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社戏》
——鲁迅《社戏》课后反思(二)
谭 怡
3
三、抓句抠词,体会文字背后深的意蕴
语文永远离不开语言,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语言的训练。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引领学生沉入词句中,在字里行间寻找到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意图。和三年前的课例相比,这一次我最大的变化是在引领学生深入文字中,抓句子,抠词语,真正在“老老实实地教语文”。
举几个教学片断为例——
教学片断3
▼▼▼▼▼▼▼▼▼▼▼▼▼▼▼▼▼▼▼▼▼▼▼▼▼▼▼▼▼▼▼▼▼▼▼▼▼▼▼▼▼▼▼▼▼▼▼
“ 第一盼望”可以怎么换?
师:在平桥村,我的乡间生活充满了趣味野味和情味。可这些同去赵庄看社戏相比,有何不同?
生1:在第4段中说,去赵庄看戏是第一盼望的。
师:“第一盼望”你怎么理解?可否用一些词来替换?
生2:最盼望
生3:特别希望
生4:尤其期盼
生5:相当企盼
师:同学们用这些来替换原文,就可以看出去赵庄看戏于“我”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多么期望的事,可生活中的事情啊,偏偏就不是那么让人一直满意,这不:“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在早上就一直叫不到船,这天我就未能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成社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7段,看看文中交代了“我”看不成社戏的原因有哪些?“我”的心情如何?一定要从原文中寻找词句来作答。
这个片段很小很细,在整个《社戏》的教学中根本算不了什么。仅仅一两分钟就解决,我之所以从四个课时的课堂实录中选择记录下来,无非就是想说:文本中的任何一个小的教学环节,都可以作为我们训练语言的材料,都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用词替换体会作者情感的训练中,我的意图是想引领学生体会去赵庄看戏是“我”最大的快乐,可是却未能实现,期盼越大,失望越大,不能看成社戏的心酸委屈无奈和痛苦就能轻松体会出来,从而又引导学生去看看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折”?这种小写作的指导教学在整个《社戏》中我安排了四次:一次是利用“戏前波折”指导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折,一次是利用“归航偷豆”指导如何完整叙事和叙事中如何更有画面感,(这个就是两个写作指导)一次是利用“船头看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正侧结合进行场面描写?
教学片断4
▼▼▼▼▼▼▼▼▼▼▼▼▼▼▼▼▼▼▼▼▼▼▼▼▼▼▼▼▼▼▼▼▼▼▼▼▼▼▼▼▼▼▼▼▼▼▼
用“生气”还是“赌气”?
生1:我找了第7段中的“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一句,我觉得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我”很生气。
师:生气?
生1:我最想去赵庄看戏,可是我没能去看成,小伙伴们都去了,“我”肯定很生气。
师:这就是说“我”生气小伙伴们一点都不讲义气,把“我”单独抛下享乐去了?
生2:我觉得不是因为小伙伴们 我生气,而是生气母亲和外祖母不让“我”去。
师:哦,生气的对象是外祖母和母亲?
生2:我觉得是!(众生大笑)
生3:我认为用“赌气”比“生气”更好,“赌气”是因为心里面不舒服或有不满就用一些方式来发泄,最主要的针对别人;“生气”是指自己心里面不愉快,可以是对别人,也可以是对自己。在这里是对大人不让 “我”去看社戏的不满,就用不钓虾和少吃饭两种方式来对抗,发泄不满,所以我觉得用“赌气”更好。
师:哇,同学们听到没有,她不仅替换了一个词,还把替换的理由说得那么全面而精准,相信不用我重复,你都已经选择用“赌气”批注在这个句子的旁边了吧?
这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寻“戏前波折”里“我”的心情变化的词句教学环节中的片段截取,当时这个学生的回答真的是震撼了我,感动了我,没有备课的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精彩片段,真的是让人不禁为学生的创造和潜力点赞啊!
教学片断5
▼▼▼▼▼▼▼▼▼▼▼▼▼▼▼▼▼▼▼▼▼▼▼▼▼▼▼▼▼▼▼▼▼▼▼▼▼▼▼▼▼▼▼▼▼▼▼
“偷”还是“摘”?
生1:“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阿发的大方。
师:可否把“偷”换成“摘”?读一读换词后的这个句子。
生读“摘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师:再读原句。
生再读“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个句子换个词之后在表达情感上会怎么样?
众生有些沉默。一分钟左右,有学生开始说话。
生2:用“偷”是因为我们没有告诉阿发的娘,所以算是偷的。
师:阿发不也是主人?是他同意了的啊?!
生3:我觉得“偷”更能体现小孩子的一种童真!
生4:对对对,我小时候在农村就喜欢和小伙伴做这种事,摘小伙伴家的黄瓜,东西并不值钱,但是在偷偷摘的过程中却很有乐趣。
师:是啊,江南水乡,夜半三更,一群孩子散在田里,借着朦胧的月色偷豆。其实这哪里是偷豆?偷的分明就是一种心跳,玩的分明就是一份刺激啊!(全班大笑)而说出“偷我们的吧”这句话的阿发,大家就更能看出他的质朴、憨厚、大方、好客来!
这个教学片断是我课堂中的突发奇想,其实整个课我都是在教学中边想边备边调整边继续,也要不顺畅之初,但更多的是惊异于学生在这其中的研读能力和独特发现。从这几个教学片断,我更坚定了要在自己的课堂狠抓“字词句体会文本深意”的落实,几乎没有知识的拓展,没有相关资料的迁移,就那样沉入文本中,钻进字词里去朗读,去体会,去感悟,去激活,这就是原滋原味的语文课,这就是被我丢掉课件之后,自由随性发挥的语文课。
在“邓忠名师工作室”学习期间,经常听他说起“随心上出真境界”,是的,我觉得丢掉课件,剪去课堂的枝枝节节,让课堂变得简约;让朗读贯串始终,用朗读激活思维激发兴趣激励情趣;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出生入死,从一个词,一个字中去抠出作者的深意,这就是在“随心上出真境界”!
也许是因为最近一直在读浙江名师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他的文,读他的教学设计,读他的教学实录。不经意间,这个课例在践行着他的教学思想,模仿着他的教学方式,学习着他的教学结构,贯彻着他的文本解读方法……尽管是邯郸学步,尽管无法企及他的高度,然,在追寻语文的路上,我愿意去思考,去尝试,去改变,去创造……
《社戏》,简简的,素素的,慢慢的!
语文,在路上,淡淡的,暖暖的,美美的!
附:三年前课例的小诗:
平桥村,我的乐土
春末夏初,海边渔村——
我随母归省,
你带我放牛玩耍,
你陪我掘蚯蚓钓虾,
我们嬉戏玩闹,没有行辈之分,
我们追风逐云,哪有主客之别?
因为无忧无虑,所以自由自在!
平桥村,我的乐土!
那夜,水声潺潺、豆麦飘香,
那夜,连山起伏、横笛悠扬,
那夜,戏台飘渺、航船蹿行,
那夜,看戏虽昏昏欲睡,
归航路上,月色也朦胧,
然 散在地里偷豆,却新鲜刺激;
用手撮着吃豆,更是欢快无比!
因为无拘无束,所以有滋有味。
平桥村,我的乐土!
平桥村,我的乐土!
不仅是那景,
不仅是那事,
不仅是那人,
还有那份纯纯的童真!
还有那份浓浓的乡情!
微信后期编辑团队
策 划:李华平
主 编 :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龚丽蓉
终 审:张贤洪 唐 锐 马 琴
正道语文
我们心怀热爱
好文投稿
我们微笑期待
分享点滴
我们比肩成长
正道语文
欢迎您
正道语文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35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目前,第一、第二、第三区、第四区(写作)、第五区(小学)、第六区(资源)已满员,欢迎您和您的朋友加入第七区559481947。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目前15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正道语文:
语文人,可以寂寞的耕耘,
但不可孤独的行走......
扫一扫,您就进了正道!转一转,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
如何关注:
1.点击标题下方“正道语文”快速关注;
2.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3.微信搜索“zhengdaoyuwen”或“正道语文”。
正
道
语
文
1.《【教学反思】谭 怡:绕不开的《社戏》——鲁迅《社戏》课后反思(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教学反思】谭 怡:绕不开的《社戏》——鲁迅《社戏》课后反思(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