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的工作无例外的就是繁忙,午后小憩,翻开小说慢慢的沉浸进去,阅至某一段,忽然脑海中展开一幅画面: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春树婷立、藤枝延漫、清波微漾……仿佛置身其中,不由得细细“环顾”,一时间竟然失神。
“喂,你睡着了吗?”同事的话惊醒了我,霎时回到现实中,朝其微笑不语,无喜无悲。心灵的旅游,白日梦的一种?
刚度过饥荒的年代,父辈们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或者经济能力放在孩子的精神食粮上的。在这里感谢我有个好父亲,在我吵闹或者说期盼着想得到同龄孩子那样的打仗连环画的时候,他却给陆续我买了《动脑筋爷爷》、《小狒狒历险记》、《小灵通漫游未来》、《宝葫芦的秘密》等等书籍,插图虽则优美却是寡少,于是我慢慢的静静的读着那一个个方块字,在灯光下桌前或者于阳光下的窗台上,努力的把它们组合成故事,延展为场景。
因为没有连续的画面,不是热门的打仗题材,大伙也没有那么多看连篇方块字的耐心,这些书基本不是小伙伴想要交换的,大家与我之间也少了许多共同的话题。于是童年的我只能一遍遍静静的阅读着这些书籍,一遍遍让故事中的主角在脑海中里奔跑、跳跃、说话、哭泣、朗笑……
工作后,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两人世界,常常于晚饭散步后、睡觉前,两个人静静的各自打开一本书,开始荡漾在各自主角的故事世界里,《王朔文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黄易小说集》……北风凄厉的黄土高原、秋风轻拂麦浪滚滚的白鹿原、巨龙翻滚的地下湖……在各自的脑海里展开。随着书卷的翻开,这些场景,这般人物,在我们脑海里如电影般放映着,使人入迷,欲摆不能。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人说拿到一本新书,喜欢把目录看一遍然后想象一下作者会写些什么,然后再打开书本阅读下去。高明的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文字,把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都掩藏在文字底下,需要读者自己去发掘和提炼。
作者将眼前的或者脑海里的场景、意境以及自己的感受、思想等等都转化为文字,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而通过阅读这些文字,还原这些画面的钥匙就是想象力。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读书,那些文字才能鲜活起来,它们能转述作者想要我们领会的意境,告知我们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我们运用想象力这个工具,通过文字的媒介与作者思绪相拥抱、交融,这才是读到了书的灵魂。否则那些文字只是印刷在纸卷上符号,枯燥泛味,而阅读也将成为一种负担,毫无美感可言,也没有心灵享受之说。
因为经历、学识、情感等等的个体差异,我们每一个人所握的钥匙也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对同一部作品解码出来的结果也千差万别。甚至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情绪支配下,同一个人阅读同一部作品,所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黄蓉和郭靖,而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他们在我们心目中也不断成长和改变着。于是我们一遍又一遍温习着那些经典的作品,比如《红楼梦》,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唐诗宋词,比如……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或多或少。
摄影界都说拍得好的照片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懂得留白,给观众予以目光延伸的空间,切忌填满整个画面。好的文章也是这样,不可言尽,不可说透,适度地隐藏、留白,留出读者思考的施展空间和想象的发挥余地,让他们自行在脑海中补充完整画面、情节、场景、故事……直白地说,就是让读者不仅仅只是一个看文字的人,让他们参与进去,在自己的脑海里参与进去。
东野圭吾《白夜行》最后两段:
“笹垣脚步蹒跚地走出警察的圈子。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整篇小说到此结束,作为精神支柱的桐原•亮司以这样突发和惨烈的方式死在面前,雪穗内心怎样的震动,而又在警察面前怎样镇定,以后她又怎样去面对将来……等等一系列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东西,都只能凭着小说前面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经历、处境及自己的理解等等来推测了。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使人沉浸在其中,仿佛亲历,仿佛目睹,仿佛耳闻,而这些都建立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读至酣处掩卷而思,才是真正读书的境界。
1.《笹垣怎么读 阅读之美尽在想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笹垣怎么读 阅读之美尽在想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5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