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10月14日,许多市民来到黄河郑州花园口段的河岸参观。远远望去,烟茫茫,河阔。
记者从一个白色的矿泉水瓶中取出半瓶水样,直观地发现,这条标有“黄水多泥沙”的大河在这一段发生了变化,河水相对清澈,瓶底没有明显的浑浊沉淀。
一个在河边散步的老人说,以前这里的河就像一团泥,舀了一瓢水,一大半都是淤泥。“这些年逐渐明朗了。”
近日,《瞭望》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急剧下降,已悄然变得清澈。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市桃花峪,1200多公里长的黄河中游已经畅通无阻;黄河淡黄色,直到开封以下。这意味着黄河80%以上在非汛期是清澈的,加上上游基本是清水。"
原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原水文局局长陈贤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黄河断面清淤比例仍值得探索。“但总的来说,泥沙有急剧减少的趋势,水流相对清澈。”
他认为,目前的“黄河清”局势是自1946年“黄河人民治理”启动以来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00年间,黄河记载的洪水年为543年,决口1590余次,改道26次。所以黄河有“三年两违,百年一改道”的说法。
现在黄河清澈了,是不是意味着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被驯服了?
很多受访者对黄河清淤的原因有很多共识,但对于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是否会恢复原状,利弊如何,仍有争论。
沉积物的突然下降
地质历史专家李若龙认为,历史上记载的“黄河清”有43处,最长的是1727年,黄河澄清2000多英里,历时20多天。
黄河治理专家、原黄河委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戚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历史上的“黄河清”不清楚,无法考证,与现在不同。前者是偶然事件,可能发生在非汛期;后者是治理的必然结果。同时,历史数据的可靠性也无法与目前黄河大量实测数据得出的结论相提并论。
水历史和水文化专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郑晓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历史上出现“黄河清”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现象。
“例如,长期干旱天气,导致黄河水量显著减少,降低了驱动泥沙的强度,导致泥沙沉淀,河水清澈。在这种背景下,当暴雨发生时,黄河会变得浑浊。所以这种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周期只能持续20多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许多受访者表示,目前的“黄河清”现象与水土保持、大量水库的应用、含沙量的减少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原黄河委副主任、原水文局局长陈贤德表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过去经济落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进展缓慢。老百姓为了吃饭,不断破坏树木植被,导致“越来越穷”。肥沃的土地疏松,遇暴雨易坍塌侵蚀,形成恶性循环。
他认为,在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中,重点治理区是15.6万平方公里的粗砂源区。改革开放后,国家增加投资,引进外资。同时,促进了家庭包小流域管理,从制度上放松了农民投资。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开展,几十年后取得成效。
郑晓云还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黄土高原上游水土保持的作用已经显现。淤地坝、堤防等技术设施的大规模推广,也大大改善了上游的水土流失。
数据显示,近20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均减少黄沙4.35亿吨。
需要解决的原因
数据显示,长期以来,黄河年均输沙量已达16亿吨左右,居世界主要河流之首。
16亿吨是什么概念?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原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泥沙堆成一个宽1米、高1米的土堆,它可以绕地球运行27圈以上。
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目前的水利和水利措施每年减少泥沙约4亿吨,到2030年,在对适合治理的水土流失区进行初步治理后,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可减少6亿至6.5亿吨。实测结果表明,上述目标已经超额完成: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黄河年平均输沙量仅为2.64亿吨。
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年平均输沙量从16亿吨降到3亿吨以下?李说,“这一测量数据的变化是可信的,但专家们对突然下降的原因有很大争议,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他说,在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流域相关治理规划中,从1919年到1960年,黄河平均每年接收16亿吨沙。通过搞好植树造林、种草、修梯田、封山育林和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加上引黄济沙和非专业拦沙水库拦沙,到2010年将使黄河年平均输沙量减少5亿吨。完成这个目标后,黄河年平均来沙量将达到11。
封闭管理是指对稀疏植被进行封闭管理,利用自然恢复能力,辅以人工补植和抚育管理,促进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
“我们算了一笔账,就算上述措施全部做到,理论上,黄河年平均来沙量至少也要8亿吨。然而,令大家困惑的是,水土保持工作仍在进行,淤地坝的数量不到计划中提到的三分之一。怎么能一下子降到3亿吨以下?”
据李介绍,黄河来沙量的减少除了与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拦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人工采砂、露天煤矿开采和天气因素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的采砂量急剧增加,但很难对采砂量进行统计。
“同样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降雨变化的规律。”为了探索黄河流域降雨与泥沙的关系,李曾作过专门研究。
他将1954年至1996年间降雨引起的相应洪水等所有数据作为一组数据进行转移,以找出泥沙产生和降雨的必要条件。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水土保持效应始于2006年。所以他从2007年开始,一直查询到2014年的降雨量。作为一组数据,他发现七场雨具备了产出重砂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第一组降雨有大量泥沙,第二组却没有?据李介绍,原因是这7场雨都发生在非高产沙区。但是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很难量化,他也没有想出明确的答案。“未来,降雨对黄河泥沙变化的影响值得研究。”
利弊之争
关于这个黄河清能持续多久,也有很多观点。
许多受访者表示,随着一些大型水库的投入使用,黄河再次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并不大。
原黄河委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祁璞认为,黄河来沙量逐年减少,现在黄河清已经成为趋势变化,无法改变。“黄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河流之一”。
而李认为,浑水和黄沙是黄河的本质和自然特征。他判断黄河迟早会变得浑浊。“但由于水土保持措施,含沙量最多可增加到8亿吨。”
有人认为黄河现有的库容可以保证黄河的长期清淤。李说,持这种乐观态度的人无法理解存储容量的概念差异。
他解释说,根据不同的使用设计,水库库容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用于发电和灌溉的可控可调水库库容,另一个是用于拦沙或作为水库滞水的不可调水库库容。水库设计时有死水位,死水位以下库容不可调。如果沙堵了,沙只能进出,迟早会被淤塞。
“现在黄河总库容700多亿立方米,其中可调库容约300亿立方米。”
以小浪底水库为例,他说,2000年,小浪底水利枢纽首台机组投产发电。项目总库容为126亿立方米,其中75亿立方米挡沙为可调式挡沙库容。剩下的51亿立方容量中,10亿立方容量用于调水调沙,只有41亿立方容量可以调降洪水、供水、灌溉、发电。最初估计,2014年,该项目的不可调节库容将被泥沙填满。后来,由于进入黄河的泥沙量急剧减少,淤积时间推迟了。现在已经沉积了30多亿立方米,按照现在的泥沙量,2030年就全部沉积了。
“届时,10亿立方米的水沙调节能力将使用5亿至6亿暂时泥沙,更多的将影响水沙调节功能。”
对于黄龙河情能持续多久还没有定论,但关于黄河清是否会导致更多洪水的声音不时出现。
上述报道援引黄河委和部分治黄专家的话说,在黄河下游“悬河”局面没有改变,黄土高原泥沙无限补给局面没有改变的艰苦条件下,黄河洪水的“悬剑”依然高高挂在黄淮海平原之上。水土保持措施拦下的泥沙只是沉睡。一旦被超级暴雨惊醒,就会以惊人的幅度进入河流,高含沙量的洪水就会来袭。
很多受访者不同意这种说法。齐普认为,黄河泥沙一旦沉淀下来,再冲就很难了。陈贤德更是直言不讳,这种观点多少有些危言耸听。泥沙淤积后,再次发生河流冲刷,需要一定的水沙条件才能进行边界调整。“‘露出河底’只是局部河段出现的一种特殊水力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
根据资料,“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迹,是指汛期高含沙量洪水强烈冲刷河床的奇特现象。沉积在河底的泥沙,被滚滚的河水托起,像一堵墙,暴露在水中,但很快就塌入水中,河床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被冲刷到1-9米深,被群众称为“揭开河底”。
有分析认为,河底揭顶多发生在汛期前几场洪水的涨峰过程或洪峰,这与前期的淤积厚度和河床高程有一定的关系,洪峰伴随着高含沙量和高强度的紊动,不仅显著降低了河床沉积物的水下容重,而且具有较大的拖曳力,可以抬升大量的沉积物。同时,洪峰较大时流速较高,挟沙能力特别大,可以破碎、分散、带走大量泥沙。
水历史文化专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郑晓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应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看待黄河清现象。
他说,黄河清总体上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是黄河治理的重要成果,但黄河泥沙是与自然平衡的,而不是与人平衡的。经过几万年,黄河沿岸的地貌环境、植被、动物建立了一套适合泥沙的生态环境,泥沙与他们形成了默契。黄河泥沙的减少必然会破坏这种生态平衡。
例如,郑晓云说,山东黄河入海口的东营、滨州等城市属于黄河冲击平原。黄河泥沙可以扩大土地面积,覆盖盐碱地,改良土壤,保护河滩。泥沙还可以保护某些河段的河流安全。此外,黄河鲤鱼等特色品种都适应了黄河浑浊、多沙、多泥的环境,黄河清之后生活习性自然受到影响。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黄河泥沙可以平衡自然生态。因此,未来会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还有待观察。”
1.《黄河居然变清了 是利是弊还需观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河居然变清了 是利是弊还需观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3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