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倒刺鲃,是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的一种鱼类,俗称:青波、乌鳞、青板。其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
中华倒刺鲃为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是底层鱼类。冬季,中华倒刺鲃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春季水位上涨后,则到支流中繁殖、生长;渔民称这种现象为“七上八下”,即农历七月以前是由干流进人支流的时期,八月以后是由支流退到于流的时期。
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里也偶尔见之。3龄性成熟,亲鱼于4-6月间水位上涨时,即到水大而湍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它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幼鱼则以甲壳动物为食。一年之中以3、4月份和9月份摄食强度最大,一般肠管充塞度均为4~5级,生殖季节也继续摄食,但摄食强度减弱,肠管充塞度都在4级以下。
2冬龄以后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产量大,肉质肥美富油脂,为四川、贵州等地的重要经济鱼类。
图片来源于国王路亚
分布于海南岛、珠江、元江等水系的倒刺鲃(俗称:青竹鲩),形态特征与中华倒刺鲃颇相似。主要区别为倒刺鲃的背鳍起点位置在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两种的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相同。倒刺鲃的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为产地常见食用经济鱼类。
中华倒刺鲃、倒刺鲃、光倒刺鲃等鱼的肌肉鲜美,均有一定药效,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
光倒刺鲃
提到光倒刺鲃(俗称光鱼),人们通常会说:就是那个鱼鳞可以吃的鱼!在闽南城乡,光鱼往往是宴请贵客的上等佳肴,该鱼一大特色是烹煮时不用去鳞,鳞片可吃,鱼鳞不仅富含胶原蛋白,钙质高,而且鲜脆,不粘牙不黏喉,其营养价值和药用滋补功效独特,民间素有“一光鱼、二鲈鱼”美誉,尤其是野生光鱼,因很难捕获,已变得稀罕。
在枋洋,一条条清澈的溪流中,都有光鱼的身影,由于需求量大,如今村民都建池塘饲养,光鱼对水源的要求非常严苛,它很难在水质不好的地方存活。据介绍,光鱼的生长周期一般要2-3年才能长成,原来,光鱼的“肚量”很小,每餐只能吃一点点,一年到头“长个”不到10厘米。
光鱼浑身是宝,光鱼全身富含胶原蛋白,是女同胞美容养颜的精美食材,鱼汤有清补和消暑解毒等功效,其卵用热水浸泡外敷,可消肿止血,在民间,光鱼还可用于烫伤、烧伤、刀伤等辅助治疗,促进伤口愈合,还可解蜂蜇毒。
品尝倒刺鲃最常见的有两种,清炖高汤和清蒸倒刺鲃。这里介绍一款较少人做的家常菜—家常焖倒刺鲃。
将鲜倒刺鲃鱼去腮、内脏洗净(记得千万别去鳞噢),放八角、干辣椒段、葱段、姜片、蒜片炝锅,加酱油、料酒、米醋爆香,随即放倒刺鲃鱼、少许盐略炒,添适量水焖10分钟,放进红绿尖椒、香菜段,大火收汁,出锅装盘。这样的煮法吃起来浓香四溢、鲜香滑嫩,美滋滋滴。
让天下没有难卖的鱼!
▼ 点这里,掌握鱼价行情!
1.《每天认识一种鱼(25)丨中华倒刺鲃:长了胡子的“鲫鱼”,虽难养但好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每天认识一种鱼(25)丨中华倒刺鲃:长了胡子的“鲫鱼”,虽难养但好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