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个著名的贵族学校叫伊顿公学。

在开学当天,有位学生家长问校长:“学校培养我儿子,将来是从政呢还是经商呢?”校长说:“都不是”。

家长追问,“那您能用一个词来说明要培养他干什么呢?”校长说:“如果非要用一个词的话,那就是“理解死亡”。

家长付出高昂学费送孩子去读书学校不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栋梁却是教会他们怎么“理解死亡”?为什么?

一、怕死的国人

在中国,如果现在有人跟你谈论死亡。你可能会觉得,对方是不是遭受什么重大挫折,比如得癌症,比如失恋,比如失业,比如……你也可能也会失去接下去讨论的兴趣。

毕竟,那可是死亡话题。国人怕死,忌讳说“死”这个字,觉得不吉利,不能直接说“死”,要说“没了”、“逝世”,“不行”过年过节会忌讳触及“死亡”的字眼。

以至于电话号码,车牌号,房间号等都会避开“4”这个数字。这是一种文化与教育下的结果。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死亡很可怕,它代表着一个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消失。但,真正意义上理解死亡,真的有那么悲观么?注意了,我说的是,真正意义上。

二、理解死亡就是理解生命宝贵

有位朋友的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很喜欢去游乐场捞鱼。因为年龄小,捞不到鱼,她只能嘟着嘴在旁边撒娇,妈妈抓鱼!

捞鱼时间结束之后,她负责带两条鱼回家。但这种小鱼不好养,没过几天,两条都翻起白肚皮了。女孩很悲伤,她哭着对妈妈说:“为什么鱼儿怎么就不动了?”

那位朋友对她女儿说,小鱼死了,我们把它们埋起来吧。于是她们到小区花园里给小鱼挖了个坑,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葬礼,做好小鱼的墓碑,在周围撒了落叶和鲜花,郑重地同小鱼告别。

我很是欣赏这位朋友的做法。因为她不会对孩子避讳死亡,而是告诉他们关于死亡的“事实”,不美化伪装死亡的意义,或者用哄小孩的方式与小孩交流。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不是你不谈,它就不会来临的。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他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

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而真正意义上理解死亡,反而能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为什么?

我给你举个例子:乔布斯一生中颠覆了很多行业,开创了真正的手机智能时代。为什么他能有这么大的创造力?因为在他17岁的时候,死亡教育让他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乔布斯发表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讲,当时他已经确诊患有癌症,当时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三到六个月。

乔布斯在演讲中感叹到:“没有人愿意死,即使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逃脱它。事情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最好的一个发明。它促动生命的变革,推陈出新。”

虽然最后乔布斯还是死于癌症复发,但乔布斯的确如他所说,在第一次被迫面对死神之后的一段时间,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这无疑与乔布斯「生命有限」的思考密切相关。

而反观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正是缺乏死亡教育,往往把自己推向极端。

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死亡与不朽》课程的哲学系教授陶国彰说:“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死,但我们这个时代却似乎缺乏生命的沉重感,我想年轻人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各种丰富的生命体验,跟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有关,生命似乎轻得着不到地。”

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大约78.6万人自杀,其比例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0.7人,这意味着每隔40 秒就有人自杀。

而保守估算,中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 万人,每年平均自杀死亡率是十万分之二十三,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为什么?中国自杀人数居然占据了世界的四分之一。部分年轻人因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一点风浪,受不得一点委屈,甚至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放弃生命。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命教育的缺乏。因为不懂得敬畏生命,才会对生命毫不珍惜。其实,人生的最大危机莫过于死亡。一旦人们面对死亡“具有足够的坚强”,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

毕竟你连死亡这么大的危机都能正视,那还有什么你抗不过去的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教育也是挫折教育。

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天都要活的好好的生命是独特的,活着的每一天都可以由自己设计的。

三、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着亲人的去世,而当孩子在疑惑,为什么他(她)会离开时,作为大人的我们,该怎么回答?

那个活生生的陪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就再也不见了,对于小孩子他们如何能理解,如何能接受生命这么复杂的经历?

台湾有位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的教授,叫张淑美。她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因此,张淑美认为,针对幼儿的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进行死亡教育?毕竟我们上一辈也从没有正规教导过我们如何去理解死亡教育。

前段时间,我陪孩子去书店时候,偶然拿起一本丹麦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讲的是一位爷爷突发心脏病,死后变成了幽灵,在夜晚来孙子房间,小艾斯本见到爷爷后非常惊喜,每天晚上都和爷爷玩耍。

但是爷爷很不开心,他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一件事,他就会变成幽灵。”;于是小艾斯本和他爷爷回忆了许久,最后爷爷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再见——-”故事中的一老一小都哭了,看完绘本的我也流下了眼泪。

其实在故事当中,小艾斯本的父母也是避讳爷爷的死亡。即使是小艾斯本告诉父母,他看到了爷爷时候,父母也只是简单带过这话题。

但离去,并不代表失去,很多时候,当我们面临亲人死亡时,我们更多是选择逃避,却不是与其好好道别。在爷爷与小艾斯本好好道别后,小艾斯本走出了悲伤,安心去上幼儿园。

当我们能够好好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学会了更好地生活下去。死亡并不是终结,当我们想念对方时候,他不也是活在我们记忆当中吗?生命的力量也许并不在于长短,更在于它的宽度和内涵。

好的,让我们重新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校长说要培养学生“理解死亡”?或许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说说我的答案:无论每个人做什么事都应该同时有两个思维维度,第一便是怎样让当下的事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哲学家蒙田曾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这便是第一维度最好的诠释。

第二呢,即是假设没有未来,那我该如何做好当下的事,让我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当我们理解死亡,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对未来有所追求;当我们每一次对死亡的思考,就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思。

因为生命的有限,故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梦想的可贵,故有所爱有所不爱。死亡本身,就是去伪存真。

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死亡教育必不可缺。

想和我一起学习投资知识、完成自我增值,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资识研究所】

1.《被自杀 中国人自杀率全球第一:他们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自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被自杀 中国人自杀率全球第一:他们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自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