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主办的“回望北京——东四区老照片及模型”展览在时嘉胡同博物馆举行。展览展示了东四带的老街照片,如20世纪60年代初的东四北街、东四南街、朱轼街和朝阳门街。这些老照片是摄影师沿着街道一步步走来,然后拼接在一起的。这些老照片也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信息。
作者 姜宝君96岁的林广华在他儿子林继盛做的街景模型上指出了他小时候住的地方。除了老照片,还有一张七年老人做的朱轼街街景模型,也是老人为了满足96岁父亲对童年的回忆而许下的愿望。
珍贵的照片和逼真的模型唤起了这座城市许多老人的记忆,他们在寻找当年生活的点滴。
50多年前,我拍摄了北京的“三横三纵”街景
熟悉老北京的都知道,东四是东四牌坊的简称,建于明朝。与此同时,皇城以西的四座牌坊也是在明代修建的。相应地,西边的四个牌坊被称为“西四”。两牌坊建成后,东南西北方向延伸出四条街道,成为商业聚集地,吸引了大量商铺和居民。虽然当年的这两座建筑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留下的故事和记忆却沉淀在了历史的深处。
最近,时嘉胡同博物馆的展厅墙上挂着几十张东四区沿街建筑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拍摄于1960年至1963年。其实当年拍的照片远不止这些。北京几条主要街道的原始风貌都被如实记录下来了。胡同博物馆馆长马描述了这些照片的来源。
20世纪50年代,彭真市长提出,随着北京的发展,旧的城市面貌应该被记录下来。因此,在分配了大量的食物后,市计委交换了大量的拍摄设备,并从全国各地招募了许多摄影师,让他们能够忠实地保留北京的原始风貌。导演马介绍,1960年至1963年,摄影师拍摄了城市街景的“三横三纵”,即西直门至东直门、阜成门至朝阳门、复兴门至建国门;“三纵”是菜市口到新街口的缺口,前门南面到鼓楼的缺口,崇文门到雍和宫的缺口。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所有的照片都是冬天的风景,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树枝光秃秃的。其实这是故意的。“冬季建筑受树木影响最小,能最大程度记录当时的街景。”当时的摄影师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拼凑出一张整条街的照片。
时嘉胡同位于东四路南侧,本次展览选择了一些辐射东四路交叉口的老街照片。在展厅的地板上,主办方专门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细节,并铺设了一条以2017年东四路口为中心的街景。每条街的两边都摆了一张长长的小桌子,桌子上贴着20世纪60年代初每条街的旧街景照片。50多年来一直集中在一个小空房间里,突然生出“穿越”的感觉。
马主任说,挂在墙上的老照片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他们选择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店的老照片,如浴池、理发店、药店、粮店、医院等。,“只是为了唤起大家的记忆”。
他们精心的设计激起了参展商互动参与的热情。许多来参观展览的老人看到这些场景时都像孩子一样开心。“我小时候就在这个浴缸里洗澡,在这个理发店理发……”
策展人之一孙天培看着老人主动讲述当年的回忆,也很开心。他感慨地说:“如果一张照片只放在相册或者数据库里,那就是‘死’了。只有把记忆注入照片,照片才能“活”起来。这次我们只想让这些‘死’的照片变成‘活的’。”
2 七十岁老人用模型复原猪市大街除了这些细节丰富的老照片,展厅里还有一个展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一套老北京老建筑的模型放在一起代表街景。仔细看,这组木模型制作精美。不仅四合院的屋顶、窗棂等细节栩栩如生,胡同的标志和商店的牌匾也如实呈现。更神奇的是,模特身上商店的门窗还能打开。
林冀生老人复原了猪市大街的街景模型这组模型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初朱轼街西北约100米处的街景。模型上方有模型对应的街景老照片。对比两个阶段,可以发现模型的恢复程度极高。这套街景模型瞬间让人记忆立体。孙天培告诉记者,有一天,北京历史民俗学会副会长张来参观展览。看到这群模特后,他指着其中一栋建筑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
街景的修复者是一个叫林继生的老人。老人70岁了。退休后,他利用空的业余时间,从零开始学习建筑知识和模型制作方法。借助记忆和老照片,用七年时间手工制作了一套模型,还原了朱轼街西北侧的街景。为什么林极生如此执着于这个艰巨的任务?这源于他父亲林广华的一个愿望。
林广华先生已经96岁了。他从小就住在朱轼街。这里所有的树和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朱轼街已经改变了面貌。林广华先生认为,朱轼街的旧风格是不可能恢复的,那一年的景象只能通过想象来“恢复”。20世纪90年代,退休的林广华考虑做一个庭院模型来回忆他的童年。林广华,曾经是古建筑的高级工程师,开始用废料制作四合院的模型。2010年,四合院模型竣工,不仅包括东、西翼、主楼、吊门等建筑,还包括门钉、门座、门环、装饰图案等细节,使得四合院模型巧妙而逼真。
后来,林广华想恢复朱轼街的整条街建筑。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林广华先生真的觉得他的儿子林继盛已经退休了。于是,在老人的指导下,林继盛开始制作朱轼街的街景模型。
4月中旬的一天,妙林法师光华和妙林法师吉盛也来到了展览现场。林广华先生指着模型中的一栋建筑说,“这是我小时候住的地方。下面是我的店,叫德厚鱼店。”他还记得他家楼下有一家热卖店。店里最有名的糕点是芙蓉糕。“芙蓉糕有两种,一种是肉,一种是素,素的是白的,肉的是黄的。糕点没吃完,下次吃的时候再蒸一遍,就像新的一样。”
林广华指着模型上离他家几十厘米远的另一栋两层楼。他自豪地说:“那是一家烤鸭店,也是我父亲开的。”20世纪40年代,林广华的父亲去世,他们一家很快就离开了朱轼街。
回味良久,林广华指着模型里一个叫颜佳院的建筑说:“颜佳院不在猪城街,但这里确实有个院子,但不叫颜佳院。”
3 理发师为舞台角色设计发型80岁的艺术家兰也来到了展厅。他从小就住在时嘉胡同,对这个地区非常熟悉。走进展厅,他仿佛回到了青春。当我看到“春风理发店”的老照片时,老人的记忆之门打开了。
"当时,这家春风理发店相对昂贵,但是工艺非常好."兰50年代初考入仁义。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冯春理发店理发。他当时和理发师很熟,现在是那个理发师的第三代徒弟帮他剪头发,现在也七十岁了。
20世纪50年代末,青年兰在吴祖光编剧导演的话剧《风雪夜归》中饰演一位富家少爷。为了更好的扮演这个角色,兰设计了一个头发分叉的发型,去理发店让经常理发的师傅把头发剪成那样。结果理发师告诉他,当时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中间部分都是固有的“间谍”形象。发型师改变了发型,剪了一个稍微偏开叉的发型,也帮助兰成功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
邵阿姨,一个在内务部大街上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对理发店也有很深的记忆。她回忆说,理发店里有一个非常英俊的理发师。女生去那里理发,都很爱找这个师傅,所以这个师傅后面总是排着长队。当其他理发师要求理发时,女孩们用他们等待的主人擅长烹饪为借口。想到这些细节,邵Ayi似乎又回到了豆蔻年华,不禁笑了起来。“其实当时大家都想见见那个帅哥。”
在展厅里,离冯春理发店的老照片不远的地方,有一张青海饭店的老照片。从照片上看,餐厅有两层,外观很有气势。而且建筑中使用的线条非常细致独特,与周围建筑明显不同。这些细节说明当时是非常高档的餐厅。兰·海印先生的记忆证实了这一猜测。当他们排练郭沫若写的一部剧时,郭沫若看完非常高兴,特地邀请全体剧组人员到青海饭店吃饭以示感谢。剧组也很开心。兰老还记得这么一个细节,“当时老郭请大家喝的茅台。”
有趣的是,一位在街上打工的老人回忆说,青海饭店有一道名菜叫“树上的蚂蚁”。这道菜在以南方菜肴为主的餐馆里仍然很受欢迎。
在这些老照片中,明星电影院唤起了许多老人的记忆。当时学生票价10美分,成人票价20美分,如果放新片的话25美分。然而当时还是很难买到票。
除了很多留下珍贵回忆的店铺,老照片也留下了很多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成为今天研究的宝贵资料。孙天培说:“当年拍照的时候,因为胶卷贵,摄影师主要是突出建筑物,能避开车和人的尽量避开。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反映了60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他指着一栋建筑的照片。楼的左下角有很多人,围着马扎,放了几个杯子。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一位来展会的老人告诉他,这就是当年卖热茶给冬天的人的茶摊。
展出的老照片中有三个类似咆哮犬的石像,保存下来的石像当年的位置大致相同。这组老照片中二郎寺周围有三尊石像,其中二郎寺最引人注目。从老照片可以看出,二郎寺位于东四南街和灯市口街的交叉口。寺庙在路的东边,朝东朝西,往南几步就是时嘉胡同。
明清时期,灯市口街两边都有卖灯笼的商店。正月十三至十八元宵节,人们来看灯笼,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这座寺庙的记载。比如乾隆钦定的《孙下旧闻考》中记载的“二郎庙位于今灯市口街以东,有一座小庙,是康熙三十五年重修的”。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幅“神图”。清晨日出时,一缕金光射进这座二郎庙。当时说这是皇宫中和殿屋顶镀金顶反射的金光。
二郎庙门口曾经有两只咆哮狗的石像。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两尊石像中有一尊消失了,另一尊因各种原因保存了下来。现在就在二郎庙不远的一家店门口。通过这次老照片展览,人们发现,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二郎庙门口就有两尊咆哮犬的石像,不远处就有一尊类似咆哮犬的石像。也就是说,保存下来的咆哮犬石像,并不是二郎庙入口处的两个石像之一。5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在现在同样的位置有一个类似于咆哮犬的石像。这张老照片也为很多关心老北京的文史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在这一带住了多年的李大爷说二郎庙不大,香炉在路边,庙门上挂着“随你便”的牌匾。他小时候二郎庙就没落了。那时,寺庙前的人们不再穿道袍,他们的孩子经常溜进来烧香放鞭炮。他父亲知道后,也告诉他们:“皇帝过去不敢进这座庙。”李师傅说二郎庙南边有个小过道,过道东边有个小院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小院子就是咸亨大酒店摆酒的地方。咸亨酒店酿的叫“绿豆烧”的酒特别有名,当年来的人也不少。
通过时嘉胡同博物馆的展览,发现二郎庙外有一块石碑。如今二郎庙旧址是卖水果的小店,庙早就不存在了,更别提石碑了。但一直关注二郎庙的“潘家园老彭”告诉记者,二郎庙的石碑存放在石雕博物馆。他的一个朋友在石雕博物馆工作,亲自告诉了他这件事。除了石碑,石雕博物馆里还有一些二郎寺的其他遗物。它是否是一只咆哮的狗的石像还有待证实。
展览中,“潘家园老彭”对“永济水协”的老照片感到亲切。“潘家园老彭”指出,“水社”是民间互助的消防组织,“但不是卖水的地方”。虽然民国初年北京有消防队,但水社作为民间消防组织,在保护店铺安全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四街景老照片离不开当时著名的东四信托店。信托商店过去是买卖旧货的,但现在已经不是金融产品的“信托”了。按照当年信托店的规定,前来销售或委托的客户必须携带户口本等身份证明,销售自行车的,还必须携带自行车牌照。
5 为数不多的老楼依然健在退休多年的于先生带着一个重要的目的来到展览会,寻找他工作了30年的化学试剂公司的旧楼。1979年,他在东四南街的化学试剂批发商店工作,直到2007年退休。
在他来之前,他检查了企业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化学试剂公司前身为化学试剂批发店,1964年迁至东四南街164号。余林菀特别想知道,在商店搬进来之前,这栋旧楼是什么样子的。
当浏览从东四路口东南角到金宝街的老照片时,一栋熟悉的老建筑引起了余林菀的注意。这座大楼有两层。一楼有四扇窗户,中间有百叶窗和防风门;二楼有三套窗户,还有窗板。二楼窗户上写着“北京公司,一家中国百货商店”。楼旁边的小门上有一个明显的“162”门牌,162号右边的门是东四电话局的旧楼,所以按照当时的规矩,左边的楼是164号,余看到这一幕,又惊又喜。他猜测,这栋旧楼就是北京化学试剂批发商店搬到东四南街之前的那栋楼。他有一张70年代初化学试剂批发店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该店的建筑格局与老照片中的非常相似。二楼有三套窗户,一楼有四套窗户,但是大门外的防风门当时没了。这再次证实了他的猜测。
余把这张照片发给一些老同志看。一位参与编写企业大事记的老同志告诉他,化学试剂批发店是当时中国医药公司北京科学用品站的。该楼1963年被其附属仪器店使用,后来仪器店搬走,化学试剂批发店及其上级科学用品站1964年才搬走。本次展览中的这些照片拍摄于1960年至1963年,所以中国制药公司北京科学用品站仪器店的牌匾应该挂在原建筑大门旁边。令余惊讶的是,“仪器”二字在老照片的牌匾上清晰可见。
在惊喜和满足的过程中,余和很多老人一样,看完老街照片展后,来到繁华的东四区寻找旧建筑的遗迹。其实对于这些老照片中的大部分建筑来说,随着世界的变化,早已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建筑寥寥无几。
吉仁堂,内务部街道旁边,是60年代的一家中药房。根据古书《乐嘉北平吉仁堂老字号药铺药丸、药粉、药膏价目表》,吉仁堂和同仁堂是一家,吉仁堂的店长是同仁堂的店。在内务部街上住了多年的邵阿姨回忆说,她进吉仁堂买药的时候,场面特别壮观。她一进门,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摆满了药材柜,接待顾客的面积特别小。买药的在柜台交完处方,就在旁边等着。这时,我看到店里的医生穿梭在店里,给人吃药。吉仁堂早就没了,不过好在老药房还是个药房,只是牌子换成了永安堂,现在的建筑比原来多了一层,但建筑风格不变。
老照片里,60年代的乐言胡同北边有个电工研究所。今天这栋楼还在,70年代后期在这栋楼开了知名的普刷修理店。当时电气学院门口有“大兴公寓”二字。现在在广义的钢笔修理店南侧,还能看到“大兴公寓”二字。但是这四个字有一大半被店铺的商标挡住了,不注意就会错过。
无论这些建筑是否还活着,这些建筑和商店背后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展览组织者应该做的是通过这些材料回忆人们的记忆,还原更多的历史。就像孙天培对这个展览的比喻一样,“这个展览就像发了一个帖子,大家都主动跟帖。不过这次跟贴的人不是年轻网民,而是在这里生活过的老人。”
1.《北京模型展 穿越回京城!北京东四地区老照片及模型展”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模型展 穿越回京城!北京东四地区老照片及模型展”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1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