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髓--辨证施治 医学的作用医学的作用是什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公认的结论。既然如此,中医能治病,西医也能治病,那他们都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人类为了减轻病痛,减少死伤,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人的一生谁都免不了和医生打交道,中医治病有很多的优势,只要你看一个中医,就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看西医,要治好病,有时候要跑很多科。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一、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在思维方式上。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的理论体系是以阴阳,经脉等为基础,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剖学,组织细胞学等学科为基础。 从对疾病的观察研究的差异到解决问题思路上的区别再到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均有显著的差异。中医是用宏观的方法研究人和疾病,而西医则是用微观的方法,对抗疾病,中医更多的依靠增强人体自身的能力来对付疾病,在“治”和“养”上更偏重于“养”,“治”是外力,“养”是内力,也就是身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一点很容易明白,中医西医都扎针,而用的针却不一样。西医用的针是空的,是根据病情往身体里注入药液,而中医的针是实的,是通过经络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说“上工治未病”。二、中医和西医的第二个区别就是整体观念。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器官、组织之间都是联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五行五脏”认为,人体器官最重要的就是五脏,任何疾病的产生都与五脏功能下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五行学说把五种内脏的关系做了联想界定。任何一个内脏都通过相生相克与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人体得了病可以从自然方面来和社会方面来求治。比如中医的四时养生,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要求人的衣食住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影响健康。中医特别强调人的情志,而情志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健康的保证。 地域、气候,社会的不同,人们得的疾病也不同。 西医没有整体观念。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而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三、中医和西医的医学模式不同 西医按照生理系统和器官来分科,而且越来越细。医学专业也越来越专科化,现在分出来的疾病已达到上万种,而且还在细分下去。而中医的整体性表现在,疾病的分类以内脏功能和重大病因为主,偏于粗略。其实任何慢性病都是身体功能整体下降出现的结果,只不过是由于患者身体的个体差异,疾病都是在某些薄弱的器官上突破。对于很多患了严重疾病的患者,他们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受损了。中医说治病必求于本:比如脾胃、肝肾等,因此慢性病可以有通用的治疗、调理模式。比如所有的慢性病都100%有脾胃问题,可以从脾胃调治。而实际上也是如此,只要你控制了身体的进口,疏通身体的出口,任何疾病就能调理好。再有中医认为久病及肾,很多疾病都是用补肾扶助阳气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使病体康复。四、中医和西医的第四个区别就是诊断方式的不同。中医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只要综合运用,判断就会是真实的。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根据“有诸内,必形于外”来进行科学的判断。五、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就是适应疾病类型不同。中医适应慢性病,也就是由于身体功能、体质下降而形成的病。因此对于慢性病,也就是由生活方式错误而形成的病,中医的方法不可替代。西医对于外伤、传染病,有独特的办法,在防疫、急救、手术上,中医是不及西医。其实中医可以解决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难题。 所以说不能没有西医,也不能没有中医;每一个需要健康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西医的客观性要强一些,而中医的经验性更多一点。因此中医至少要保持我们的中医的思维,就是以证候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比如不要认为某个药可以降血压,某个药可以抗感染,中医不是那样看病的。不要用西医的思维代替中医思维,中医是以证候为中心,阐述它的病机然后思考怎么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不要把中医所说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去对应,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是大不一样的。中医说:肝主疏泄,主藏血,而不是肝炎、肝硬化的那个肝。中医说心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汗为心之液,很多精神方面的疾病要从心论治。中医说:脾主升清,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和西医的脾是大不一样的,西医认为脾可以摘除,而中医的脾是后天之本,万万不可轻视。中医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包括了西医很多系统的疾病,所以说,中医的脏腑讲的是功能,而不是西医那个简单的脏器。中医是个活体的结构,气化的结构,功能占了大部分,和西医绝对不一样,中医强调脏腑功能,人活着脏腑功能都 在,人死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就没有了,而西医不一样,人死了,肝还在,心还在,还可以做器官移植。
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若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的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的紊乱。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重视整体,是中医学的突出特点,这样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弊端。这一特点在现代医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一、什么叫辨证施治什么叫辨证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患 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运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证和症症是症状,患者自身觉察异常感受,医生感官直接感知。证是证候,概括了发病各方面因素与条件,确定了病变的部位、性质、揭示了发病机制与发展趋势,提示治疗方向。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的反映,故能为治疗提供依据。临床较为常见的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叫证型。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辨证的结果,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中医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控制传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为防治原则 。 中医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为基本治疗方法。 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按摩等为治疗手段。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辨证方法脏腑辨证: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 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适用于内科杂病。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是辨证的纲领,分析、归纳各种证候的类别、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关系的纲领,如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就必须落实到脏腑上来。 也就是说八纲是辨证的基础,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八个不同性质的类型,在中医中尽管病证错综复杂,却均以此概括。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六经辨证: 张仲景《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少阴六经。 几千年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六经病症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症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症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卫气营血辨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营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向来是统一的,所谓的天人合一。 再读内经就会更深一层了解,知道在讲天地人哪个层面的东西,虽然不懂很多很多,但起码已经确信:天有天的节奏,地有地的乐章,人在天地之间能和谐共振的就是顺,就是吉,跟不上节奏的就是逆,就是凶。 从以上的讲解不难看出,时至今日,祖国医药学依然生机勃勃,其原因除了勿庸置疑的疗效外,就是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学中医就是熟悉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模式,否则你会感到中医概念很不好理解,似乎违反逻辑,其实学中医不仅要学更重要的是悟。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让广大患者了解中医,重视中医,喜爱中医,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辩证论治 中医精髓--辨证施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辩证论治 中医精髓--辨证施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1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