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数字教育域外观察》专栏,第3期(第21期),2018年,页码:79-86。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素养作为21世纪学习者的一项重要素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学校的课程、评价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摘要:通过列举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科学中关于素养的定义,结合各国思维素养教学的实际案例,对素养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总结了目前教学的成就和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思维修养;案例分析;教学指导
通常,只要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就可以找到许多到达目的地的方法。扫盲也是如此。“性格”这个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倾向、心态、倾向、倾向、偏好、倾向、习惯、特点、爱好、能力、潜力、冲动、亲和力、情感、适应性、学习、倾向等等。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在本书中,我们给出了思维素养的定义,并提供了许多来自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科学的例子。各种各样的例子启发了我们思考素养发展的不同路径。我们特别称之为“路径”,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探索之旅,在这个旅程中,为它服务的人群与不同的文化、社区和学校产生了共鸣。路径和方案的区别在于,前者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药方”来告诉我们,哪种素养能够“对症下药”,满足学生、学校、社区的需求。相反,我们希望你努力学习许多不同的观点/路径,通过这项艰巨的任务,你最终可以合理地判断哪些成就可以作为你探索旅程的真正垫脚石。我们提供了世界各国思维素养教学的例子。我们还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数百名教师分享对话结果,并交流我们对培养学生素质的渴望。
首先,定义识字
根据维基百科,识字是一种习惯、准备、准备状态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趋势。当我们谈论“素养”时,我们指的是思维素养——特定智力行为模式的倾向。
伊利诺伊大学名誉教授、哲学家罗伯特·丹尼斯对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做出了重要贡献。恩尼斯(1996)将思维素养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做某事的倾向。然而,恩尼斯认为,培养读写能力应该与反思齐头并进。换句话说,在适当的条件下,识字不是自发的。
另一位教育哲学家Stephennorris(1992)将思维素养定义为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思维倾向。他提出,思维素养不仅仅是主观愿望或批判性思维的倾向。相反,学生必须形成使用特定技能的习惯,或者积极思考并选择使用自己的能力。只有将批判性思维的品质内化,学生才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批判性思维。
和诺里斯一样,以色列心理学家GavrielSalomon认为,思维素养不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相对稳定的行为的总结性标签(Salomon,1994)。他认为素养远不止是描述行为,它具有因果作用和解释地位。素养是偏好、态度和意图的集合,以及以特定方式体现偏好的相关能力。
所以,优秀的思想家既有思维能力,又有思维素养。换句话说,在争论中寻找平衡理由的批判性思想家有能力也有素质这样做。例如,当情境本身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优秀的听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而且更倾向于倾听(Swartz等,2007)。
珀金斯、杰伊和蒂斯曼(Perkins,Jay,Tishman,1993)为了解释思维素养的基本心理学思想,提出了“思维素养的三元概念”。他们提出了导致识字行为发生的三个逻辑上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1)敏感性——对特定行为的适当感知;(2)倾向——做某事的冲动;(3)能力——做出行为的基本能力。比如,一个真正能在一场争论中找到平衡原因的人,往往是:(1)对这样做的场景比较敏感(比如看报纸社论的时候);(2)感到受到鼓励或倾向于这样做;(3)做出行为的基本能力。比如,其实这个人对纠纷的正反两面都有了解。
虽然我们同意并纳入了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但我们认为至少还有五个额外的维度来定义思维素养(另见安德森,科斯塔&卡利克,2008)。
二、探索素养
我们从哈佛大学朗里奇哈特(2002)的工作中吸取教训。他对素养的定义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后天行为模式,而不是被自动激活的。素养包括各种行为,不是单一的一种。在具体情况的发展中,它们是动态的、特殊的,而不是严格执行的规定行为。比主观意愿更重要的是,识字必须与必要的能力相结合。识字刺激、刺激和引导能力的发展。
我们来逐字分析一下理查德对修养的定义,内涵无穷。
第一句话:后天形成的行为模式,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会自动激活。
我们的解释是:
识字是后天习得的。我们并不是天生就有某些品质(虽然我们相信能力和学习潜力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习得的。它们是循环模式,不是单一事件或技能。我们可以控制它,有意识地、有意识地选择识字的练习,而不是依赖自动驾驶仪的“无脑运动”。
第二句话:素养包括各种行为,不是单一的行为。
我们的解释是:
识字是技能和行为的复杂集合。例如,熟练地倾听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它需要注意别人在说什么,理解别人的看法,有疑问的地方提问,抛开自我看法,自我监控,轮流说话等等。
第三句话:在具体情况的发展中,它们是动态的、特殊的,而不是严格执行的规定行为。
我们的解释是:
没有秘籍,没有规定的流程,没有扫盲行为的剧本。相反,识字就像一张“领域地图”。有几条路可以带你从你所在的地方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另外,当我们意识到领域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我们前进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第四句:比主观意志更重要的是,素养必须与必要的能力相结合。
我们的解释是:
我们不仅要有完成任务或做好工作的主观意愿,还要有这样做的技能和能力。
第五句:素质激励,激发和引导能力发展。
我们的解释是:
能力训练就是对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将行为与我们的目标、价值观、愿望相匹配——是否“言行一致”?况且,我们不是仰望赞美,而是俯视反思。当信仰深入人心时,人们更容易实践它。充满激情,他们更容易采取行动;有了完美的技巧,他们更容易提倡沟通。
综上,有哪些以素养为核心和目标的课程、教学、评价的例子?我们给出每个类别的例子。一个普遍公认的思维素养类别被称为“思维习惯”。劳伦·雷斯尼克(Lauren Resnick)曾经说过,“一个人智慧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精神习惯的总和”(2001,第4页)。西奥多·西泽(1992年)将“精神习惯”定义为一个人独处时头脑的顺畅。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作家和活动家黛博拉·迈尔(Deborah Meier,2011)认为,学校应该教给学生一系列特定的技能,使他们有效。技能,也可以算是心理习惯,包括以下内容:(1)意义(为什么这很重要?);(2)观点(什么是观点?);(3)证据(你怎么知道?);(4)衔接(如何应用?);(5)推测(如果不同呢?)。
科斯塔和卡尔利克(2008)列出了16种精神习惯。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研究成功和杰出的问题解决者。
1.毅力:专注于任务,不完成任务不放松。坚持下去!
2.情绪管理:三思而后行;保持冷静,理智,谨慎。慢慢来!
3.带着理解和同理心倾听:能够认真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见;能够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理解别人!
4.思维灵活:可以改变视角,形成各种方案,考虑各种可能。换个角度看问题!
5.想想自己的思维/元认知: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策略、情绪和行动以及它们对他人的影响。知道自己知道的!
6.追求精确和精确:追求精确和完美。仔细检查!
7.提问和解决问题:有一种质疑的态度;知道需要什么数据,优化问卷策略获取数据;找到急需解决的问题。你怎么知道?
8.将过去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况:储存旧知识;类比,类比。学以致用!
9.思维清晰准确,沟通清晰准确:在口头和书面沟通中追求准确沟通;避免过度概括、曲解和意义不完整。沟通清晰!
10.通过所有感官收集数据:通过所有感官——味觉、嗅觉、触觉、动觉、听觉和视觉——收集数据。利用你的先天渠道!
11.创造、想象和创新:generate的新颖创意流畅而新颖。采取不同的方法!
12.惊奇而敬畏地回应:发现奇妙而神秘的世界,对美好的事物着迷。乐于探索!
13.承担责任风险:具有冒险精神;敢于突破自我。冒险!
14.寻找幽默:寻找异想天开、不落俗套、意想不到的东西;自嘲。微笑!
15.思维相互依赖:能够与他人合作,在互利的情况下向他人学习。一起工作/学习!
16.对持续学习保持开放:谦逊,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抵制自满。借鉴经验!
彼得和诺琳·法齐-一谈到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收集,并试图用加州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彼得和:法齐,1992)来衡量它。结果表明,该识字集分为七个子识字:(1)思想开放;(2)好奇心;(3)系统性;(4)分析性;(5)求真;(6)批判性思维和自信心;(7)成熟度(Facine,Sánchez,Facine & Gainen,1995).
罗伯特·恩尼斯提出了独立批判性思维的以下品质:
1 .明确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或其他表达深层意思的方式。
2.坚定地、不断地关注结果或问题。
3.整体考虑。
4.找到并提供解释。
5.尽量多学。
6.找替代品。
7.根据情况尽量准确。
8.试着不断反思自己的基本想法。
9.虚心:认真考虑别人的看法,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
10.有足够的证据和分析后再做判断。
11.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小心点。
13.能够感同身受,感同身受。
珀金斯、杰伊和蒂斯曼(1993)提出了七种关键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观。基于他们的三重素养概念,他们认为七种素养中的任何一种都涉及到完全不同的敏感度、倾向和能力。七种素养如下:
1.心胸开阔,充满冒险精神。
2.好奇,发现问题,调查(走向好奇,发现问题,调查)。
3.建立解释和理解。
4.制定计划和战略眼光(制定计划和战略眼光)。
5.保持理智的谨慎。
6.寻找和评估原因。
7.元认知。
在他们的书《学习动力学校》中,克拉克斯顿、钱伯斯、鲍威尔和卢卡斯定义了17种思维素养。它们基于4R(弹性,复原力;机智,聪明;反射率,反射能力;互惠,互惠),它分为更具体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就是“学习肌肉”(LearningMuscles)。总结如下:
韧性:随时准备好,愿意并能够锁定学习。
领导者致力于理解他们的同事。他们在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想法和意见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3.防止冲动(抑制冲动)
领导者三思而后行。他们冷静,有思想,崇尚民主。领导者往往在评价前考虑更多,思考备选方案,分析自己的行为结果。
4.灵活性
领导适应能力强。他们不固步自封,考虑其他方案,考虑选择。他们既能控制宏观局势,又能关注局部局势。他们愿意接受和尊重别人的想法。
5.元认知(元认知)
领导者意识到自己的观点、策略、情绪、行为以及对他人的影响。领导者可以与自己“交谈”,就像他们评估自己的计划、监督自己的发展、反思自己的行为、需求和抱负一样。他们的言行都是旁观者。
6.卓越(工艺)
领导者是真理的追寻者。他们要精准,精准,细致。领导拒绝平庸。他们寻找并为自己的决定提供证据。
7.好奇
领导是问题的提出者。他们需要发现问题,检验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看来,问题是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他们更喜欢问问题,而不是告诉他们。
8.知识储备(知识宝库)
领导以前靠丰富的经验和各种渠道,后面靠理论。在不同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推断知识,并且很灵活。他们从“错误”中学习。
9.对情境线索的敏感性(对情境线索的警觉性)
领导观察力很强。他们在听、看、走、摸、尝、嗅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
10.清晰准确的沟通技巧(清晰准确的沟通)
领导者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表达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检查和监控他们对术语和表达的解释。
11.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领导者试图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给自己不同的角色,用类比,勇于冒险,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局限。
12.恐惧和赞美的能力(惊奇和敬畏)
领导者可以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奇迹。他们对一些特殊的东西感到好奇,痴迷于掌握熟练的技能,并能精力充沛地享受旅行。
13.冒险精神(冒险)
因为领导者往往处于突破能力的边缘,所以他们充满了冒险的勇气。他们敢于承担适当的风险。
14.幽默和快乐
领导自尊心很强,不会太为难自己。他们自嘲,和别人开玩笑。他们可以愉快地面对一天中发生的事情。
15.相互依存(相互依存)
领导者意识到参与合作的好处。他们寻求互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也可以通过与人相处来学习。
16.终身学习者(连续学习者)
领导不会吹嘘自己学到了什么。在我们的本性中,他们承认自己的缺点,真正表达了对不断成长和学习的渴望。
“心满”——自我意识和与他人的联系。教学生聪明地思考也要强调对这些知识的正确应用。扫盲名单永远不会完整或被搁置一旁。他们应该用“艺术的习惯”来互补。我们的目的必须服从人道主义检验:它是否公平和合乎道德?是否有益?是真的吗?好看吗?如何不孤立地融入?情绪习惯与指导思维修养具有同等效力。如下所列。我们感谢安琪拉·薇蒂,中学协会的执行理事,感谢她对我们的许多贡献,也感谢安德鲁·莱恩斯愿意公开这份名单。
同情——对别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感受到同理心;如果我用理解和同理心去关心每个人,那么我就是有同情心的。
爱——一种强烈的爱;如果我能从双方考虑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心里有爱。
原谅——当一个人或一群人伤害了你,是否应该被原谅,你可以理性谨慎的决定是否发泄愤怒和报复;如果我放下过去/消化掉自己的愤怒和怨恨,那么我有一颗包容的心。
信任——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可信度、真实性、技能和力量有坚定的信念;如果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信心,那么我就活在信任中。
接受——一个人可以接受现实,认识到一个过程或状态(往往是在消极或不舒服的情况下),而不试图改变、抗拒或离开;如果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面对真实的自己,那么我可以承受。
慷慨——不加判断的给予行为;如果我不求回报,毫无偏见的付出,那我就是大方的。
开放——接受新思想、新方式和新变化的倾向;如果我可以接受多样性而不需要主观判断,那么我是开放的。
耐心——能够容忍迟到、挫折和痛苦,而不生气和不安;如果我能冷静地控制自己,那么我就有耐心。
感恩——一种愿意表达感激,懂得报恩的品质;如果我能一直对自己的收入,对自己,对别人的收入,对别人感恩,那我就是感恩。
静止——保持安静和平静;如果我经常和自己交流,那么我很平静。
直觉——立即理解事物的能力。不需要刻意推理;如果我倾听或理解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感受,我欣赏直觉。
存在感——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空之间掌握音阶的状态;凡事有度,我泰然处之。
诚实——永远对自己诚实;如果我对自己和他们是真诚的,那么我就是诚实的。
勇气——面对恐惧和逆境有适当的勇气;如果我直面恐惧,坚定立场,那么我就有勇气。
脆弱——把自己置于不确定性、风险和情绪爆发之中;不顾未知,不顾风险,不顾情绪爆发,勇于表达自己。
谦逊——对自我价值有一个谦卑的立场;如果我能小心翼翼地庆祝我的成功,那我就是卑微的。
三、素养:教师对学生的一般要求
在讨论和介绍16种心理习惯时,我们首先会引导大家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的哪些行为让你认为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思考?你看到他们在做什么,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有什么感觉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期望?”不管他们的国籍、文化或语言如何,我们都得到了令人惊讶的一致答案,如表1所示。
作者简介:
阿瑟·科斯塔,教育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教育荣誉退休教授,精神习惯协会(国际研究协会,mind.com习惯研究所)和认知训练中心的共同创始人;
李炳然·卡尔里克博士是一名私人顾问,为国内外的学区、州教育部门、专业组织和一些公共政府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她与阿瑟·l·科斯塔博士的合作推动了精神习惯协会的发展;
译者简介:
滕(1976—),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教育学硕士,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高级中学教师。她的研究兴趣是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教育评估和教育管理。
1.《reservoirs 什么是素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reservoirs 什么是素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1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