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童话越多,越能理解这句话。所有童话都是写给成年人的。那些充满童真的故事也能激励青少年和成年人。正如本·奥克利所说,“故事的神秘和力量经常被忽视。它们以一种无形而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你内心和内在自我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你的同时成为你的一部分。”
作者李峥嵘《小猴子的故事》伊东宽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上周我听了日本绘本作家伊藤君的一个讲座,他认为儿童和成人对同一个童话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体验。他编的《小猴子的故事》系列故事,就是用简单的简笔画和幽默的语言来表达哲学话题。在《猴子是猴子》里,小猴子的耳朵被一只螃蟹抓住了,他很担心自己会和一只螃蟹永远生活在一起,变成一只庞耳猴。这时,爷爷来了。爷爷讲了他童年的故事。他有一次被章鱼抓到,觉得自己要变成卷尾猴了。我该怎么办?这时候爷爷的爷爷来了,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头上有一条蛇,他担心自己会变成一只土狼猴子...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和大家住在一起。难度是怎么解决的?抓到尾巴的章鱼后来怎么样了?爷爷说,忘了。抓住小猴子耳朵的螃蟹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大概是小猴子忘了螃蟹的时候。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在不断的语言重复循环中感受到幽默感,而成年人可以感受到越是在乎困难,困难就会变得越大,成为巨大的心理负担。面对困难,不去理会,坦然面对,顺其自然,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挪威艺术家创作的《怪物书》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怪物世界,在那里怪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有一个不幸的怪物,他总是不走运,智慧口袋教授给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不幸的怪物”去掉“不”字,变成一个幸福的怪物。解决问题有那么简单吗?是的,语言是神奇的。“不幸”这个名字改成“幸福”之后,他看到的只是美好和幸运。几个小时前他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不幸者。我相信改名可以摆脱厄运,东西方都有类似的传统。抛开迷信,名字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消极或积极的心理暗示。
很多孩子怕黑,担心床下有妖怪。怎么对付他们?怪物书里有个故事叫魔手。这个故事给出了一个哲学解释。怪物说我是你。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怪物。有的很小,有的会变得很大。怪物是不能消灭的,因为怪物不存在,你也不存在。你要了解他,照顾他,时不时安慰他。只有和你的怪物和解,黑夜才不再可怕。
今年是“童话祖母”林格伦诞生110周年。她的作品的中国出版商中国儿童新闻出版公司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林格伦的作品也是我阅读的第一套儿童文学作品。她塑造的小飞人卡尔森、淘气的小男孩埃米尔和长袜子皮皮都不同于传统的儿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抗。林格伦的教育理念反对对孩子进行严格和无条件的服从教育。她曾经说过“孩子是需要管教和引导的,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受到管教和引导,他们就不太可能学会自控和自我引导。”皮皮是一只长着火红头发的长袜,力量大、有趣、冒险,是一个开拓性的儿童形象,被称为“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已经成为自由人类的象征。”
卡尔森是个“超级恶作剧”天才。他穿着床单扮成鬼,带着会飞的机器飞来飞去,走到哪里都留下一串笑声。释放我们无害的野性。
埃米尔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好意。她挂上姐姐的旗杆让她看远处的风景,把保姆绑在马尾辫上帮她拔牙。捕鼠器抓住了爸爸的脚趾,但它最初是用来抓老鼠的。每一个生活化的、粗糙的、非理性的故事,其核心都是一个爱思考、热心助人的小英雄。
我们是猴子、怪物和孩子。优秀的童话具有娱乐、审美、疗愈的多重价值。stories Know to Do指出治愈故事包括“隐喻”、“情节”和“解决”三种结构。在这个模型中,隐喻帮助听者以想象的方式与故事联系起来,其中既包含消极的不平衡,也包含积极的再平衡。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本身积累了“张力”,导致了情节的“不平衡”状态,最终超越了这种行为,进入了一种健康积极的“解决方案”。
童话会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和内心的困境。
1.《猴子的故事 《小猴子的故事》: 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猴子的故事 《小猴子的故事》: 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5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