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富士山下,有一片面积约3000公顷的天然林场,叫青木原树海。
来到这里,游客们可以凭最佳角度欣赏到富士山绝美的风景。
然而最近的几十年里,这却不是让它闻名于世的原因。
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著名作家松本清张写了一本小说,《波之塔》。
书中,描绘了检察官与人妻的一场不伦恋,两人为此而陷入痛苦中。
这段爱恨纠葛,最终以一种天人永隔的悲剧收尾:
绝望的女人走入了让人迷路的树海,以平静又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60年,日本导演中村登看完这个故事,就将其改编搬上了大银幕。
可如果选择放弃,意味着背负失业压力,没有了社会尊严。
被上司被同事被职场被身边的所有扼住咽喉,卡在人生的瓶颈,动弹不得。
既没有力量去改变,又没有时间去化解。
在事业受挫的人心中,是不是杀死自己,就可以让一切从头来过?
一个初为人母的女性,没日没夜履行着所谓的“职责”。
家庭琐事一概不管的丈夫,时不时会对自己进行言语暴力;
不分场合哭闹的孩子,总等待着有人耐住性子去哄;
看似和蔼可亲的公婆,看吧,马上又要来颐气指使教育自己了。
全心全意的扮演好他们想要的角色,然后呢?独独就是不能做回自己。
在被家庭折磨的人心中,是不是杀死自己,就可以迎来一种解脱?
一个厉害的体操选手,因罹患不治之症,余生只能靠轮椅度过。
当命运摧毁了明媚的未来,当失去就是人生,当整个世界变得满目苍夷。
陌生人的俯视与同情下,是无止尽的崩溃、愤怒、哀恸。
在身患绝症的人心中,是不是杀死自己,就可以重新点燃希望?
死亡会给万物带来终结。
然而世间许多事是可以了然于心,只一点,仅限关于你的自身。
很少有人会站在自杀者的角度,去理解并心疼他们或晦暗或苦涩的情绪。
日剧《非正常死亡》中,描述了一场死亡直播。
饱受校园霸凌的少年,将自己伪装成他杀,想以此来换取别人的关注。
有人表示不解,“干嘛自杀而不是去杀了欺凌者?”
有人表示不赞同,“活着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想不开?”
有人只觉得没劲,“自杀啊,太无聊了”。
刀子已然没入了身体,他们无法拔出来,更无法插在别人身上。
感受不到疼,也理解不了他们想要离开的心。
没有人是真的不想活下去,但凡有丁点希望谁也不会想要杀死自己。
可原因就在于,你没法想象一个人能有多么的绝望。
可如果这个人想的是“这个世界很美好,可是我不配”,要怎么办?
生活在一片黑暗中的人,常被建议“去看看风景,吃些好吃的,会开心的”。
可如果这个人就是在这些趣事里,找不到应有的趣味,又怎么办?
人生本就是一个难题没错,但衡量的标准对每个人而言,并不相同。
电影《丈夫得了忧郁症》中,男主髙野干夫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每天都过得十分消极、恐慌、郁郁寡欢。
他内心的苦痛不知道怎么排解,他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疗伤,只能缩在壳里。
当深夜到来的时候,失眠交织着痛苦挣扎无措袭来。
一夜过去,盯着那张疲倦、死寂、涣散的脸,他陷入僵直,无法动弹。
与其再这么悲伤地活下去,还不如结束自己。
他太累了,他伪装得太久了。
02.
有人像你一样存在
哲学家尼采说过,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横尸遍野的战场。
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应该都曾相信:
世界是美好的,会有人爱我的,我能实现各种期望中的可能……
然而长大后,一路奋战下来,等待我们的只有种种失望和不为人知的自我救赎。
成人世界布满抑郁和焦虑,这个事实的确有够消极。
因为这就是许多人想要发泄的真情实感,这些东西不能也不该用糖衣去粉饰。
明明是得了抑郁症而处于痛苦中的人,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向身边人道歉。
日剧《疗愈心中的伤口》,心理医生是这样告诉他们的:
而一直以来不可言说的自杀,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是让人明白:
“可以在我愿意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这令生命变得可以承受,而不是毁掉它。”
生命诸多不美好的背后,仍有无尽的可能。
当你依旧保持着对工作对家庭对人生的自尊心,当你很努力,很直接的在坚持。
虽然很累,但这些迟早会被注意到。
当你沉溺于水底依旧能看到一丝光亮,当你挣扎后探出水面深吸了第一口气。
生命,也终会让你感受到它的美妙。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看不到,那里常年摆放着人们送来的鲜花、漫画、巧克力……
他们也看不到,护林员会对陌生的男子表示关心,然后微笑说一句,“很高兴见到你”。
想要看见浓烈的希望,就必须先穿过窒息的黑暗,人生亦是如此。
写在最后
对于已经离开的人,活着的我们必须明白一点:
没有人自杀是为了想要死去,他想要的只是痛苦停止。
大家可以关注自杀现象,但不应该放大自杀个案,或者把它作“娱乐化”处理。
维特效应每每出现,毫无疑问,都将是整个社会和无数家庭的悲剧。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上映时,很多人不明白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最后为什么要自杀。
姜文对这点疑问,就只给出了一句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当我们看着别人走向死亡的时候,与其脱口而出为什么,然后揣测评判他们的过往——
不如默默哀悼,像尊重他们曾经活着那样,尊重他们的离开。
- END -
互动话题
对待自杀,你怎么看?
1.《维特效应 放过那些“杀死自己”的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维特效应 放过那些“杀死自己”的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