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交通文艺广播大型主题活动“建国路记忆”正在进行。我们邀请了CPPCC通辽市文史专员虫火谷给我们讲述通辽火车站的历史。
采访视频
繁华的通辽站
通辽火车站自1921年10月随着四桃铁路郑桐支线竣工投入使用以来,历经近百年沧桑(1921年至2019年,历经98年沧桑)。199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轻轻一指。通辽站经历了民国时期艰难的发展时刻,日伪统治时期的艰辛,解放战争的硝烟硝烟。直到新中国成立,通辽站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
通辽站大一新生
//
1.解放战争时期的通辽车站
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在东北抗联战士、中共党员郭亚琛的领导下,苏军红卫兵坦克第六军第五军侦察支队(司令中将·扎维利·耶夫)(司令克拉夫钦支部)收复通辽。第五军主力18日、19日到达通辽,经甘其卡、彰武、新民沿铁路进攻沈阳。到目前为止,通辽站在经历了14年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苦难后,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27-1967年通辽站(原大同铁路通辽站)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由于长期战争破坏,国共两党争锯,土匪偷盗铁路设备物资,致使通辽站瘫痪。1947年5月22日,通辽终于解放了,通辽站还给人民。为了迅速恢复铁路运输,支援前方作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车站及时组织职工抢修设备器材,及时恢复运输。1948年3月,通辽地区的铁路工人和铁路警卫部队一起,组成了一个工程大队,修复通辽至新立屯的铁路。继郑家屯抢修任务后,在郭伟成指挥下,大正线南段开始抢修。抢修期间,组织员工开展立功比赛,实现了每天7公里的快速速度。4月底,全线大正线通车,抢修任务提前完成。铁路线的恢复为大量向前线派遣部队、民工和军用物资赢得了时间。通辽站在整个辽沈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辽沈战役开始到胜利结束,通辽站共出动军队230余人。其中,将武器从北满运送到辽沈战役前线的3005辆秘密武器列车,在英雄司机樊勇的带领下,从昂溪出发,经郑家屯到达通辽,然后沿大正线经通辽站运送到辽沈前线的清河门站。由于这8车炸药和22车榴弹炮及时送到了前线,为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辽站在辽沈战役、东北解放战争乃至整个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后的通辽站
一个
解放初期的通辽站;
通辽解放初期,通辽站只有230名职工,各种行车设备继续使用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旧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辽站开始蓬勃发展。
1927-1967年通辽站(原大同铁路通辽站)
1948年底至1949年初,对驾驶室和客室进行了修复,迅速恢复了客货运输的正常运行。通辽站开始正式办理客货业务。通辽站定为二级站。1950年,锦州铁路局投资建设了高标准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水塔,并对道岔、信号机、供水设备和站内线路进行了改造。1953年查铁路定额时,通辽站定为三等站。十几年后,由于通辽市的发展,乘客数量增加,原有的候车室太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1964年6月13日,铁道部(64)铁记办字第2338号《关于修建通辽至让胡路铁路的决定》,指定锦州铁路局负责通辽段车站和建筑物的建设。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在线路设计中将通辽站房纳入线路总预算。
2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通辽站: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把朝鲜烧到鸭绿江边。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通辽站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洪流中。通辽站站长王洪章等9名工作人员赴朝参加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获奖,其中个人三等功3项,集体一等功1项,集体二等功2项,集体三等功1项。
三
通辽站“一五”至“三五”期间;
随着通辽(原哲里木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6年至1965年间,修建了粮库、油库、造纸厂、糖厂、肉类联合厂、木材公司等9条专用线。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建成了国家石油运输专线——铜让铁路。随着通廊铁路的建设,通辽站的客运量和货运量显著增加。1965年通辽站由三级站升格为二级站。1966年12月1日,铜让铁路提前投入运营。通辽站不仅是通让铁路的起点,也是大正铁路和通让铁路的交汇点。通辽站已成为两铁(大正铁路、铜让铁路)三向接发列车的车站。
铜让铁路是平齐至大正铁路的直线,也是平齐至长滨铁路的辅助线。这条线路的建设适应了东北地区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速度,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和成品油的外运,以及油田开发建设所需物资的投入。同时也平衡了各条线路的运输任务,成为东北西部地区的主要运输线路,对发展东北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加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之间的经济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加,通辽站加快了配套设施建设。1966年,站场进一步扩建,第一站台加长,第二站台扩建,站线由7条增加到9条。1966年,锦州铁路局将车站建筑工程(总面积4435平方米)承包给越野单位施工。1967年,新建面积1300平方米的新候车室投入使用(该站房位于草原大厦主楼)。
四
通辽站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1972年,国家决定修建京童童线,并决定以客货列车和货运列车的形式扩建通辽站。因此,客运站需要单独建设。根据交通部(74)交铁字第891号文件,批准在原站房西侧新建一座候车人数为1200人的站房。新站房总面积6670.51平方米,其中客运站房3623平方米。候车大厅在新站楼中间,两翼四层、二层,一层为旅客房,二层以上为车站办公室、宿舍。候车大厅为24米长的梯形钢屋架,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槽型板。新站由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通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78年开工,1980年竣工。京通铁路全线的建设也是1972年8月开始的。1979年8月5日,通辽西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通辽站由远场转下行场,货场一线接京通线。下行领域半自动设备开始使用。调车机由两台小功率机车改为三台大功率机车。由于客运站大楼的改造,旅客候车室从客运站转移到了下行场的军需站。1980年5月1日,京通铁路全线交付北京铁路局和锦州铁路局临时运营。1981年6月1日,京童童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通辽站成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第二条进京(通关)通道的起点。10月10日,新建通辽站离家投入使用,客运业务由下站转入新的离站。当天,全新的候车厅投入使用。1982年1月20日,集中大厦6502开放集中用电。通辽站主线和到发线接发列车手动总机的历史终结。
随着京通线的开通,通辽站成为京通铁路的终点,东北和内蒙东部第二条铁路通道的起点。到目前为止,通辽站已经成为三条铁路(大正铁路、铜让铁路、京通铁路)和四个方向(北京、大虎山、四平、太平川)的重要车站。1982年6月4日,通辽站由二级站提升为一级站。
五
通辽站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随着20世纪80年代霍林河煤田开发建设的加快,国家于1974年决定修建通辽至霍林河铁路。1986年12月,通霍铁路通过全面验收,交付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1987年1月1日,通霍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从此通辽站成为连接四大铁路干线(大正、京通、通让、通霍铁路)五个方向的车站。
1987年7月13日,通辽站下行场第三调车区无线对讲机调车设备正式投入使用。
六
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济通铁路被引入通辽站。
吉通铁路于1994年5月18日完成铺轨,是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全长943公里。2018年,吉通铁路划归中铁,隶属中铁呼和浩特集团有限公司..吉通铁路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东西向干线,是“西煤东运”、“东煤西运”的重要通道。建成通车后,内蒙古东西部距离比过去绕道河北、北京缩短了537公里。它引入通辽站,极大地提升了通辽站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运输地位。使通辽站成为连接五铁六向的枢纽站,使通辽站成为全铁路38个主要路网编组站之一。
随着通辽站作为五铁六向铁路枢纽的形成,其在振兴辽、冀、冀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辽铁路枢纽以通辽站为中心,向东连接;西至京通线;北连霍线、吉通线;大正线自南向东贯穿枢纽。1996年,枢纽内有通辽、通辽东、通辽西、通辽北、木里图、五道木、昆都寺、双泡子等8个车站。通辽是一级站,双泡子是三级站。有车务、维修、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火车、房产、生活区等主要基层单位。通辽枢纽连接东、南、西、北、东北,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连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的重要铁路枢纽。
2004年4月通辽站新楼开工,2005年投入使用,累计投资3754万元。4间面积为4895平方米的新候车室;有3个客运站,都配有顶棚。2012-2014年投资477万元完成通辽站货物检验集中监控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改造。2014-2015年,在通霍线电气化改造中,通辽站北场外、货场至发车线、通辽站南场到站场、直达场、发车场同步电气化改造;通辽站到发线延长至650米。2015年投资676万元更新通辽站车尾装置。
2015年,通辽枢纽以通辽站为中心,向东贯通;西至京通线;北连霍线、吉通线;大正线贯穿枢纽。枢纽内有8个站,其中通辽站为一级站;通辽北、双泡子为二级站;木里图是三等站;通辽东、通辽西、五道木、昆都寺为四级站;还有一个西北火车站。通辽站是枢纽内唯一的编组站,南场咽喉通过能力885.1列/天,北场164.9列/天,共1050列/天。南场到发线能力为523.3列/天,北场为161列/天,合计为684.3列/天。南昌驼峰适应能力为81.6列/天,4183辆/天;南场适应能力为86.1列/天,4434辆/天。枢纽内有汽车服务、维修、公共工程、供电、车辆、电力服务、房产生活区、货运中心等主要基层单位;设有西北火车站-通辽西站、通辽北站-通辽南场、通辽南场-通辽北场南环线2号线的连接线。通辽枢纽连接东、南、西、北、东北五个方向。它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连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省与北京的重要铁路通道,也是内蒙古东部煤炭运输的主要通道。
七
新通高铁的开通,使通辽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城市。
2016年6月,通辽市第一条高速铁路——通辽至新民北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线路从京沈铁路新民北站引出,经过彰武、干七卡,引入现有通辽站。铺轨于2018年5月22日完成。2018年12月29日正式投入运营。通辽至新民高速铁路是内蒙古第一条高速铁路线,也是内蒙古第一条建成并与“八平八平”(八平八平指2016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平八平”高速铁路网的宏伟蓝图。八大横向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印青通道、路桥通道、姜妍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坤通道。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湖南通道、京昆通道、宝海通道、兰广通道。高铁网的高速铁路将首次实现蒙东地区高铁与东北三省乃至全国高铁网的连接,使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并入东北地区并与京哈高铁接轨,使东北高铁网延伸至内蒙古东部,将对蒙东地区、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密切经济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新通高铁和京哈高铁同时开通,通辽到北京到沈阳的时间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通辽到沈阳和通辽到北京的旅行时间分别从5小时和14小时缩短到1.5小时和6.5小时。
新通高铁开通后,新建的通辽站房由北站房、高架候车区和南副站房三部分组成。车站建筑东西走向148米,南北跨度214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车站重新规划建设了6个站台、13条线路,实现了南北两侧双进双出。车站分为南北两个车站建筑的售票大厅,有13个手动窗口,22台智能自助售票机和一个开放式高架候车大厅,可同时容纳多达6000名乘客。
新通高铁通车后,通辽站腾飞,成为拥有六条铁路(大正铁路、京通铁路、通让铁路、通霍铁路、济通铁路、新通高铁)的大站。通辽站客流量大幅提升,已达到年送600万人次的规模。仅新线高铁自开通以来已运送旅客近89万人次,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新线高铁运送旅客87万人次。
作者简介
虫火谷:祖籍内蒙古奈曼旗,曾任锦州铁路局通辽铁路中学教师(1983年锦州铁路局并入沈阳铁路局)、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史志室编辑、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书记、沈阳铁路局郑家屯铁路中学校长、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教育中心副主任(主管通识教育)。高中教师职称。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通辽市CPPCC文史专员、通辽市桑格林琴研究会会员。曾在《法制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晨报》、《吉林农民日报》、《人民铁路日报》、《机车日报》、《沈铁日报》、《沈阳铁路日报》、《哲里木日报》、《通辽日报》、《四平日报》、《关东周报》、《青年文史日报》等报社工作。《中学历史》《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学习》《苏州铁路师范学院学报》《北方文物》《史记》《东北地方史研究》《内蒙古地方志》《内蒙古政协》《档案与社会》《铁路春秋》《胡铁局志》《哈尔滨铁路史志》《通辽教育》《沈铁工人运动》《通辽铁路工人运动》《阜新党史通讯》《哲里木史志》《通辽史志》《通辽政协》《天骄》《天骄》《铁血》等报刊杂志, 关东作家、红枫发表文章60多万字(涵盖教育教学研究、铁路史研究、地方史)学术文集《耕耘之路》主编于1999年11月由中国铁路出版社出版。
来源|通辽交通艺术广播
1.《通辽汽车站 时代的记忆!让我们来看看通辽火车站的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通辽汽车站 时代的记忆!让我们来看看通辽火车站的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2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