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博州小喀拉达坂边境警务站夜班执勤民警在开展视频巡查时,发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该雪豹活动区域正是民警开展边境巡逻的道路,只见它在监控摄像头下活动自如,甚至躺下来在雪地上一阵“撒娇”,直至8分钟后雪豹离开,民警才松了一口气。
延伸阅读
雪豹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血球比容计指标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相符。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2019年3月,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辖区范围布设的25台红外相机中发现,有21台相机捕捉到雪豹影像资料,拍摄到417张雪豹的照片及视频 。3月23日下午,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委宣传部披露,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境内首次拍摄到雪豹活动影像。 经过近一年的救助,新疆首只在农区发现的雪豹活体身体已完全康复,于2019年4月17日被放归天山。
生活习性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雪豹一年换一次毛。
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
食物
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小动物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盗食家畜、家禽。其猎食往往采取伏击或偷袭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动地区附近隐藏,其进食时一般先食腹部、内脏,然后再吃肌肉,最后食头。食时用前爪抓肉,类似小猫,并以臼齿撕裂咬食。为了猎食,雪豹往往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 雪豹饱食后可以一个星期不进食。雪豹在袭击牧民的羊群时,总是先悄悄地潜伏在岩石峭壁的缝隙里,而且一次只猎杀一只。雪豹在食物短缺时也吃植物。
栖息环境
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经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环境中活动,在祁连山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顶脊部,在珠穆朗玛峰北坡5400米高的雪地上曾见雪豹的足迹。常栖于海拔2500~5000米高山上。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的迁徙而下降至2000~3500米。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雪豹并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内蒙古包头以西约10公里的乌拉山一带的雪豹常年是在1000米左右的环境中生活。也有居住在600~1500米高的草原地带。
相关事件
2015年4月29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宣布,该组织首次利用红外照相机拍在长江源地区拍摄到活体雪豹图片及视频。图为拍摄到一只成年雪豹在班德山一处悬崖下方的活动记录。这是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地区首次拍摄到活体雪豹活动图片,进一步证实了雪豹是长江源头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
2016年2月7日,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雪山之王“拖家带口”觅食的珍贵画面。
2017年11月5日,据首届横断山雪豹保护行动研讨会获悉,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到四只雪豹同框画面,3个点位分别记录到一母三子行踪。
2020年4月,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队回收了红外相机,并在多个区域发现了雪豹活动的影像。其中,在肃南县祁青地区同时拍摄到4只雪豹。
2020年11月13日,位于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境内的格聂景区,首次拍到雪豹活动画面。拍摄者称,发现雪豹时其正在啃食猎物,雪豹发现拍摄者后向其走来,拍摄者迅速将手机放在一处岩石上逃离。视频中,雪豹走进了拍摄的手机,发现没有异常动静后缓慢转身离开。
1.《雪豹夜间活动画面被民警拍到:镜头下霸气漫步 下一秒打滚“撒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雪豹夜间活动画面被民警拍到:镜头下霸气漫步 下一秒打滚“撒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6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