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央视的“3·15晚会”都有大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被曝光。而挖掘核心证据,接触关键信息少不了智勇双全的卧底记者。为揭露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的问题,央视总台3·15记者“老K”进入到某家二手车交易公司,卧底做起了销售,从“0”基础的销售小白,一点点做出了业绩。
然而老K发现,销售做得再好也拿不到核心证据,于是“一着急一努力”便升到了公司二把手。坐上“二把手”的位置之后,他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收入增加了,手下还簇拥十几个小弟,纷纷叫自己“老大”。更重要的是,开展调查取证是真正的顺风顺水了,总导演生怕他“叛变”,每日一个电话“嘘寒问暖”。
在此感谢所有卧底记者的辛苦付出、斗智斗勇!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业焦虑,从来不是一个新命题。具体到调查记者这个领域,网传的“坏消息”则似乎更多:新闻报道《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两千》,称调查记者正在流失……
有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显示,他们在全国核定的调查记者,只有175人,其中“90后”12.7%,女性调查记者只有18.4%。这个数据,曾一度令诸多媒体以“快灭绝”来形容。
带着略显沉重的心态,我们采访了一位“珍稀动物”一样的90后女孩,她是一位卧底记者,现在全国省级卫视920时段唯一的新闻调查节目工作。朱朱入职两年,先后做了十余条卧底调查类报道。
但,对她的访谈结果多少令人意外。先来划重点>>
朱朱,90后,浙江人,精致的猪猪女孩;
英国Cardiff University国际新闻专业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专业硕士,学霸;
先后在国内外多家知名新闻机构实习,熟练应用中英文采写编新闻;
入职两年,先后做过十余篇卧底调查报道,多数有全国影响;
卧底时被关进小黑屋,也曾被提出“非分无理”要求,还好有惊无险;
……
谈卧底:也要用真情交朋友 有时“快忘记自己是谁了”
经典卧底电影《无间道》有段经典对白,天台上,卧底梁朝伟与刘德华对峙:
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建明:“谁知道”。
实际上,卧底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卧底记者,虽然看似不如电影中的卧底惊险,但内心的挣扎却是实实在在的。《媒体人健康调查报告》的数据更显示:每20个媒体人中就有1位有过轻生念头。
朱朱丝毫不回避卧底时内心的问题:“如果只是暗访,可能会简单很多,但我是卧底。”这口气与陈永仁何其相似,太不“90后”了。
然而,似乎这个90后微胖女孩,天生有着超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Q:第一次独立做题是什么时候?
A:我到山东卫视《调查》的第一个题就是“暗访月嫂培训”。那时刚实习没多久,跟过三四个题之后,制片人就放手交给我选题去做了,很开心。
我假扮成一个幼师院校毕业的学生,转行干月嫂,结果第一天就差点被识破:面试老师也是那个幼师毕业的。对方就问我是哪个老师教的。当时真的慌了,眼神已经飘忽,拍的镜头也特别抖。
那时候曝光完别人之后,还特别怂,赶紧拉黑对方。暗访对象发来信息“什么都告诉你了,你竟然这样这样对我?”有时会良心难安,觉得自己欺骗了对方。甚至觉得自己需要心理辅导了。
在某次收藏品调查中她卧底了一个多月,曝光了一些收藏品公司将假藏品虚报价格,“80元瓷瓶身价暴涨百万”的骗局。朱朱说,做这个选题时,自己陷入了无止境的电话和遥遥无期的等待中。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融入这个圈子里去了,过着别人的生活。好在,她最终等到了充实的现场感。
Q:暗访中,最难的是什么?
A:为什么说难,是因为那帮人不跟你说实话,拿不到实锤。卧底的过程中,跟他们打交道,要抱着一些真情实感。交到了朋友,他们才会跟你掏心窝说实话。
那次我发朋友圈:“历史最久的一趟出差,我都快忘了自己是谁了!”
早晨不到8点开始上班,从早到晚都在打电话,无止境地打电话。主管就在旁边看着你!心累,身体也累。
我在卧底的时候曾录到一句同期——“生活不易,全靠演技”。
Q:这种选题长时间得不到突破的情况怎么办?
A:卧底就是需要等待的。你得坚持,不能着急,不然出不来东西。
我也会发信息跟制片人沟通,进展怎么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制片人和同事会帮忙出主意,或者需要什么配合,提出什么要求,都会满足我。
Q: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好,是如何破题的?
A:我的同事充当收藏者,从济南带着藏品赶过去,我们在“鉴宝大会”上打了一个很好的配合。你卧底进入这个公司内部,进入它的流程之后,你才能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真的能忽悠人的。
有危险:被骂“傻X”、关小黑屋、提非分要求
卧底与危险,从来并存。
朱朱说,有一次曝光后,她在节目微信平台看到当事人“傻X”的留言,不过这已经不算什么。
她坦言:“做了这么多暗访报道,很多地方成为我不能涉足的禁区了,因为每次都是曝光他们,得罪人嘛。”
Q:一个女生去做卧底调查,有优势,但很危险吧?
A:我一般用我女性的优势融入他们中间,女性的一种亲和力。对方看你是个姑娘,是个女生,愿意跟你谈,愿意跟你交流。
最危险的是做《变了味的北京长城一日游》的后续报道。在一个大巴上,一个女的发现自己被骗之后就跟我诉说。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就说我帮你去要回来。
真的要回来了,但是那个大巴司机和他们是一伙的。再上车,大巴司机就不让我坐到后面去,让我坐到他旁边的导游座位上,教训我、骂我管别人的闲事。到北京后别人都下车了,他不让我下车。
当时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就特别紧张,只好和他乱聊天。我手机突然死机了,担心素材丢失,就趁机提出让大巴司机带我去找手机维修店。他带我去了他家附近的维修点,甚至还提出了非分无理的要求。我就各种打哈哈,还好最后找机会跑掉了。是手机救了我。
事后想想自己的胆太大了。这种事情是肯定不能跟家人说的,他们担心死了。
Q:你有卧底失败的经历吗?
A:曾经想做“医托”。在外贸店花20块钱买了一件很破的大码卫衣。在火车站晃荡了两三天,跟那些大妈医托套近乎,结果大妈没理我,却有一个男的上来搭话。把我带到一个很破的楼里的一个小房间,把门关上。几个人进去看我,说要推荐我去KTV陪酒,要我留电话号码。当时真的吓坏了,找个借口有事就赶紧溜走了。
不羡慕:同学在博鳌喝咖啡会名流 我在不停打推销电话
朱朱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大都从事金融相关工作,光鲜的工作环境,高层次的交流对象,朱朱看了朋友圈偶尔也会羡慕。
但她拒绝到“更容易”的新媒体工作,对自己能轻松胜任的财经金融类工作也提不起兴趣。与多数人看衰传统媒体不同,朱朱更享受她在山东卫视《调查》的这份工作,享受这份工作带给她的创作自由与成就感。
Q:现在,自媒体快速发展,调查记者流失严重。有报告说,全国只有175个调查记者,你孤独吗?
A:不会,相反,我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我在英国接触到的都是传统媒体,接受的是传统媒体的训练。我学到的价值意识就是自己要去探寻真相,自己去追求事实。
自媒体入职相对比较简单,但我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媒体。自媒体现在风声很大,但终究比不上传统媒体的平台和深度。而且在传统媒体,历练会多一些。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发声的人太少了,就显得我们更加难能可贵。
Q:最近有美国的报道说,机器写稿堪比调查记者,你觉得记者会被取代吗?
A:记者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一个职业!这是一个需要独立思考、发挥创造力的行业。创造性的东西是不会被取代的。
Q:问个犀利点的:你会感觉自己是“新闻民工”吗?在《调查》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尊严吗?
A:我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有辛苦,但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在想怎么把这个片子做好,其它的不会去考虑那么多。
在《调查》实现了我的新闻理想。首先我能尝试不同的题型,不止是暗访,还有其它拍人物的、拍事件的。
一般有什么暗访的选题,你报上去,分管总监、制片人都会放手让你去做。你自由发挥的空间特别大,有什么好的想法基本上都能得到支持实现。
Q:同学在博鳌对话名流,你在卧底打推销电话?
A:对,他们会见到很多名人,也能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国际财经的优势。
表面看起来比较光鲜,但我们是不同的领域。他做的东西我能做,但我做的东西可能是他做不了的。我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Q:听制片人说你“戏路很广”,现在做主流报道也很出色?
A:主流报道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又驾驭了另一种报道方式。尝试不同的报道题材,不管是拍人物,还是拍事件,对我来说都是不同的体验。
我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参与到这个进程中,反映改革开放的成就,我很开心。
说山东台改革: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广阔舞台
朱朱的履历非常丰富,“爱折腾”。
去英国学习之前,她曾作为志愿者到越南照顾残疾儿童,也曾和别人合作拍摄玉林狗肉节的纪录片。在英国的时候用英文报道过阿富汗老兵、英国大选。回国之后,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曾在几个一线广电的新闻节目实习过。但她最终选择了山东卫视《调查》,这档全国省级卫视920时段唯一的新闻调查节目。
英国、中国香港、国内一线广电绕了一大圈,她却跑去山东卫视做了最苦的卧底调查记者。这让笔者几乎难以置信:现在也有这样的90后???
Q:你现在满足和困惑的地方分别在哪里?
A:我一年多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暗访报道,这是一般记者在其它平台不可能达到的一个成就。
平台和领导能放手让我去做,所以感觉自己来山东、来《调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短时间内进步特别快,特别满足。自己做的片子,各方面反响都不错,真的也帮到了很多的人,非常有成就感。
Q:到山东卫视之前,你去过很多地方实习、工作?为什么会选择山东?
A:来山东之前,我在几个一线广电的新闻节目实习过,但是对方的选人用人制度普遍不是很友好,新闻也不是太重视,感觉自己的新闻理想得不到完全满足。我当时是怀抱着非常强烈的新闻理想的。
2016年看到了《调查》栏目的招聘,7月来台里实习。看了往期的节目,大多是一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卧底调查,全国影响力非常重大的节目,收视和影响都非常好。非常羡慕,是做了会很有成就感的东西。
Q:再来个犀利的:你在台里的身份也是合同制吧?这会对你造成困惑吗?挣得够用吗?
A:完全不会。我是因为喜欢才做的,因为做电视新闻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才会做下去的。我的新闻理想一直都在。
对台里的改革,个人体会特别深。我来山东广电,刚好经历了改革,与其它台有个对比。我曾在国内知名的A电视台通过正规招聘渠道入职,却坐了冷板凳,只能打杂,没有任何能放手做的机会。
至于薪酬,可以明确地说,有时要暗访一个月,但是支持很多,绝对够用。要说具体数字吗?
Q:山东广电正在进行第二轮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你有体会吗?
A:刚入职的时候,周六周天会有专人给我们培训。虽然我在英国也是学的国际新闻,但缺少一些这样的新闻调查实战培训。但节目组的培训就会把国内外的优秀新闻调查节目、纪录片等分析得很细、很透彻。我就像海绵一样去吸收。这一段时间的培训下来,甚至比在我英国呆了一年学的东西还要多。
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创作环境非常宽松,给我放手去做的机会,让我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采访结束了。我几乎不敢相信,本就稀少的调查记者里,还有这样抱着新闻理想追求自我价值的稀有物种。
是传统媒体真的“没落了”、“被逃离”,还是我们的发现不够?
回到朱朱就职的山东广电,这两年“史上最大力度改革”受到业内的很多关注。改革的成败姑且还需等待,但人才的崛起,已经有了迹象。
据山东广电内部人士透露:去年的记者节后,出台了优惠人才政策,对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重点激励,已经安排两批共40名一线编导带任务出国培训学习。“山东广电对年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新晋主持人、播音员几乎全是外省人,甚至还有一名香港籍”。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激发内部活力是山东广电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实行真正的岗位管理,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山东广电提供的:“只有公平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
采访罢,出大门回程,跟一个年轻后生撞到了一起。他推了推眼镜没说什么,我多少有些不适。
朱朱跟我说,“您别介意,他昨晚两点刚从英国培训回来,现在大概是急着去录《国学小名士》第二季了。”
1.《记者卧底销售公司业绩出众成二把手:收入增加 手下还有十几个小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记者卧底销售公司业绩出众成二把手:收入增加 手下还有十几个小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97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