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均由何成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
6月1日9时,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疾病研究中心普外科8科主治医师余铁夫突然停止呼吸,被立即送往中医院北院急救。12点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2岁。
余铁夫,男,1978年8月6日出生,汉族,民进党党员,硕士研究生。4月25日,作为绥芬河口岸医院抗输入性疫情医疗队成员,前往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进行医疗救治。5月27日,支援任务圆满完成,返回齐,在和美大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俞铁夫2005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年9月分配到第一医院普外科一科,2015年9月获得佳木斯大学微创外科硕士学位。连续六年获得院内先进个人,连续两年参加局机关评奖。
2016年,一张医生因为工作太辛苦而睡在手术室的照片迅速在朋友中流行起来。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余铁夫。当时他正靠在墙上,在等待下一次手术的短暂间歇里小睡片刻。他过去常常因为一次手术而36小时不睡觉。但此时,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余铁夫在防治一线奋战多日。他在北校区隔离病房负责一号楼的时候,每天协助护士对病房进行消毒,给住院病人分发饭菜,积极开展日常治疗。有些患者对SARS-CoV-2充满了未知的恐惧,他就从专业的角度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以同理心和鼓励面对疾病。如果有需要采集核酸的患者,他主动请缨,主动完成了。在疫情紧张,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前提下,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希望带给别人。一次又一次的“我先来”,一句一句的“我来完成”,成了他口中的口头禅。就这样,一直“自告奋勇”的余铁夫,几乎活跃在了部门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他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陀螺,不知疲倦,无私无畏......
4月25日,第一医院紧急选派126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准备赴牡丹江,余铁夫光荣成为其中一员。牡丹江是他的家乡,他的父母和弟弟住在这里。他经常向医疗队成员讲述他童年的故事,讲述这个群山环绕的小镇...但在这次特别的“回家之旅”中,余铁夫并没有告诉住在那里的父母,因为他选择了瞒着老人,选择了沉默。在他看来,这一次我来不仅仅是为了支持,也是为了给5岁的小女儿树立榜样,让她为这位参与战争的英雄父亲感到骄傲和赞美。
余铁夫在穆住院期间,作为医疗队临时设立的三级医师查房的责任主治医师之一,不仅完成了日常查房工作,还检查了病历质量,帮助管床医师收集患者病历。他总是和蔼而谨慎地回答病人的问题。那几天,他经常洗完澡从隔离病房回到酒店,然后回到当地医院工作区检查病历,处理出院事宜...医疗队成立了核酸采集队,他带头报名,积极参战。虽然班组实行轮班制,但只要他值班,他就告诉大家好好休息,不要折腾,他可以独立完成。他主动为医疗团队成员做“健康医生”,还开玩笑地同意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团队成员在解除隔离后帮助他们进行手术...
生活中的余铁夫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是病人的好医生,是同事的好榜样。对于住院病人,他总能带着天生的幽默感给他们带来欢笑;对于新同事,他经常积极帮助大家解决面临的困难,帮助大家度过“新手期”;即使是不完全熟悉他的人,在和他相处后也会被他积极的态度所感染和驱使。在穆住院期间,红旗医院一位护士的孩子正好是她的生日。当天,他和当地工作人员一起准备了祝福视频,组织大家统一喊出祝福口号,努力让孩子的生日充满温馨,没有遗憾。他说他也是爸爸,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不要哭,不要失望。
隔离和休息并没有完全结束
我把它放在我的背包里给我女儿
6月1日的礼物还没有送到
亲爱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
还没来得及拥抱
余铁夫带着遗憾
离开这片他曾经战斗过的热土
却留下了地球上最美的笑容......
敬业奉献。余铁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尊重生命、救死扶伤、乐于奉献、爱无国界”的崇高职业精神。第一医院党委向于铁夫同志表示深切慰问,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尊敬的俞铁夫同志
勇敢无畏的白衣天使
祝你旅途愉快!
1.《42岁支援绥芬河医生去世 还原事发经过及背后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42岁支援绥芬河医生去世 还原事发经过及背后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3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