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是个好东西。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是如何让它的国民,死心塌地地犯下如此多的滔天罪恶的?

  看过勒庞的《乌合之众》,也看过托德·斯特拉瑟的《浪潮》,多少可以从社会心理、集体主义、人性等方面,了解纳粹思想是如何荼毒德国人民的。但也几乎停留在抽象的层面。

  而奥斯卡获奖影片《乔乔的异想世界》,则从具象层面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读。这部《雷神》3、4导演塔伊加·维迪提自编自导自演的,吸引了“寡姐”斯嘉丽·约翰逊、山姆·洛克威尔等巨星加盟,并甘当配角的电影,虽然在今年的第92届奥斯卡上6提1中,只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奖项,但于个人来讲,这部电影才是我的最佳。

  不只是因为它回答了我的疑惑,也是因为,看似儿童电影的外表之下,有着绝对深刻的内涵,随处可见的隐喻,也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影片。

  1

  儿童视角下,反人性的纳粹

  历史上取材于德国纳粹的电影有很多。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是对希特勒统治的辛辣讽刺。《帝国的毁灭》则是对历史的真实呈现,如果不是因为B站的鬼畜视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去看。昆汀的《无耻混蛋》是对历史的架构与幻想,如果希特勒被刺杀,历史会是怎样的?

  而《乔乔》则是一部从儿童视角反思战争的喜剧片,但在喜剧之余,却也夹杂着那么一丝悲剧。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乔乔的10岁德国男孩,刚刚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正憧憬着入团之后的“美好生活”。

  希特勒青年团是啥?后面再详细介绍,绝对让你惊掉下巴。

  乔乔胆小,善良,却被灌输了满脑子的纳粹思想,对希特勒有着狂热的崇拜,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希特勒的私人警卫。每次在伤心或者受挫的时候,脑海中便会蹦出来个年轻的希特勒形象,安慰自己,排忧解难,颇有点“阿Q精神”的影子。

  他认为,只要相信希特勒,就会使“懦弱”的自己变强,就会得到认同,就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青年团组织的周末军事训练中,他被要求杀死一只兔子,但“懦弱”的乔乔不忍下手,因而被同伴们奚落为“兔子”,窘迫地落荒而逃。在经过“精神领袖”希特勒的鼓励之后,乔乔跑回训练场,并勇敢地夺取了教官用来教学的手榴弹,结果投掷失误,把自己炸伤。

  从这点看来,导演的试图表现的意图很明显——盲目崇拜的煽动性,毫无独立思考能力所带来的危害。

  在《浪潮》中,与乔乔颇为相似的,是一个叫蒂姆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人称作“软脚虾”。但他又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为此不惜低三下四地乞求别人。

  但老师文格尔的“纳粹速成班”实验,却让蒂姆看到了一线生机,并视之为救命稻草。

  ▲《浪潮》也被改编成了电影,

  评分也很高,可以一看

  文格尔进行的这个叫做“浪潮”的纳粹速成班实验,目的是要在他的教室里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

  不出琼斯所料,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这一实验中,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狂热,而且告密成风。

  “浪潮”的成立,显然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的生活带来转机。而且,他竟是那样全心全意,甘于冒险犯难。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穿着相同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

  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一条虫,而是一群狼。蒂姆诚心诚意地维护“浪潮”,在他看来,“浪潮”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而文格尔老师就是能为他引领未来的领袖。

  因此,在最后文格尔觉得是时候停止“浪潮”实验时,蒂姆坚决不从,在枪杀了一位同学后,自己也自杀身亡。

  ▲影片中的蒂姆

  坚决维护纳粹组织,狂热崇拜纳粹领袖,是乔乔和蒂姆身上的共同点。但二人所处的时代却不相同,乔乔所处的时代,大多数德国人不认为纳粹主义是错的。

  而蒂姆所处的时代,纳粹主义已经被公认为是独裁,是反人类的。然而当一个被万人唾骂的思想死灰复燃,且符合了蒂姆的利益后,他便不再去思考其危害性,而是全力维护。

  2

  独立意识的觉醒

  但乔乔与蒂姆不同的一点是,他没有用纳粹思想去指导自己去作恶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把纳粹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虽然不利己,但也并不妨碍别人。

  这也是他最终能觉醒的原因。

  促使这一切发生的,是妈妈罗茜冒险藏在家中阁楼里的犹太少女——艾尔莎。

  一次偶然的机会,乔乔发现了艾尔莎,本来倾向于举报的乔乔,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妥协,与犹太少女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艾尔莎的扮演者托马辛·麦肯齐,

  是近年来好莱坞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来不可限量

  这对乔乔来说是绝对困难的,因为他日常被灌输的是,犹太人很久以前跟鱼交配过,是长着獠牙、蛇舌、鳞片、犄角的怪物,并且喜欢“丑陋的东西”;雅利安人比其他任何种族都文明先进一千倍等等纳粹的极端思想。

  其实影片中时不时就出现的希特勒形象,就是这些极端思想的具体表现。只不过,10岁小孩脑子里的希特勒,肯定不是成熟的,行为举止也很低智化,在增添喜剧效果的同时,也顺便讽刺了一把希特勒。

  但是乔乔见到的犹太人艾尔莎,看起来却绝不像一个怪物。而且,朝夕相处中,乔乔也越来越了解犹太民族,从开始的鄙视与敌视,转变为尊重,甚至对艾尔莎产生了爱意。

  这当然也少不了乔乔妈妈的努力。冒险收留艾尔莎的罗茜,其实是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不然她也不会收留艾尔莎。

  她最了解乔乔,知道他“是一个狂热分子”,但内心也最善良,“知道那个小男孩就在他内心某处”,希望“那个喜欢玩耍,因为害怕雷声而奔向你的小男孩,以为你发明了巧克力蛋糕的小男孩”,到最后,不要成为又一个纳粹的“鬼魂”。

  ▲寡姐扮演的妈妈。

  她告诉乔乔,同盟国拿下了意大利,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我痛恨战争,毫无意义切愚蠢至极,越早恢复和平越好”。但乔乔回答的却是“战争肯定会结束,但我们会把敌人碾为尘埃,我们要用他们的坟墓当厕所”。

  她教导乔乔“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但乔乔却认为“金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其次是炸药,然后是肌肉”。

  但这些愚蠢的思想,随着妈妈在广场上被处死,也消失殆尽。至此,在让观众看了77分钟的喜剧后,影片基调骤然转向悲凉。

  ▲影片此处的色调,也从前面的暖色调

  转变为冷色调,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

  乐景写哀,这种鲜明的对比一直作为伏笔隐藏在电影中。

  罗茜曾告诉乔乔,帝国正在毁灭,等战争结束,她将会跳舞庆祝,说这句话时,乔乔正好看到她的红白相间的皮鞋。转眼间,在广场上看到妈妈被悬挂着的尸体时,乔乔首先看到的也是这双皮鞋。反差之大,让人泪目。

  而影片另一个男配角,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K上尉,一个因为伤病从前线退下来,担任青年团教官的落魄之人,一开始我也是当作一个喜剧角色去看的。

  他幽默,混不吝,甚至跟男下属有着不清不白的关系,但他其实早就洞察到了帝国毁灭的趋势。他实际上代表了二战后期那些信仰动摇,打算刺杀希特勒以拯救德国的青年军官们。

  最终,这位有良知的军官,在柏林被占领后,为了救乔乔,死于苏军的枪下。

  而影片最后,保卫柏林的片段,无数的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无论大小都被鼓动着拿起武器去做无谓的抵抗。

  最终觉醒的乔乔却跟个兔子一样东躲西藏,活了下来。我很庆幸,乔乔能够通过审视这场战争,获得自己的独立人格,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但那些“慷慨赴死”的孩子们呢?

  无论如何还是相当震撼,一个丧失人性到什么地步的人,才会怂恿孩子去做自杀式的抵抗?而这些孩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洗脑?

  这就不得不说说希特勒青年团了。

  3

  纳粹的“人肉工具”

  在阿道夫·希特勒看来,他想用来教育德国青年,以便他们为他心中的打算服务的,不是他自己早年就退学的公立学校,而是希特勒青年团(Hitler-jugend,简称HJ)的各种组织。

  ▲1933年,柏林的一次集会上,

  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向希特勒致敬

  从6岁到18岁(开始被征参加劳动服役队和军队以前)的青少年,不论男女都被组织在希特勒青年团的各种组织中。父母若不让他们的子女参加这种组织,就要判很重的徒刑。

  从6岁到10岁,男孩子参加青年团当学龄团员。每个少年发给一本表现记录簿,其中记录他在整个纳粹青年运动中的进步情况,包括他的思想发展状态。

  满10岁后,在通过了体育、野营和纳粹化方面的测验后,升入少年团(Deutsche Jungvolk,简称DJ),乔乔加入的就是这个组织。加入之前需要宣誓:

  “在代表我们元首的这面血旗前,我宣誓把我的全部精力和力量贡献给我国的救星阿道夫·希特勒。我愿意而且时刻准备着为他献出我的生命,愿上帝帮助我。”

  ▲这一点在《乔乔》中也有体现

  到14岁,男孩子就正式参加希特勒青年团,一直到18岁,然后参加劳动服役队和军队。青年团是一个根据同冲锋队相似的准军事方式组织起来的庞大组织。在这个组织里,行将成人的青年们不仅受到野营、体育和纳粹思想方面的系统训练,甚至还有当兵的系统训练。

  有时候女青年也要受当兵的训练,因为希特勒青年运动并没有放过姑娘们。从10岁到14岁,德国女孩子加入少女队(Jungmädelbund,简称JM,一说女童联盟)。她们的训练跟同样年龄的男孩子的训练差不多,包括周末背着沉重背包的长途行军以及关于纳粹思想的照例灌输。

  不过重点是放在妇女在第三帝国的作用上,就是首先要当健康子女的健康母亲。在少女们到了14岁成为德国少女联盟(Bund Deutscher Mädel,简称BDM)成员后,这种作用强调得更为厉害。

  在18岁的时候,德国少女联盟成员(她们保持这个资格直到21岁)要到农村中去服役一年,这是她们所谓的下乡年,同青年男子的劳动服役相当。

  不过道德问题就马上产生了。美丽的城市少女的光临,常破坏农民家庭,而荷尔蒙爆表的青年男女们也经常发生关系,导致怀孕,因此招致父母们的不满。

  对于这种现象,还有一句打油诗在德国传开了,它是模仿劳工阵线的“通过欢乐获得力量”运动的打油诗:

  在田野里和在荒地上,

  我通过欢乐失去了力量。

  不过一些德国少女联盟的女性领导人倒不认为未婚先孕有什么不妥,还经常教育女孩们为希特勒德国生儿育女的道义和爱国责任,如果可能的话,在结婚以后生育,如果必要的话,没有结婚也不要紧。

  到1938年年底,希特勒青年团已有团员770万人。虽然这个数目已经异常庞大,但是显然还有差不多400万青年规避了这种组织。

  1939年3月,政府发布了一项法令,按照青年被征入伍的同样方式强征全部青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团。不听话的父母受到警告:除非让他们的子女参加,否则将把他们的子女夺走,安置在孤儿院或其他收养所里。最终到1940年顶峰时期,德国98%的青年都加入了该组织。

  “青年们就是这样接受着如何在第三帝国生活、工作和死亡的训练。虽然他们的头脑被蓄意加以毒化,他们的正规学业被打断,而且由于这种训练,他们的天伦之乐也大体上被取消了。

  但是男女孩子们、男女青年们却似乎非常快乐,对于过一个希特勒青年团团员的生活充满了热情。而且把各个阶级和各种行业出身的孩子们集合在一起。使来自贫家和富室,来目工人家庭、农民家庭、商人家庭或贵族家庭的子女们分担着共同的任务,这种做法本身也无疑是好的和健全的。

  在大多数情况中,一个城市出身的男孩子或女孩子进行六个月的强迫劳动服役,住在户外,学习体力劳动的价值,跟那些不同出身男女孩子们相处,对他们是没有害处的。

  凡是那个时候曾在德国各地旅行过,跟住在营房里的青年们谈过话,看到过他们工作、玩耍和歌唱的人,都不能不觉得,不论这种教育多么阴险,但这的确是一种非常生气蓬勃的青年运动。”——《第三帝国的兴亡》

  其实你看,要想被洗脑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而洗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一个人丧失其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为洗脑一方卖命的工具。而且最要命的是,还让你感觉到很开心。

  只要你阅历不够深,读书太少,你就越容易丧失宝贵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离洗脑很远吗?不是。

  比如前一阵很火的“至道学宫”事件,它发表了一篇名为《濒死:美国沉没》的文章,公开造谣说美国在悄悄大规模吃人,全国死了上百万人无处安葬,于是都做成了人肉汉堡、人肉热狗,给其他美国人吃掉了。

  更早之前,它还发表过一篇文章讲到“中美发生战争,美国必败”,因为中美之间有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中国的时差比美国早12小时,中国1月10日发射的导弹,1月9日就能击中美国...

  当时看得我是目瞪口呆,转而又笑出了声,心说什么样的SB才会去相信这种稍微有点智商的人就能看出是胡编乱造的东西?然而它的阅读量竟然过了10万+,数万人点赞,700多人打赏。

  结果这个以造谣为业的号最近就被封了。像这种明显是收智商税的无良自媒体,封了也罢。

  这倒是给我们上了一课——无论何时,都要秉持独立思考的精神,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充当一个只相信自己所愿意相信的“真相”的键盘侠。

  乔乔还有自己的途径去自救,但那是电影,你要是被洗脑了,怎么爬出来?前提是你知道自己被洗脑了吗?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1.《斯特拉瑟 纳粹德国的洗脑教育有多残忍?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格绝对重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斯特拉瑟 纳粹德国的洗脑教育有多残忍?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格绝对重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