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奥运会过后,中国网协宣布我、郑洁、彭帅、晏紫四位球员可以选择单飞。
这个消息是我期盼已久的,“改制”在中国网球运动史上是个划时代的举措。我不知道孙主任用什么方法说服体育总局让网球可以改革,我们可以单飞。
一听到这消息,我简直欣喜若狂,立刻就去签协议了。单飞,意味着运动员有更多的自主权,可自己挑选适合的比赛参加,挣奖金,请教练,安排训练。
同时,单飞也意味着压力增大,如果成绩不好,奖金少,就无法请到好教练,训练水平就不会高,最终就会被淘汰。它不仅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和压力。
“单飞”后,迫在眉睫的事是我要立刻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我通过一位热爱网球的香港友人帮助,留住了原国家队的教练托马斯,他成了我第一个自己请的外籍教练。
姜山自然也是我团队的重要成员。我的团队还包括:医生、体能教练、技术教练、治疗师,基本就这几个人了。
其中治疗师并不是一直跟着我们。他的工作主要是帮我做康复训练,偶尔会带我练下体能,比赛时我们才会带上他。
除了姜山,团队所有人的费用是按周薪计算的。所以,我每年都会跟治疗师谈这一整年的计划,告诉他们哪个比赛需要他们过来。
慕尼黑是我的一个避风港。这里有风景优美、硬件优秀的训练场地,当我需要从纷繁的琐事中跳出来、专心沉浸在网球世界中时,就会来到这里。
这里有我信任的医生和体能教练,当我的伤病不允许我再作战或需要放松、调整时,我也会来到这里。
再加上欧洲是网球运动的摇篮,每年我几乎都要在欧洲打两个多月的比赛,慕尼黑也就渐渐变成了我在欧洲的据点。
我的医生、治疗师、体能教练都在此地,我们合作也有四年多了,已经成为一支成熟的团队。
每年澳网结束,我会去一趟慕尼黑,打完迪拜、多哈再来一次。打完印第安维尔斯、迈阿密后回国待几天,然后再来慕尼黑,因为这边正好是红土赛季的开始。
等到法网打完,回慕尼黑调整一下,再去征战温网。温网结束后,我会赶回武汉看看家人和朋友,然后回慕尼黑,再从慕尼黑飞美国打美网。
细算一下,在慕尼黑待的时间比在国内待的时间都要多。
2010年1月份,我前往奥克兰站参加比赛时膝盖再度开始水肿,那种感觉跟第一次做手术后的感觉类似:有一点点不舒服,想尽力却力不从心,身体跟不上节奏,总之完全没有恢复到自己的竞技状态。
第一场比赛,我稀里哗啦地就输了,输完比赛,我心情很压抑,特别想做一件能够刺激自己、挑战自己的事情。
做什么好呢?我琢磨了好几天,最后,我在新西兰挑战了大桥蹦极。
虽然站在桥上往下看时,我要死的心都有了,但跳完后忽然觉得整个人生都释然了!不过如此嘛。连蹦极这么刺激的事我都做了,打个球算什么呢?
离开新西兰后,我去打悉尼网球公开赛,我满心指望自己能尽快恢复到最佳竞技状态,但事与愿违,在悉尼站我的状态仍不理想,比赛刚到第二轮,我就输给了意大利球员。
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厌恶和痛恨达到了顶峰。走出悉尼的赛场时我没有与任何人说话,找了个没人能看到我的地方蒙头痛哭起来。
大概哭了二三十分钟的样子,有人揭开我头上的外套。此时我的双眼已变得红肿,突如其来的明亮光线让我有些不适应,姜山无奈的脸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想逃开。
姜山也没有马上劝慰我,他在旁边坐了一会儿,看我哭,等到我把情绪宣泄完,慢慢冷静下来,他才和我谈今天的比赛。
我非常直接地告诉姜山说我不想打了,我实在打不下去了,我付出这么多、投入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做了三次手术,每天这么辛苦地做康复是为了什么?
我看不到任何收获,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那天情绪突然间特别低落,在赛场上也毫无斗志,完全没有想要赢球的欲望,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打完走人。
我忽然间丧失了对网球的信念,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这件事情了。
姜山一向很少鼓励我,那天我当着他的面歇斯底里地大哭了一回,他也没被我的眼泪打动,只是冷静地告诉我:
沮丧是可以的,这证明你觉得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沮丧是对的。但你还是要继续下去。输球很正常,大家都知道你刚做了手术,这次比赛的输赢其实无关紧要。
但你不能就这样放弃,这些人跟你一起奋斗,你又做手术又训练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打好球吗?
打球肯定有输赢,只要努力就没有必要去沮丧,认真思考为什么失败就可以了。
为什么会沮丧?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竭尽全力,你觉得自己应该赢,可是事实上你理智一点想想,你得承认别人今天做得很好,好到应该取胜的地步。
不要认为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战胜一切,那是理想化的结果。你只有承认对手比你好了,然后才能好好思考自己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继续战斗。
听着他这些话,我心里百感交集,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但又有些怨他,他总像是在逼着我前进,尽管我在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是需要这些推动力量的,我还是不愿姜山这么说。
沮丧渐渐散去,几个月后,我迎来了人生第一个竞技状态的反弹。人真是有趣的动物。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渐渐发现,每当我从低谷状态挣脱后,便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就像蹦极一样,坠到底的时候就是开始绝地反弹的时候。
我的状态总是起起落落,一直在失败和胜利间游走。我慢慢把握到了这种规律,面对失败,我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李娜选择单飞,自行组建团队,背负的压力也更大了,经历了状态起落,慢慢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虽然她把握了状态起落的规律,但是否真能做到理性对待呢?能坦然接受这一切么?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图片源于东方IC
-领读-
小静,爱好文字并喜数字的理科女一枚,时而理性,时而感性。
1.《晏紫老公 李娜《独自上场》⑧ | 丈夫姜山,我的贤内助和老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晏紫老公 李娜《独自上场》⑧ | 丈夫姜山,我的贤内助和老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8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