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曾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埼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退休后任教于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和中国思想史研究。一生不仅留下具有极大思想冲击力的著述,而且推动了多样国内与国际的大型学术活动,如任教东京大学期间,成功打通了东大文学部文史哲的学科限制,建立跨学科的对话机制,并在1985年创建了“中国——社会与文化”学会;与中国学者发起“知识共同体”对话,持续讨论战争的记忆与责任问题;他还在2007年牵头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学者为一体的《朱子语类》译注刊行委员会,正式启动《朱子语类》日译的二十年大工程。
主要著作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公与私》、《中国的冲击》等;曾主编出版了《中国思想文化事典》、《在亚洲思考》;翻译有中国宋代佛教典籍《碧岩录》和王阳明的《传习录》等。
“沟口雄三著作集”八种
沟口雄三 著
龚颖 译
定价:59.00元
ISBN:9787108036612
* * *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推向对于明代思想本身的解释。
沟口雄三 著
孙军悦 李晓东 译
定价:49.00元
ISBN:9787108047335
* * *
此外,本书通过讨论敬慕中国明末思想家李卓吾的日本江户幕府末期革命家吉田松阴的事迹,对于东亚阳明学的相似性与相异点进行了揭示。
沟口雄三 著
龚颖 赵士林 等译
定价:52.00元
ISBN:9787108048387
* * *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由作者沟口雄三两部通论性的思想史著作构成,《儒教史》从“儒教”的角度梳理从北宋王安石经朱熹、王阳明到李贽、戴震,一直到20世纪的大同观的思想中,儒家观念的发展脉络和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屈折展开。《中国的思想》则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的比较,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的特质,并对这些概念从宋代到近代怎样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
沟口雄三 著
乔志航 龚颖 译
定价:58.00元
ISBN:9787108047328
* * *
沟口雄三 著
刁榴 牟坚 等译
定价:58.00元
ISBN:9787108047427
* * *
从观念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的思维特性。前半部分,在与日本进行比较的前提下,阐明中国的哲学概念如天、理、自然等等诸种观念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后半部分揭示中国理气论以及天理观的形成过程,进而,对于天人合一的中国特性,以及中国哲学中中国原理的独特性进行考察,全书共收入十篇文章。
沟口雄三 著
郑静 译
定价:48.00元
ISBN:9787108036049
* * *
本书由两本小书构成。《中国的公与私》由6篇文章会集而成;《公私》则是一篇较长的论文,对 “公私”概念进行辞源性阐释。
全书在观念史的架构和比较社会学的视野里展开,通过与日本的“公私”概念进行比照,作者集中地追问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公”与“私”的概念为什么既没有发展成西欧意义上的以自我权利为中心的社会契约关系,也没有发展为日本那样的缺少公理而只能以共同体为绝对前提的地域性意识?在进行了相当有说服力的分析之后,作者指出了中国“公私”概念的特性:中国的公私结构与西方和日本的结构都不同,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
中国社会对于“公”的一贯理解,是一种由私的连带集结而成的公,是一种以协调为前提的包容性的公,它强调的是公平与公正。同时在另一方面,当“公”被视为“公平”、“公正”的标志时,作为它在理论上的对立项,中国的“私”观念在道德上便具有劣势,这即是天理观在社会生活中的面相。
沟口雄三 著
孙军悦 译
定价:49.00元
ISBN:9787108036056
* * *
《作为方法的中国》包括了: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中国的“封建”与近代、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作为方法的中国、津田支那学和今后的中国学、法国支那学、日本汉学和中国哲学、写在“儒教复兴”之际等内容。
沟口雄三 著
王瑞根 译
定价:48.00元
ISBN:9787108036230
* * *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时事评论,后两个部分为思想史学术研究。第一部分中,沟口教授敏锐地抓住了当今日本社会中国认识的误区,即以现代化先行者自居的优越感、知识论上的歧视和偏见、断言中国缺少民主和自由的冷战思维、受害记忆与加害记忆之间的分离等等。他在历史的流动脉络里抓住这些被日本中国学回避和无视的问题点,展开了精彩的思想史分析。沟口教授指出,这些认识误区使得战后的日本社会仍然无法有效地追究战争责任和向中国人民谢罪,并且使得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无法进入跃动的中国当代史,这种状况间接地导致了日本社会在东亚国际关系中无法作出切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判断,也影响了日本和中国社会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他分析了战争创伤记忆的情感性特征,特别指出了感情记忆作为历史真实所具有的无法以客观实证加以固定的特征,为突破日本知识界把战争记忆表面化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社会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他也驳斥了关于中国没有自由和民主的冷战思维,指出中国有自己的民主和自由的方式,不可以用美国式标准简单套用。第二与第三个部分是沟口教授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变迁的结构性讨论。通过结构性讨论,他试图把第一部分所批判的日本中国学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暴露这些问题的认识论根源;同时,也建立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思想史假说。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sdx_bulletin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竭诚为读者服务===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1.《李卓吾 相关阅读丨沟口雄三:《李卓吾·两种阳明学》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卓吾 相关阅读丨沟口雄三:《李卓吾·两种阳明学》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0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