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素有“武汉三镇”之称,指武昌、汉口、汉阳。武昌是省政府驻地,湖北政治文化中心。
鄂州距武汉不到50公里,与武汉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过去,也有现在。武昌以前叫鄂州,所以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一部法律叫民国鄂州法;鄂州,旧称武昌,从公元221年到1913年叫了一千多年。
也就是说武昌和鄂州都改名了。现在湖北省实行“武汉、湖北、鄂州同城”战略。作为鄂州,是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省内允许鄂州企业直接冠湖北和武汉,与武汉的联系自然紧密。鄂州有武汉港,武汉港产业园,武汉东建材城,武汉东海洋世界。甚至鄂州恒大世纪旅游城的酒店都可以注册为武汉恒大酒店。你有我是真的。所以民间一直有一句话叫“武昌上下,鄂州古今”。
三国武昌
三国时期是鄂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吴栋稳定荆州局势后,于黄初二年(221年)四月,由公安迁至湖北郡,取“以武兴市”之意,改湖北郡为武昌。叫做武昌首义。同年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遂建吴王城,徙于建公司的千人,在江夏县以东设武昌县。黄龙元年(229年)四月,皇帝孙权设武昌,九月迁建业。他打电话给鲁迅将军,帮助孙登王子留在武昌。
甘露元年(265年)九月,先帝孙皓从建业迁到武昌,加强长江中游驻军。但江南族人不愿离开故土,左丞相陆凯引用童谣“宁喝建邺水,不喝武昌鱼。不如回到建业之死,多过武昌公馆。保定元年(266)十二月,仍设连,守备将军滕胤守武昌。
自60年前吴栋建立以来,武昌不仅是县城,也是孙吴的首都或伴侣。与建业并称“东都”、“西都”。此时鄂州的政治军事地位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然而,作为孙吴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它只有九年(221 -229)。可见她只是特殊政治军事形势下的临时都城。三国矛盾集中在荆州时,她在孙吴政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三国局势稳定后,她的作用逐渐减弱,地位也随之下降。但自孙吴末年以来,武昌县一直被视为“西都”,经常有王侯将相把守,包括孙登太子、孙奋王,以及将领鲁迅、吕岱、诸葛恪、陆凯等。
夏商武昌市
“上下武昌城”指的是武昌府(军)城和湖北武昌县城,出自刘长卿的诗《孙权故城怀古送友建业》。武昌府(军)城,今武汉省会,又名江夏县;武昌县,今鄂州市,也是三国时吴的都城。府(军)城为“上武昌”,县城为“下武昌”。武昌上下,官(军)县不同地方这种同名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曲折。
孙吴死后,古代武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晋南324年后,一直由武昌县管辖。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被誉为“江东重镇守备”,具有“东南得之,失之而死”的重要地位。其间曾被江州统治。60多名著名的将军和部长已经驻扎在这里。随着三国鼎立的结束,武昌逐渐由鼎盛转为轻敌。虽仍属郡治,但其疆域逐渐缩小,军事地位逐渐被上游夏口(今武昌)所取代。到了南朝的时候,武昌县几乎已经荒芜了。
西晋时,武昌仍属郡治,先后隶属荆州、江州。太康元年(280年),武昌县分为武昌县和E县(西番,大冶市)两县。但由于原本属于武昌县的旬阳县和柴桑县的沉淀,旬阳县被单独设立。武昌县的军事地位也下降了。
到了东晋,武昌的地位又上升了。武昌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不仅由一个县管辖,而且一度由江州的一个州管辖。王敦、太尉陶侃、余良、宇易等将军先后镇守武昌为荆州刺史,重要大臣文桥、傅总、余兵、谢尚等先后镇守武昌,镇守长江中游为江州刺史,可见东晋政权对武昌的高度重视。东晋后期,通过桓温等人的北伐,战略位置北移,江陵、枝江、襄阳地位上升,邻近的峡口变得重要。武昌的军事意义衰落,开始衰落。直到南朝江州改设颍州、夏口,武昌的军事地位急剧下降。武昌县虽然还存在,但只治武昌、湖北、西陵三县,都在今鄂州境内。
隋朝,武昌由县降为县。从此武昌县的政治军事地位完全被峡口取代。隋文帝黄凯三年(583年),鉴于缺乏规范的行政区划,地方行政混乱,财政支出巨大,决定停止所有县。他本着存世清闲,以小为大的原则,将东汉末年以来沿用了400年的三级郡县制改为二级郡县制。黄凯九年(589年),武昌县被消灭,所辖三县合并为武昌县,武昌与湖北一分为二的局面结束。同年江夏郡废,江夏郡汝南郡改为江夏郡,颍州改为鄂州,国家统治江夏。武昌县属于鄂州。这就是“E”字西进运动的开始。江夏县从后面来,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中心,而武昌县日渐衰落。宋干德五年(967年),大冶设三乡,武昌辖境更局促。大冶三年(607年),阳帝大合并省县,鄂州改为江夏县,分为武昌县以西的赤城塘县(今白湖镇,613年废,仍在武昌县)。此后,武昌虽然地位不如江夏,但仍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曾游历此地,留下悼亡诗。
从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中国基本处于统一的局面,除了宋代定居江南时鄂州一度升为寿昌军,大部分维持在县级行政单位的水平。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改江夏为鄂州。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十路,鄂州属江南路。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路分东西路,鄂州属江南西路。天宝元年(742年),鄂州改称江夏县。元朝元年(758年),江夏县改称鄂州。肃宗至德期间(756-758),驻鄂州(今武昌区)。这是武昌西进运动的开始。当时军事城与县城并存,于是刘长清(718-790)开始说“上下武昌城”。元和元年(806年),升任湖北、岳观察使,任武昌首义。元和五年,团练改为湖北观察。此后,武昌军多次成立。唐末,道、周、郡等地名数次变更,武昌为郡。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武昌县先后隶属于吴恙鄂州和南唐鄂州。
宋朝时,武昌由县升县。开宝八年(975年)调任鄂州,湖北路,京京。道治二年(996年),是鄂州武昌的军事节日。三年,属于鄂州,镜湖路。咸平二年(999),属镜湖北路鄂州。此后,武昌县归属镜湖北路湖北武昌军。渡过南宋后,武昌因其上层社会而成为江西重要的地方。嘉定十四年(1221年)升武昌军使,次年升武昌军为江西路院。因军名与鄂州武昌军相似,故改名寿昌军,统领武昌县及直隶武昌军。是寿长的开始。端平元年(1234年)常寿军废,仍属武昌县,隶鄂州。嘉熙元年(1237年)升寿昌军,仍领郡,调武昌军过节。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武昌的地位在割据时代上升了。在大一统时代,古代武昌的地位走到了低谷。由此可见,古代武昌的地理位置是历代兵家争夺的,应该说“左统芦菲,右连项汉,足御上层,西健”。
元朝西迁的武昌,成为军制下的行政区划。元初,还是寿昌君。元朝14年(1277年)升为三辅,仍治郡。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为武昌路,飞三府恢复为武昌县,隶属湖北省湖北路武昌路。陈友谅占领武昌时,武昌县也迁移到宝安(今大冶)。郑铮二十四年(1364年),朱袁晶将武昌路改为武昌府,一直属于武昌县,直至清末。
民国初年,武昌县先后隶属于武昌燕发路和武汉黄德路武昌府。2002年,武昌府被废除,江夏县改为武昌县,原武昌县改为寿昌县。至此,1692年当地使用的“武昌”被江夏取代。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因与浙江寿昌县同名,改称孙艺程县。这是重新称呼“孙艺程”的开始。“武昌”,从第一次到第二次,最后迁到江夏,中间隔了1100多年。此后,该地区先后隶属于湖北省二道路、江汉路第二行政督察区(郑南行署)、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鄂东行署)。抗日战争期间,孙艺程县四次派华侨到邻近县。
自1949年以来,孙艺程县先后属于大冶特区、黄冈特区和咸宁特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县市并存的情况。直到1983年,省会城市鄂州才建立起来。
古今鄂州
武昌城上下不同地方同名,古今鄂州不同地方也同名。上下武昌城先出,古今鄂州后出。秦汉时期,鄂州最早称为鄂县,先后隶属南县和江夏县。县政府位于今天市区的东部。秦朝是鄂州(今鄂州)历史上最广泛的时期,包括今天的鄂州、黄石、大冶、咸宁、嘉鱼、普贤、崇阳、铜山等市县以及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汉高祖将鄂县分为沙县(今武昌区)和夏洛县(今阳信东南)后,鄂县版图缩小,但仍有鄂州、黄石、大支三市,阳信县富水以北一大片地区。随着历史从古至今的发展,鄂州县不断萎缩,地位逐渐下降。
始于隋朝的古代鄂州,元代为鄂州路,明清时改为武昌路,治江夏,今湖北省省会。1983年,孙艺程县和孙艺程市被废除,黄冈县黄州镇和长江乡合并,鄂州市被定为省辖市。鄂州之一从江夏(今武昌)迁到古武昌(今鄂州),也经历了一千多年。
回顾千年历史,鄂州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鄂州作为鄂东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最初是湖北的一个城市,后来是湖北的一个县,再后来是武昌县,由一个县和一个州府管辖。这一时期鄂州也作为帝都使用,名称也变得复杂起来,但始终离不开“鄂”和“武昌”两个字。湖北的“E”来源于鄂州的“E”。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和第一媒体所有。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删除。
1.《武汉千丝万缕 鄂州与武汉,有着这般千丝万缕的关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汉千丝万缕 鄂州与武汉,有着这般千丝万缕的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3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