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茶最早就因其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茶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人喝茶大都是为了解渴、或流于形式,对茶本身的优劣、品质没有什么要求,更多的时候则是以价格作为取值依据,对喝茶导致的各种现象无法解释或理解。也因此导致了“适口为好”、“简单就是茶道”的片面说法。 品茶分为得味、得韵和得道三种境界,因此笔者亦从三个方面阐述对茶的理解。 得味篇
味的基本词义是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为情趣、体会。 通过自己几年来的理解及实践,个人认为得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的意思: 一、“得味”是指在饮茶时注意茶的理化性质,从茶的色、香、味中品出茶的类别、品种、新陈、优劣。这是品茶的初级阶段,即认识茶的物质属性的感性阶段。 大多数人处在这个层次,即根据自己的味觉、嗅觉、体感等感知一款茶的情况,从而对一款茶作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在这个阶段,不同味觉、不同嗅觉、不同体质的人对同一款茶的判断是有差异的。味觉、嗅觉的差异体现在感知上,只是知道喝的是茶,其它的就说不出什么了,更多的时候则是人云亦云了;体质的差异则表现在很多方面:茶叶本身的“四气”,体质偏阳、偏阴,阳虚、阴虚,偏燥、偏寒等等。该方面的叙述将在后面的得韵、得道篇中阐述。相信通过笔者的介绍,对“水土不服”、“众口难调”等成语有一个客观的理解。
二、经常品饮优质得更好呢? 人体各个器官细胞更换周期
另外一方面,按中医传统理论,人的五脏均通于五官: 《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为“通”,通为通畅,茶香入鼻、茶汤入口即入心、肺、脾,被快速感知;二为“和”,相安、谐调。 从上述内容可以解释患感冒、鼻塞的人闻不到气味;心火重、脾胃虚寒之人吃东西口淡无味、饮食不香的原因了;而六腑不合则为美容养颜的大忌,我对“气”的探索已经不限于茶气了,而是为什么会产生茶气。 实际上,中国古代哲学已经给我们作出描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而“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这句话结合中医方面的理论则对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凡所有物质,通过品饮辨别出一款青茶的寒性,即收敛性; 2017年10月份,在与一个茶友交流时(攀枝花),嗅出一款茶的火性; 再后来,凭干嗅、湿嗅一款茶,捕捉其气息在身体里的反应辨别一款茶的健康(目前主要针对农残); 而更有意思的是,前一段时间跟南通两个茶友交流时,就几片树叶(严格来说也算茶),嗅其气,能明显感觉身体里气息的流动;一泡后(估计不到2克的样子),就找到那种八千毛孔尽散开的感觉,呵呵,不用七碗,三碗就喝不得也……
四、对“不苦不涩不是好茶”的理解
在茶事实践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不苦不涩不是好茶”,也有很多茶友追求口腔的刺激,这一点不可否认,“千人千面、众口难调”。在与很多茶友交流过程中,碰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特别是易武系列的茶,茶汤入口甘甜,不苦不涩(也有微苦微涩的),这种茶有些茶友喝几泡后便感觉无味了。 经过笔者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这一点恰恰与“得味”有很大的关系,就像前面讲述的,与吃食物“淡而无味”是一个道理,当然跟个体的体质也有很大的关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种结果可能只有一个,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得味”了。 饮茶得味,不仅仅是能够寻得一款好茶,而是通过饮茶提高自己对各种物质的感知能力,提高人体各部位的机能,当然,除了大脑、眼睛以外。
因此,没有一个好的味觉、嗅觉,或者平和的体质,很难找到一款好茶;亦或是一款好茶摆在面前,也不一定能品得出“味”来。
后续文章:茶与健康——得韵篇茶与健康——得道浅谈茶与常见疾病分析——病机与解决方法
1.《茶与健康 茶与健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茶与健康 茶与健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0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