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能打多久?100分钟?300分钟?500分钟?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两个家庭网络号之间通话时间越来越多,几万分钟,完全不是正常的用户行为。”
如果按一个月3万分钟通话计算,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一天1440分钟,3万分钟通话时长约21天。这意味着一个月内,两个人之间至少有21天连续24小时通话,可以达到所谓的几万分钟通话时间。即使是距离很近的人,也不太可能达到这样的通话时长。
这条微博曝光后,记者联系了上述微博博主。他向记者透露,微博所说的只是一种现象。“目前发现的长期通话记录是同一个人处理的两个家庭网络号码之间生成的,不存在其他商业行为。所以我怀疑家庭号被滥用,甚至被用来监控。”
一个数字可以与18个家庭数字绑定
中国移动官网显示,全国家庭网是打电话的优惠服务,一人支付主号,全家共享。基本功能费每月10元。网络中最少2人,最多19人,可以享受国内所有会员互玩无限时间优惠。
全国商报记者咨询了中国移动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全国家庭网络基本功能费10元,含3个会员号。超过三个后,省内每个会员号1元,省外每个会员号2元。最多可以加18个会员号。”
但经过个人测试,记者发现,客服人员虽然自称是家庭号,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并未核实持有该号的业主是否为“亲属”。换句话说,无论这19个人是不是亲戚,都可以通过提供绑定号给客服进行绑定,绑定后会给对方发短信确认。
据中国移动客服介绍,正常情况下,以人多的移动神州行卡为例,市内打电话每分钟收费0.19元,省外打电话每分钟收费0.2元。那么,3万分钟就会产生5700-6000元的通话费用。但是如果申请家庭号,每个月只需要交10块钱的包装费。
在某运营商软件技术部工作的范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像家庭号这样纯粹的“无限套餐”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客观上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使用,也会给运营商带来一些额外的负担。“基站可以同时处理的呼叫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有人长时间处于通话状态,就相当于占用了通信资源。”
但是,事情远不止是某些人的“占便宜”。博主还透露:“我怀疑(家庭号)是用来监控的。”
绑定家族号实际上用于监控
运营商引入家庭号,大大降低了亲戚之间通话的成本。但是,没有人会想到,有人利用家庭号套餐的特点上演了一出“窃听”剧。
顺着博主透露的线索,记者发现,确实有大量的超小型便携“被叫”设备可以插入SIM卡。
记者在一个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定位”,结果商家多达100页,大部分都是在卖一种“定位器”。
某汽车用品加盟店客服告诉记者,定位器可以实现地理定位、录音、电话监听三大基本功能。“所有的定位器都需要SIM卡,SIM卡主要用于向你的手机传输定位、轨迹等信息。”
当记者询问他的手机卡能否插入定位器时,客服表示可以使用自己的卡,但只能使用手机SIM卡,不支持电信。“SIM卡必须有流量,主要用来记录和定位定位器。如果有通话功能,可以听电话。”
某旗舰店客服告诉记者,定位器有很强的磁性功能,可以吸附在车底等有铁的地方。商家配备没有电话和短信功能的物联网卡,第一年免费定位,第二年充值40元,每月提供30MB流量保证足够。“录音一分钟消耗100千字节,2M大约能录30分钟。”
对于打电话和听电话,另一家汽车专卖店的客服告诉记者,车主拨打插入设备的SIM卡号码时,会自动接通。然后就可以实时听周围的声音了。“前提是你的卡必须有通话功能,而且可能会有通话费。”
上面提到的微博博主告诉《国家商报》,他们做了专门的研究。这些监控设备使用流量进行记录,远程实时监控使用语音通话时长。家庭套餐的无限通话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拨号后,另一台设备会自动连接,然后就能听到那个地方的声音。如果在接收端加入AI语音系统,声音处理也可以转换成文本。”
范也向记者指出,一个主机号可以一口气绑定18个家庭号,也可能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如果运营商能够审核绑定家庭号的车主的基本信息,将有效避免套餐被滥用。毕竟实施监控的大部分人都是临时买SIM卡冒充家庭号绑定的。”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这种似乎只出现在谍战电影中的监控装置,在网上商家中的销量相当可观。月销量超过3万支的商家比比皆是,有的商家甚至有上万条消息。
从价格上看,大部分可以插入SIM卡的定位器价格在200-1000元之间。价格较高的往往是商家提供的带SIM卡的产品,买家可以根据功能和用途与商家协商提供什么样的SIM卡。
律师:经营者有义务制止异常情况
早在2015年,《北京晨报》就披露,一些“化身”为GPS定位器的窃听追踪器在网上销售,销量可观。将SIM卡装入卡槽,bug会自动启动。在100米左右的距离,用手机拨打插在窃听者卡槽中的SIM卡号码,电话里就能清晰听到窃听者周围的声音。
使用bug跟踪器会有什么后果?根据《刑法》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设备罪的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北京卫恒(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斌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包括家庭信息、财富信息、运动轨迹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方面通常用数量来定义。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其他手段窃取或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监视、定位和记录配偶是违法的。但是,因为配偶通常只涉及一个人,所以一般不会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王斌说。
出售窃听设备也涉嫌违法。王斌告诉记者,窃听设备是国家控制的产品,销售这类产品通常需要相关资质。"把窃听设备伪装成定位器肯定是违法的."
北京警方曾公开表示,窃听设备是国家控制的产品,随意制造、出售、出售、购买都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轻判。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市面上绝大多数窃听设备都离不开SIM卡和手机。在王斌看来,运营商是唯一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的机构。因此,运营商也有义务监控异常情况,必要时予以制止。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全国合同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银福告诉记者,虽然运营商没有直接参与整个窃听行为,但运营商有义务对滥用家庭号码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从技术层面加以限制和制止。
1.《窃听别人仅需10元 究竟发生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窃听别人仅需10元 究竟发生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6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