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济南,微风送爽,气候宜人。在这收获的季节里,“2018第三届中国健康质量高峰论坛”为我们带来了又一个高端盛会。9月14日下午,在本届论坛的分论坛上,相关领域专家就健康产业和健康评估和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分享了他们独到的见解。
我国将加强健康体系统计建设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王荣荣介绍,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正处于井喷式增长阶段,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投资热情高涨,产业布局逐步展开。但也存在顶层设计较为缺乏、健康产业体系统计核算尚未建立、产业供给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等问题。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将建立科学健康统计体系,开展国家、省、市核算分析,满足产业制定和宏观管理需要。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健康产业统计分类进行更系统的划分。根据健康产业概念、范围及统计分类编制原则、结合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状况,将健康产业划分为三层,包括16大类、49中类、65小类。
传统高校或设老年医疗及护理专业
在健康产业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最受关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郝晓宁表示,针对医养结合中存在的健康养老碎片化、缺乏长效机制、医养资源供给不足、供给体系不完善、人才缺乏等问题,未来相关部门将从制度保障、服务标准、人才供给、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加强建设。其中包括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完善医养结合筹资模式;开发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收费研究,推动依托社区、居家的延伸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家计划在传统高校中增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等专业。同时加强护理员的认证与培训。
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将是“互联网+人工智能”
香港Sun Education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家易提出智能生物量子健康检测系统的概念,即利用互联网+智能传感调理,根据人工智能检测预知结果,专家与人工智能出方案,特殊疾病可由专家团队远程进行相对应的健康、营养、养生、康复指导。
他表示,智能健康管理的技术优势在于,在传统中华民族医学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未来医学、自然疗法、特色中医、生物疗法、量子医疗系统结合,可利用其自主研发的针对各类慢性病,足不出户在家做康复特色调理。
针对大众群体研发餐桌面食原料与产品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平御宫养生保健科学研究所所长周凤琴就“做大健康产业的践行者”与观众进行了分享交流。她提出了“大健康产业与‘治未病’”的理念,并针对大众群体的需求研发了餐桌面食原料与产品。
周凤琴表示,大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中医药工作者在“治未病”的创新领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治未病”的原料就包含了普通食品原料和药食同源的材料,研发生产“治未病”创新食品,能为大健康产业和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
“研发餐桌面食原料与产品,其优势是全谷物全营养、配方药食同源食材、麦麸全部超微破壁粉碎回添、无添加剂等。”对此,周凤琴建议国家不断增加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数量,奠定“治未病”的物质基础,并建议放宽对“药食两用食品形状”的限制。
1.《陆家易 高朋齐聚 共襄盛举 第三届中国健康质量高峰论坛分论坛精彩纷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陆家易 高朋齐聚 共襄盛举 第三届中国健康质量高峰论坛分论坛精彩纷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5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