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503cxi…我的相机收藏

500系列的的"主干"503型

我的相机收藏缘于我的职业和爱好。小时候父亲单位有相机,那时我对这小东西充满了神秘感:这个小东西咔嚓一响,胶片冲洗完,里面就能变出小人、小景,真是太神奇了!于是我就迷上了照相,还经常借用父亲单位的相机照相。那时不懂什么摄影之说,纯粹是一种好奇。但从那时起,这小小的东西竟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1970年我入伍后,在部队的电影组做放映员,因工作需要正式开始了接触照相机。记得部队上那时用的是一台捷克产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还经常用战友带来的一台上海58-1相机,那时候大部分都是120相机,135相机较少,因为胶卷比较贵,我还是更喜欢用135相机,因为它照的多。这些相机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当时照的都是一些战友留影和一些"高大全",现在看来还是很珍贵的,它为我的部队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1976年回到地方被分配到当地一家文化部门,还是从事摄影专业,说来也巧,单位竟然有一台和我在部队用的一样的捷克相机!这台相机我至今还珍藏着。四十多年来,我干过的工作都是摄影,部队、文化部门、画报、出版社、报社,摄影成为了我的职业。正是缘于这些,我对相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多年来自己用过的、朋友送的、自己在市场淘的,竟然也有了二百多台的小规模。收藏是一件必须有毅力,费精力,耗财力的事情,坚持下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收藏的相机陆续展示给爱好相机收藏的朋友们:

1957年,是哈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哈苏500系列的首台相机500C率先采用镜间叶式快门自动收缩光圈镜头。尽管最高快门速度由1000F的1/1000秒降至1/500秒,但快门精度及快门寿命有明显的提高。首次实现的全程闪光同步较先前1600F的1/30秒同步而言,实在是一个质的飞跃。值得一提的是,首创的镜间快门自动收缩光圈镜头,是中画幅相机制造技术上的一次革命,摆脱了对焦、拍摄收放光圈的繁琐操作程序。500C开创了500经典系列的先河,是哈苏占领中画幅相机滩头阵地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它使哈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平心而论,500C尚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取景器不够明亮;焦长大于150毫米时,取景器未能显示整幅影像等等,但这些终归是瑕不掩瑜。1970年500C/M型,对焦屏改成了可换式;1982年CF镜头取代了C镜头,使500系列更趋成熟。1988年的503CX取代了500C/M。这是500系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干——503系列的第一代相机。503CX首次采用"镜后焦平测准闪光灯曝光系统"。

3、机身底座的改良。503CXⅠ机身座部新增一个3/8英寸螺丝孔,兼备了对各种三脚架的适应性。并增设底部塑料托板,以防机身受损。

4、503CXⅠ机身增设的接座,可容纳6×4.5及全景片幅的挡板。

1.《哈苏503 我的相机收藏-哈苏503cxi》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哈苏503 我的相机收藏-哈苏503cxi》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2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