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哥写了篇《港殇》的文章,我很喜欢,恰好我也喜欢研究民国时期的香港和上海,于是也来和一篇《香港的红与黑》。

又因为最近大家老是要看杜月笙,于是我便把杜月笙两次移居香港的故事写进来了。

同时也写了香港华人四大探长,以及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黑帮“新义安”和“14K”的故事。

一、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清政府试图武力收复,但实在是无力收复。

第二年,便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香港就像一块肉,就这样叨在了英国人嘴里。

此后,香港从一个200多人的渔村,变成华洋杂处人口激增之地。

这时就需要警察来维持统治。

最早的香港警察是从英国海军抽调出来的,但是他们不懂中文,而当地渔民又不懂英语,中国渔民指着他们鼻子骂他娘,他们也只会满脸疑问地说“why”——总不能给每位警察都配个随身翻译吧。

后来为图省事,又招了一些印度人当警员,鸡零狗碎的事让印度警员来干,英国警察只当发号施令的高层警务人员。

中国人喜欢给人取绰号,印度警员最开始被称之为“大头绿衣”,后来又戏称“亚差”或“嚤啰差”。

再后来又有很多中国人加入警队,“亚差”之类的称呼就不太适合,于是便称警察为“差人”,如果要装逼,表达点贬义的话,那就叫“差佬”。

当时英警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有枪;次要是印警,有枪;而华警,地位最低,只有木棍。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败给英国,又签订了《北京条约》,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了英国。

就这样,随着殖民地人口增多和面积扩大,香港的警察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从清末到民国,大陆有很多人到香港避难,特别是革命党人,在大陆被通缉,便躲去香港;后来日军侵华,很多广东沿海和上海的人,也纷纷避祸香港……于是,香港越发地鱼龙混杂。

1937年11月,上海大亨杜月笙来香港避难。

那时上海沦陷,老蒋劝上海滩三大亨同去香港,以免被日本人利用。

49岁的杜月笙,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就算老蒋不劝,他也会去。可是69岁的大哥黄金荣和60岁的二哥张啸林,就没有同去。

黄金荣因年事已高,不愿舟车劳顿,留在了上海。张啸林也没走,因为在上海滩,早前黄金荣权势最大,后来杜月笙威望最高,而他一直排在末位,心有不甘,此次三弟杜月笙走了,大哥又老了,他独霸上海滩的机会来了。

后来日本人进驻上海,拟黄金荣出任伪上海市长,黄装病糊弄过去。张啸林则二话不说,公开投敌,沦为汉奸,伪上海市长的位子还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还筹建伪浙江省政府,拟出任伪省长。

杜月笙到香港后,利用留在上海滩的青帮弟子,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比如筹措抗日物资,筹措医药经费,最牛逼的是他人不在上海,照样对上海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还能远程操控上海敌后工作,甚至成功策反了汪精卫集团的重要人物。

二哥张啸林投敌后的一举一动,杜月笙自然也悉数掌握。军统锄奸队的队长,就是杜月笙的门生。他并没有安排自己的门生去除掉张啸林,毕竟兄弟一场。但是军统老大戴笠要除掉张啸林,征询杜月笙意见时,他没有表态,可以看作是默许了。

1940年,中统特务两次刺杀张啸林,均未成功,最后策反张啸林保镖林怀部,才成功干掉了他。

二、

除了杜月笙,还有大量上海精英来香港躲避战乱,为什么来的都是精英呢?因为普通人是弄不到从上海到香港的船票的。

还有很多人从广东移居香港,比如广东潮州的李云经,他原本是一位读书人,因家道中落,无法去大学读书,便在家乡学校当了一名教员。

1940年,潮州沦陷,李云经辗转入香港投亲。

那时还带着他12岁的儿子李嘉诚。

……

那时的香港人口,从之前的100多万,激增到160多万。

1940年6月,日军从宝安登陆,攻占深圳,并封锁了香港。

香港变得风声鹤唳,11月,港英政府成立英军远东司令部,征招了大量男丁入伍,很多警员也调来前线防御。

因为人口激增,治安混乱,又因为大量警员去了前线,于是港英政府大量征招警员。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轻人应聘警员,其中有三位20多岁的年轻人,日后成为叱咤香港的风云人物,他们就是吕乐、韩森、曾启荣。

吕乐,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后来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吕务乐,江湖人称lak哥、乐哥、阿叔,发迹后成为香港四大华人探长之首,也被称之为“五亿华人探长”。

他的故事被很多香港电影演绎过,比如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任达华主演的《四大探长》,梁家辉主演的《金钱帝国》,还有去年刘德华主演的《追龙》等等。

吕乐刚加入警队时,还是名军装巡逻小队的警员,日常工作就是出外勤干一些最基本的警务,每天都在街上走动,风雨无阻。

谁能想到这样的小角色,后来能成为黑白两道通吃,只手遮天的五亿探长呢?

韩森,1917年出生于香港离岛长洲,因而也被叫做“长洲仔”,又因为体型有点胖,人送外号“肥仔B”。

1940年,韩森同吕乐同一年加入香港警队,一年后香港被日本人攻占,韩森逃到东莞避风头。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再次返回香港做警察,当时跟随警界中东莞籍的实力派人物,因而成为东莞势力的主要成员。

多年后,韩森与吕乐并称香港“华人四大探长”。

曾启荣,祖籍广东梅州五华县,1916年生于香港,中等身材,1940年加入香港警队,花名“曾咩喳”。后来是吕乐部下,深得吕乐器重。虽然他没有得到“四大探长”之殊荣,但他同样是警界风云人物。

因为“亚洲球王”李惠堂是他老乡,所以他成为李惠堂的球迷,自己的球技也很不错。

在电影《金钱帝国》里,梁家辉扮演的李乐功(原型就是吕乐),和陈奕迅扮演的陈细九(原型是曾启荣),就经常踢球。

电影里的曾启荣,很擅长给上司吕乐助攻,因此深受吕乐器重。后来,曾启荣还担任警察足球队教练及香港华人足球联谊会执行委员。

他有个同样喜欢足球的儿子,名叫曾志伟。

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对英美宣战。17天后,日军侵占香港,香港进入“三年零八个月”黑暗岁月。

杜月笙也离开香港,去了大后方重庆。

日本人统治香港期间,曾启荣的偶像“亚洲球王”李惠堂也离开了香港,后来辗转回到老家梅州五华县,他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4年,华人四大探长中的另一位蓝刚,也加入了香港警队。

蓝刚,原名蓝文楷,出生于1920年,因为觉得名字中少了阳刚气,后来改名为蓝刚。

蓝刚有非凡的语言天赋,可以说英语、西班牙语、广东话等在内的多种语言,因为敢打敢拼,破的案件较多,升职很快,后来做到了港岛总华探长,四大探长之内也就只有他可以与吕乐叫板。

蓝刚的性格,比较诙谐幽默,很是喜欢跟人开玩笑,行为方面也很逗趣,因而在人缘方面很好,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因为他记性不好为人又和气,当时江湖中人还送了他个外号,“无头”。

至于四大华人探长最后一位颜雄,因为名气最小,地位最低,还不及曾志伟老爸曾启荣,所以他的资料也少之又少,在此就暂且略过。

日本人统治的这三年,香港黑社会成员有很多回到内地谋生,有血性的男儿还投军抗日,留在香港继续当古惑仔的多属极恶之徒。那时,香港街头常见黑帮公然烧杀抢掠,有些投靠日本宪兵的黑帮,如和安乐、和洪胜、和利和、同新和、福义兴等,甚至抢夺百姓的救济粮,协助日军建立慰安所,干了很多坏事。(这些小帮派不是本文重点)

1945年8月15日,香港回到了英国的管治之下。 半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结束。

香港各大帮派已经基本划定了势力范围,比如旺角地区由“和安乐”控制,深水埗是“和胜和”的地盘,中环归“和合图”……

四、

1945年,四大探长还在街头巡逻的时候,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店做推销员,负责销售白铁桶。通过市场分析,他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中下阶层的老太太身上。

他经常帮老太太浇花,在闲聊中增进了解,加大彼此的信任,从而一步步打开销路。其他同事每天工作8小时,他每天工作16小时,足足是别人的2倍。很快,他就成为全公司的销售冠军,销售额甚至是第二名的7倍,被迅速提升为经理,而后步步晋升。

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很多无良奸商,从李嘉诚创业故事里找到灵感,纷纷打起了老年人的主意。

这年8月,李嘉诚帮老太太浇花的时候,杜月笙从重庆回到上海。

原本他以为回到上海能捞个上海市长当当,结果连副市长都没捞着。更令杜月笙火大的是,当他乘坐的火车快到上海时,门徒报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欢迎仪式,连本已搭起的牌楼也已拆除,北火车站还贴出了“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

1946年3月,中统特务头子戴笠因飞机失事死于南京岱山。

戴笠的意外去世,也对香港时局造成很大影响。

那时戴笠有位得意门生,名叫向前,1907年生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被授予军统少将军衔,抗战胜利后,潜赴香港进行特务活动,为掩饰其间谍身份,在香港创立义安工商总会、太平山体育会、义安公司、新安公司等,通过包赌及收保护费牟取暴利。

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涉及三合会活动而被港英政府取消了社团注册。40岁的向前便将该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即现今的“新义安”,在铜锣湾,他们一手遮天。

向前被视为黑社会组织新义安创始人、教父。

向前一共娶了四房太太,分别是正房叶清、二房林惠英、三房陈鹤云、填房钟金。填房是指原配死后,再续之妻为填房。

四房太太一共给向前生了13个孩子,其中9男4女。

原配叶清生下长子长女后因病去世;二太林惠英有四子两女;三太陈鹤云无后,亲生女及领养之子皆早夭;填房钟金17岁嫁给向前,辈分最低,生四子,经常受二太欺侮。

其中,长子向华炎,绰号“四眼龙”,日后接掌新义安龙头,老十向华强为填房钟金所生,那时向华胜还未出生。

向华强就是生于1948年。

由于原配叶清去世,二太林惠英便为家中女主,她嚣张跋扈,而向华强生母钟金又年轻又懦弱,便经常受欺负。

甚至看电视也需分等级,当年电视只有一个香港广播电台,钟金在二楼看电视,如果碰上二太林惠英回家,便会被赶回三楼。

二太与大房的人住二楼,填房住三楼,最可怜的是三太,因为无后,被赶上天台搭屋居住。

家里搞得鸡飞狗跳,向前不愿意管,那时他烦着呢,因为国民党正在大陆节节败退。

这一年,一位24岁的白面书生,从上海来到香港,在《大公报》香港分社任记者,他就是金庸。

一年后,蒋介石败退台湾,杜月笙再次来到香港。


五、

1949年4月底,解放军突破国民党70万大军,强渡长江,至此大局将定。老蒋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中共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以此稳定上海经济大局。

杜月笙一生善于审时度势,假如留在上海,那么就面临两个问题:

其一,四一二政变,他帮助蒋介石杀掉汪寿华,虽然后来抗战出力不少,也帮助过中共,但那笔帐不好算;

其二,二哥张啸林当年留在上海就被蒋介石暗杀,自己留在上海,难免步其后尘。

而台湾,那是更不能去的,也有两个原因:

其一,老蒋不是好东西,当年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可是连个上海市长都没混到,去台湾那还不知道要受多少气呢;

其二,历史是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一旦去了台湾,自己在历史上是忠是奸,恐怕就说不清楚了。

于是,杜月笙便只有去香港了。

杜月笙一生重情义,也一直记挂着大哥黄金荣,那时黄金荣82岁高龄,杜月笙第二次劝黄金荣一起去香港,黄金荣第二次拒绝了杜月笙的好意。

他说,我一把年纪了,宁愿死在上海,也不愿意死在海上。

1949年5月1日,60岁的杜月笙告别留在上海的黄金荣,举家登上了驶往香港的客轮。这次离开上海滩,跟上次不一样,上次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而这次他知道将是永别。

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上海滩,杜月笙不禁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47年的往事一幕幕从眼前掠过,所有的荣华富贵、功过是非,都如雨打风吹去。

竟也有一丝“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豪情。

除了杜月笙这样的名流大亨

其中就有国民党败兵,而这些败兵里,也有一个抗战风云人物——葛肇煌。

杜月笙来香港主要是养老,谈不上猛龙过江,葛肇煌来香港,才是真正的猛龙过江!

六、

葛肇煌,生于1894年,黄埔六期出身,比向前大13岁,官衔也比向前高。

抗战时期,葛肇煌也曾立下赫赫战功。1944年暗杀汪伪政府广东省长陈耀祖。1945年捣毁日本支持的“五洲华侨洪门西南本部”的洪门组织,并自称“洪门护法”。

抗战胜利后,葛肇煌将本部易名为洪门忠义会,受军统指挥。

1949年10月,解放军长驱直入,占领广州。葛肇煌和近万名国民党败兵,纷纷涌入香港,聚集在香港西环一带。

这些国军败兵,白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看热闹,晚上就在路边屋檐下铺上油纸或者毯子,席地而睡。每天都有警察跑来认人抓捕那些没钱吃饭而跑去偷盗抢劫的人。于是港英当局在香港岛西面的摩星岭设置了所谓的难民营。

难民营连木板房也没有,都是形形色色用各种物品搭建的帐篷,帐篷布满了山头,缺乏公共设施,人们随地大小便,每逢烈日当空,更是恶臭难闻,到了雨天,更是遍地泥泞,就是铺上草包袋子,也很快就腐烂不堪。

1950年6月,更是发生了大规模斗殴事件,摩星岭国军残兵与香港人发生冲突,很快数百名香港当地人就与这些国军残兵形成打群架,在很快赶到的警察控制下,事件才告结束。这次事件导致130多名香港青年受伤被送往医院。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各种扰乱治安的事件,港英当局撤销了在香港岛的摩星岭难民营,而在相对偏僻的九龙魔鬼山,也就是将军澳对面,设立了调景岭难民营。

国军残兵,怎么甘心窝在山头住棚子呢?何况他们之中还有好多黄埔出身的军官。让他们去打杂工,看别人眼色,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如此卑微,毋宁死。

于是,在广州就搞过“洪门忠义会”、出身于黄埔六期的前国军中将葛肇煌,便创建了14K。

14是指14K发源地,即广州市西关宝华路14号,是由葛肇煌在广州创立的根据地,这亦成为14K之间的暗号;K是国民党英文名称KuoMinTang的第一个字母,也指K金(Karat),K金比一般的黄金更为坚硬,喻意组织的强大。

14K很快就在香港打下地盘,毕竟该组织成员都接受过军事训练、白刃战训练,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且身经百战。枪林弹雨、炮弹横飞都不怕,还怕黑社会?

很快14K就发展到36个分支组织。

自此,新义安和14K成为香港两大帮派,本地帮会以“和胜和”为首,皆屈居于两帮之下。

这一年,新义安创始人向前,已43岁了,帮会发展得一般般,孩子又生了一个,取名向华胜。

 七、

​有人建帮,也有人立业。

1950年,当葛肇煌在创建14K的时候,李嘉诚开始创业了。之前他帮老太太浇花,卖铁桶,后来塑料桶横空出世,很快便取代了铁桶。他敏锐地发现,塑料将被广泛应用,而那时香港不缺钢铁厂,塑料厂反而并不多。

于是琢磨着成立一家塑料厂。

他拿出跟老太太浇花赚到的所有的积蓄,再加跟亲友的借款,凑足5万元港币,在筲箕湾租下了一间千余尺的厂房。然后招了20几名员工,成立了长江塑胶厂。

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后来果然“浩荡万里”了。

这时的杜月笙,像拔河中间的红绸子,一边牵在老蒋手中,一边牵在中共手中。双方都想拉拢他,可是他却在中间打太极。

两不相帮,两不得罪,两边都不去。

甚至他想移民法国,可是办护照时被索要15万美元手续费,因交不起钱不得不放弃。可见,那时香港已经贪污盛行了。四大华人探长,还在这种风气里摸爬滚打。

1951年5月底的一天,杜月笙在家里一边喝茶,一边看报,他会通过看报,了解上海的一举一动。报纸上,一名老头在大街上扫地的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觉得这老头很眼熟,拿起老花镜仔细一看,这不是大哥黄金荣吗?

 

杜月笙不禁叹了口气,大哥的遭遇也许他早有预料,如果自己不避居香港,恐怕旁边倒垃圾的老头,就是自己了。

但实际上,让黄金荣去扫大街,不过是一场“危机公关”。在此之前,因为群众愤怒,“黄金荣可杀不可留”的口号响彻上海滩,黄金荣也写了一篇《黄金荣自白书》,自称“自首改过”“将功赎罪”“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云云,但并未平息群众的愤怒。

于是就让黄金荣出来扫大街,一来对稳定社会秩序、震慑帮会残余势力起了不少作用,二来也消了群众的一口“恶气”。

但黄金荣也没改造多久,毕竟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三个月后,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终年63岁。

杜月笙病逝时,只留下了大约11万美元的财产。除了分配给家人外,还单独留一份给那些有生活困难的门生。对待追随自己的人,杜月笙有情有义,至死都还挂念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门生誓死追随的原因所在。

1953年6月20日,黄金荣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然后去世。终年85岁。

至此,青帮三大亨时代,彻底落幕。

一个月后,14K创始人葛肇煌因脑充血在香港逝世,终年59岁。其子葛志雄登上14K龙头宝座,但帮会已经开始分裂,葛志雄只是名义上的老大,36个分支组织各自为政,对外都称“14K”。

这一年,新义安创始人向前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他只带了最得宠的三太太,去了台湾。5岁的向华强和3岁的向华胜留在了香港。

至此,新义安由向前长子向华炎领导,14K由葛志雄接任,香港黑社会翻开了新篇章。

也是这一年,37岁的曾启荣生了个儿子,名叫曾志伟。

 

。上集完。

作者:万小刀 (公众号ID: wanxiaodao1  )

公众号转载请索要白名单,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葛志雄 香港红与黑:杜月笙、四大探长、新义安、14K、李嘉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葛志雄 香港红与黑:杜月笙、四大探长、新义安、14K、李嘉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5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