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周兰、许志远

  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网络新时代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影响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移动互联网规模增速稳健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球移动用户已基本实现对全部人口的覆盖;手机网民已达到36.49亿,同比增长5%,占比超过人口总量的一半,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开始不断逼近人口自然增速。智能终端出货增幅趋稳,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分别为3.3亿部和3.4亿部,预计全年出货总量有望突破15亿部,同比增幅在5%左右,成为继2007年后首个增幅个位数的年份。2015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安装的移动应用总量近1560亿个,直接创造收入342亿美元,预计二者增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缓,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3%和10.6%。

  第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释放红利影响力。从操作系统平台的角度来看,Android和iOS二者合计份额超过95%,技术升级重点转向更多应用功能的丰富,iOS9除增加了更多的快捷功能外,围绕3D Touch实现应用切换;Android 6.0则增加了移动支付Android Pay和指纹识别标准API。从核心芯片的角度来看,移动芯片依然处于稳定升级迭代周期内,2015年主流芯片企业新发的高端平台基本可以实现计算性能同比提升10-20%、通信实现LTE Cat12、工艺达到10nm,资源智能调度、功耗均衡优化等成为平台差异性优势所在。从应用技术的角度来看,依托各操作系统的原生应用技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2014年底HTML5标准规范的制定完成和公开发布,HTML5正逐渐成为与原生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型应用技术。截至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红利的影响力依然在不断释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成为物联网及智能硬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APP应用技术及模式也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广泛借鉴。

  第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向平台化和垂直化两方向延展。互联网巨头围绕核心优势业务以超级APP覆盖用户,逐步演变为平台化、类OS化应用产品,链接各类第三方应用和场景,构建自身的应用生态。如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7.62亿,公众账号总数逼近1000万,基于微信平台对接的移动应用数量超过85000个。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化普及,面向垂直领域的精细化、专业化应用创新日益活跃,带动应用服务的种类不断丰富、边界不断延伸。覆盖领域方面,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覆盖领域已由2014年的40多个增长至目前的270多个;应用类型方面,以旅游为例,根据用户需求场景的不同可以细分出车票预订、旅游攻略、旅游工具、航空服务、酒店预订等多个细分场景,而这些场景还可以继续裂变至更精细化的场景,在这个垂直演进的过程中给了中长尾应用更多的发展空间。

  第四,移动互联网开启智能互联网转型新路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计算和互联的广泛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无人机、虚拟现实、智能硬件等新终端平台则极大得拓展了感知和交互能力,构建了更为丰富的人类社会虚拟化图景,开启了新一轮终端平台革命的浪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弥补了技术短板,为应用提供了更大创新空间,倒逼技术升级的态势日益凸显,传统信息通信技术与语音图像识别、智能感知、海量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多类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加速,并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新技术代际周期正在加速缩短,已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移动互联网: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移动互联网成为我国优势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数、智能终端出货量和普及程度等数项基础指标都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依托大市场的明显带动,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快速提升。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占比超过40%,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七个席次,华为以Mate8、P9成功占据中高档位,与三星和苹果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整机产业链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移动芯片国产化率超过20%,阿里云、MIUI应用领域仍在加速拓展当中。我国在固定互联网时期的应用服务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全球市值前15的企业中,中国的四个全部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形成竞争领先优势;在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中,中国占比超过1/3。

  其次,我国依托移动互联网,缩小信息技术差距。在终端层面,我国已经一改PC时期核心软硬件平台完全受制于人的境况,华为海思的移动芯片设计技术能力已基本与国际领先企业高通比肩,设计工艺上开始采用与高通同代的16/14nm,已取得ARMv8架构授权并展开对基础架构的自研;设计能力的提升直接带动中芯国际制造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其已实现28nm的成功流片,并与华为、高通等合作共同推进14nm CMOS量产工艺和FinFET工艺的研发。网络层面,我国主导TD-LTE技术和标准,已经成为两大4G国际主流标准之一,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商用,在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等43个国家已建成76张TD-LTE商用网,总用户达到4.7亿,占全球LTE用户的47%。应用层面,我国互联网企业在不断提升视频、位置、支付、搜索等传统应用服务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行业个性化应用需求的满足,在理解原生技术的基础之上深化HTML5技术的深度定制和融合应用。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向智能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掉队风险。当前,智能互联网发展所需的基础算法及基础材料/器件/工艺的原始创新,及与其相关的应用、软件、硬件协同创新,所带来的创新突破和难度均是前所未有,我国整体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方面科研基础薄弱,在后续核心技术突破中难度更大。此外,我国核心技术和平台对外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关键元器件依然依赖进口,对核心软件平台的理解深入也有待增强,围绕生态主导权的国际话语权不强。三是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深度仍待继续增强,孕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生态环境仍待继续完善。

  多维度深化拓展,提升网络竞争力

  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多个领域均已积累了前所未有的基础,未来需针对整体产业生态及技术创新演进的新形势,进一步夯实已有基础、深化拓展,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首先,多维度加大对基础技术创新的支持。要鼓励企业围绕自身业务发展领域,采用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技术的自主掌控力度。此外,还要推动国家科研体系加大对基础型前瞻技术的全面布局,在新兴领域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加快技术应用、改进、优化的螺旋上升进程。

  其次,多途径加大对海外拓展的推进力度和广度。支持国内企业抓住一切机遇实现自身的优势业务走出国门,推进产品、应用、技术的海外深度应用,以技术及产品优势驱动市场,不断拓展海外渠道,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生态与海外市场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最后,多层次加大对国内生态环境的优化。要加快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围绕我国优势核心所在,聚焦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个性需求,对核心通信、感知、安全等环节形成我国自主标准规范体系,助力可持续、兼容的生态打造。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进一步加强资本对基础技术研发、应用服务创新、自主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支持,并依托不同领域或不同产业环节的不同需求,加快我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此外,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引。要建立起对引进人才及其团队的长效激励和支持机制,加强产学对接,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加大力度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王宗喜 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打造中国优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宗喜 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打造中国优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