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秀丽的北山,历来为吉林城百姓所喜爱,尤以庙会名闻省内外。而其从一座自然风光的地方名山演变为一座久负盛名的文化园林,要归功于1924年继任吉林督军兼省长的奉系军阀辅帅张作相。他上任伊始,就主持修建这座留有康熙、乾隆二帝东巡足迹的著名园林。历时三年,方告竣工。

北山没有遗忘张作相的开创之功,至今山脚上仍矗立着一处碑群,其中有两座就是颂扬张作相的德政碑:第一碑上书“吉林省政府主席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张公辅忱德政碑”,碑阴刻“延辉和汪清四县垦民全体恭颂”;另一碑是碑文,叙述的是1928年吉林省东南各县受灾,身为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募捐钱款和粮食赈灾,甚至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百姓,“引仁仗义,感照天和”,被称为“众生之母”。为此,受灾最重的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四县全体垦民谨立德政碑,碑阴竖刻“大德不朽”四个大字。


张作相,字辅臣,出生于辽宁省义县杂木林子村。

青年时参加张作霖、张景惠的绿林武装,随着张作霖的平步青云而屡屡攀升,历任二十七师骑兵团长、炮兵团长,五十四旅旅长,代理师长、总参谋长。1919年被正式任命为二十七师师长,成了奉系军阀的骨干人物之一。


1924年,张作相接任吉林督军兼省长。督吉8年间,有四大德政,都是为百姓造福之举:一是建设自来水厂,二是改铺柏油马路,三是自修吉海铁路,四是创办吉林大学。1931年7月,吉林省立大学校舍竣工,三栋石头砌筑的教学楼和20余栋附属房屋的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据说在修建过程中,张作相经常去监工,有时石头砌得不正,他就脱下大衣自己动手干。遗憾的是,新校舍刚刚建成不久,这所刚刚创办两年、他自己亲任校长的大学,就因“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而停办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作相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但在他一手创办的大学校园里,几十年弦歌不辍,有80多年历史的三栋石头楼还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张作相 讲述吉林市文旅故事(五)—— 大德不朽的军政长官张作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作相 讲述吉林市文旅故事(五)—— 大德不朽的军政长官张作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0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