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多编纂,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承编,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单位编的《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今天举行出版座谈会。报业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上海报业以史志的方式向改革献礼,进一步助力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记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0年,33年间上海报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全书150万多字,卷首有各个时期的图照112幅,卷尾编制了详尽索引,内容丰富、详实、厚重。报业卷突破以往消息、通讯、言论、广告、发行、印刷等纯业务性分类法,按编纂大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图照、序、编纂说明、概述和大事记,为全卷阅览提示;第二部分记述上海报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为全卷主干和精华;第三部分为上海报界人物传略、简介、列表及附录。第二部分分类设置章节,揭示1978年至2010年上海报业概貌和发展轨迹,如第二篇新闻传播(上)和第三篇新闻传播(下),分办报定位与方针、新闻内容、报纸信息量、数字化建设等章节;第四篇报业改革与发展,分报业新业态新生态、多元经营和产业拓展等章节,记叙内容具有相当史料价值。全书尊重历史、忠于事实,秉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宗旨,客观反映上海报业33年发展全貌和内在本质,同时聚焦新闻传播工作探索创新、新闻事业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三大核心问题,突出文献性、科学性、经验性,富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新闻特点。

报业卷编纂工作在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进行,凝聚各方心血智慧。起步阶段,编纂人员历时数月,遵循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和上海报业求新求变特点,对全卷谋篇布局、内容结构、纲目设置、文献分类、总体规模等反复考量,形成较为科学、准确、权威、又具创新意义的编纂大纲,成为全卷的“总设计图”。以此为基础,上报集团、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综合组五个编纂小组围绕“收什么、怎么收”展开系列培训,收集资料,建卡入库;围绕“写什么、怎么写”,力求格式标准化,集成资料长编;围绕“编什么、怎么编”,对集纳的各篇章文献逐一过堂,先后形成“白皮书”“绿皮书”“蓝皮书”等各梯次修订版。在前期编纂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报业卷编辑部组建人员精干的统稿组,开始核实、修订、打磨、润色等工作,两年多时间陆续编就初定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评议稿、审定稿、验收稿直至最后定稿。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的出版发行是本市二轮修志工作的重要成果。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表示,报业卷从编纂之初就同步规划上海报业数据库,设定上海报业史志数字化呈现目标,打造史料更全、容量更大、范围更广、便于检索的智能化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数字化的上海报业大型博览文库,这是志书编纂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志书的社会效益。

修志为用,上海报业33年发展历程,创造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基本经验。在报业卷筹划、编纂、出版期间,报纸从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与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融合,传播格局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新闻的核心价值不变,报人的责任担当不变。在上海报业人士看来,《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中记录、反映的改革开放案例与经验,足以启示未来,在媒体融合转型之路上同样需要创新求变、勇气担当。

新闻志是一座城市的当代史,上海是红色报刊的发源地,也是新中国的报业重镇。上海报业集团和全市报业正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影响力、竞争力、说服力、感召力,在转型中突破,在融合中发展。与会人士表示,盛世修志、不忘初心,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如何使志书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之用,成为社会的公共文化资产,将是报业卷出版发行后的下一个课题。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上海报业的黄金时代,“俱往矣”尽在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上海报业的黄金时代,“俱往矣”尽在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