吹嗳,转而一心一意制嗳。“有人说,南嗳吹得好是因为嗳好而非吹得好,因此爷爷嘱咐我们晚辈后代,从此只制作不吹奏!”

李国庆的父亲李松烟,是壶协轩的第二代传承人,也是泉州有名的制嗳大师。李松烟打制的南嗳曾风靡泉州,甚至流行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同胞到泉州旅游,一定要带回的物件之一便是壶协轩的南嗳。前来购买的台湾同胞们说,虽然他们不全都会吹南嗳,但是不带回一把,在朋友看来,就好似没到过泉州一样,“老华侨和台湾同胞们把壶协轩的南嗳,当成精美的工艺品和故土情结的寄托……”

南嗳是南音“下四管”的乐器之一唢呐

“这里的南嗳不订制,看上了就买走”

1967年,16岁的李国庆从做五金零件转而开始学制南嗳;1969年,因为上山下乡,李国庆只能业余时间帮父亲做些南嗳木杆;1992年,李国庆离开工厂,真正开启了制嗳人生……虽然前半生的年岁里,他未能完全投入制嗳的事业里,但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父亲的耳提面命,使他始终秉持高质量高水准的工匠精神。

李国庆回忆,父亲十分注重南嗳的质量,从选材料到比尺寸再到一步步打磨,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力求严谨完美,一把南嗳常常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年轻时跟着父亲学习制嗳,一开始兴致极高,但慢慢地,耐心逐渐消逝,打制出来的南嗳往往需要重做。”有时候,只因一个零件衔接不当,便会被要求重新修改,不够完美的南嗳决不允许跟顾客见面,这是父亲始终坚持的原则。

壶协轩南嗳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打制,连制作南嗳的工具也是李国庆自己打造的。“打制南嗳耗时耗力。南嗳的零件多,哨片、哨子、唢呐嘴、杆等,每一个零件都需要手工制作。”为了保证每一把南嗳的质量,壶协轩不批发也不订制,来的人要是看上了就买走。

时光推移,李国庆年纪渐大,虽然制嗳无法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孩子们也有各自的工作,但他仍希望把手工艺传承下去。“送子千金,不如教子一技,所幸孩子们愿意学,能把祖传的手工艺传下去便好!”

叁 奎霞巷28号后座

华侨傅氏洋楼 巷内小有名气

街坊口中的小巷“大户人家”——傅宅

沿着奎霞巷北侧的一条小支巷行走,仅十余步之遥,街坊口中的小巷“大户人家”之一 ——傅宅映入眼帘,大门旁挂有两块门牌,上书“奎霞巷28号后座”“傅宅”。

这是一栋看上去略微老旧又颇显别致的洋楼,地板上的花砖透着那个年代的气息。由于是后座,它与邻居28号之间只剩一线天的狭缝。租住在洋楼内的房客告诉我们,主人自己偏居二楼一隅,其余房间均已出租。踏访当天,恰巧主人在家,但他拒绝了我们的探访。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座楼是1935年由菲律宾一傅氏华侨所建,华侨傅氏在南洋做布匹生意,后回乡盖楼。只是,这座楼原计划布局为一“同”字壳,不料1937年建完东侧之列后,抗日战争爆发了,西侧楼房的建造遂停止,后来只好不了了之。据称,这里曾经做过政府机关的办公处,后来归还给傅家。

住在小巷的老阿姨说,奎霞巷内的傅宅、吴宅和蔡宅都曾小有名气。不过曾经的古厝已然翻建,但透过那略显斑驳的柱子和大门,依然可以想见深宅大院内每个家族如烟般的往事。它们安静地潜藏于小巷中,不动声色、毫不张扬。

肆 奎霞巷48号

“燕子归巢”仕曹蔡 人才辈出有贤达

蔡宅内仍存有祖辈留下的石刻,是朝廷旌表的坊石。

奎霞巷48号蔡宅,在小巷中颇有名气,是街坊邻居口中的大户人家。看似寻常的楼宇,古时曾走出举人官宦,还曾被皇帝御赐碑石予以旌表,而今屡出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的贤达。

皇帝御赐碑石 旌表先祖事迹入史传

暑气渐浓的下午,79岁的蔡南山老人坐在摇扇下,讲述蔡家祖辈的故事。

原来,蔡家是济阳衍派的一个分支,从宋时入泉至明代搬迁至此,在坊间颇具声誉,被尊称为仕曹蔡。清康熙年间,先祖蔡仕舢先后出任监察御史、浙江巡抚等职,不但政绩卓著,而且品德堪称表率,皇帝特御赐碑石旌表,事迹亦载入史传。

如今,蔡家仍存有两块朝廷旌表的石刻,其一刻有“旌表原任浙江观风整俗使蔡仕舢侧室以子常云贵例封太孺人陶氏”,其二刻有两个大字“节义”。据介绍,“节”是褒扬蔡仕舢之姐守节,“义”是褒扬蔡仕舢待其姐尽义。

蔡氏一族久负盛名,曾为一方望族。“当年有堪舆先生断言,仕曹蔡是‘燕子归巢’穴,是风水宝地,日后定将子孙兴旺发达,大有作为。”蔡南山回忆道。

其父书法文章皆上乘 弘一大师赠送墨宝

时移世易。1908年,蔡南山的父亲蔡通陞出生,他自幼禀赋聪颖,7岁入读私塾,书法文章皆为上乘。蔡通陞交往之中,不乏文人学士,与清末进士吴增、林骚,举人苏镜潭等均为好友,弘一大师也曾馈之墨宝。

上世纪20年代,15岁的蔡通陞迫于生计,辍学到市区东街一家金店当学徒工,出师后到另一钱庄当职工。到了24岁,他与友人合伙开设大同钱庄,因诚实可靠又有经营才干,钱庄日渐壮大。

1937年,事业渐有所成的蔡通陞,萌生了振兴家业的心愿。他在已经成为旷地的祖宅地上修建起一座二进三开间的新厝。这座占地一亩多的古大厝,前庭和后院曾种满各种果树,还有一墙葳蕤的葡萄藤。乍暖还寒的春天,老厝房檐有燕子呢喃婉转;潮热多雨的季节,天井水沟有蜗牛缓缓爬过……这些都是蔡南山兄弟姐妹们和后辈平日乐趣所在。

巷尾48号蔡宅,入夜更衬出小巷的幽静。

传统闽南大家庭 兄妹八人皆有出息

1989年,蔡家五个兄弟分家,昔日的古大厝换成一座座小楼。虽然各立门户,但小楼之间留有公共通道,传统闽南大家庭的文化基因在楼宇间流淌。

在五个兄弟中,蔡南山排行老三,他与大哥是银行退休职工;二哥蔡灿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先于新疆大学任教,现任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桃李满天下,被国务院表彰为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终身享有政府特殊津贴;四弟于国企退休,五弟同样任教于华侨大学。三个姊妹,亦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或从教,或从医。这个闽南大家庭,先后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令人刮目相看。

蔡家人说,或许是受蔡通陞影响,他一生为人忠厚,虽不多话,却至亲至孝至诚,其优秀品德无时无刻不鼓舞着子孙后代,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伍 奎霞巷26号

一碗肉燕成就小巷舌尖记忆

一碗肉燕卖了33年

奎霞巷口往内走大约30米,有一家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这家小店开了33年,虽然连个“正式”的名字和招牌都没有,但它凭着一碗肉燕一碗扁食,让无数新客变成熟客,成为老泉州人难忘的舌尖记忆。

小店里只有三四张老旧的桌椅,上午10点多,还未到饭点,店内已坐满人,“老板,一碗肉燕汤一碗拌面”“老板,一份醋肉一碗肉燕”……并不大的吆喝声,让小巷一下子热闹起来。

今年62岁的刘彬彬是肉燕店老板,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1986年,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刘阿姨推着小车在奎霞巷口卖起了肉燕。2009年,肉燕小摊搬到了奎霞巷26号,食客们可以坐下慢慢地吃,而刘阿姨也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刘阿姨未曾想过,这碗肉燕汤她一卖就是33年。

食客们说,这肉燕汤看上去普通,但都是真材实料:精瘦肉槌成糊状,加上剁成细末的虾米、荸荠、葱白,搅拌到肉有黏性且表面光滑时,就成了馅料,再用燕皮包上馅料合拢捏紧,放入沸水锅中氽熟,捞起,浇上烧沸的、熬成乳白色的猪骨汤,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等佐料,一碗肉燕汤成了。“每天都要熬猪骨汤,汤底要用大骨连续熬十几个小时。”刘阿姨说。

来店里的人几乎都是老熟客,从小摊到小店,“30年前,我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如今我的孩子也快10岁了”,市民小璇笑说,肉燕店是她儿时难忘的味觉记忆。

住在奎霞巷尾的吴女士说,记不清从何时起,巷口的摊点多了起来,食杂店、裁缝店、油炸摊,它们的味道、声响和空气中涌动的暖暖气流,都显得那么的生动。“这些都成了小巷的标志,使它与相连的中山路有了泾渭分明的隔断。”

1.《泉州民宿 泉州市区奎霞巷:“番仔楼”变身民宿 老字号见证家族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泉州民宿 泉州市区奎霞巷:“番仔楼”变身民宿 老字号见证家族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3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