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两个国家道德楷模身上的故事:一个是93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一个是姚角膜移植的创始人、邵逸夫爵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
2017年11月,姚玉峰在出席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国表彰大会时发现黄院士眼疾。2018年1月,姚玉峰为黄院士施行白内障手术,双眼视力恢复至0.6。
“现在,我还能为国家工作很多年!”黄旭华的话让姚宇峰久久难忘。两个专家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世界上伟大的爱情就被热烈传递。“只要我遇到他,他就是个病人,我逃不掉的。”
5日上午,跑道结冰,航班未起飞。等候室里的黄旭华院士翻看着当天的报纸,对身边的秘书说:“等一下。我和姚宇峰主任约好了,一定要再去看医生。”。我也想问问他怎么尽快复工...
距离上次手术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当时的感觉还是很深刻的。揭开纱布,稍作适应,迎来久违的清澈和光亮。“好亮啊!”黄旭华看着窗外,让姚宇峰松了口气。
2017年11月,黄旭华、姚玉峰作为国家道德楷模来到北京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发布会的前一天,工作人员把演讲稿交给黄旭华时,他很不情愿:“我的眼睛不好,需要特大字,外加放大镜。”
出于医生的专业判断,姚宇峰估计黄老先生的视力有问题。表彰会结束后,他直接去找黄院士,简单地用手机的手电筒检查了一下黄院士。他发现黄院士眼睛的晶体是棕红色的,严重程度最高,手术难度很大。
“我问过很多医院,医生都说我的白内障很少见。这么大年纪,风险太大了。还不如不做手术。”黄旭华愣了一下,轻轻问姚玉凤:“有没有可能治好我的眼睛?”
一个“国宝级”科学家,93岁,又老又硬的白内障,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手术后的目标不仅是要看得见,还要不耽误工作...那一刻,姚宇峰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压力瞬间飙升。
“虽然和黄老先生接触不多,但我能充分感受到他长期患白内障,以及恢复视力的强烈愿望。”姚玉凤道:“更何况我是专业医生,没有借口逃避。只要我遇到他,他就是个病人,逃不掉的。”“妙手拨开瞳孔中的雾气,看到湛蓝的天空”
2018年1月4日,在邵逸夫爵士医院,姚玉凤决定给黄旭华做手术。治疗方案为局麻下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面对多部门负责人的联合协商,姚宇峰表示:“我将承担一切责任!”黄院士对姚玉峰及其团队高度信任。“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13分钟后,手术成功结束。术后第三天,黄旭华院士左右眼远、中、近视力达到0.6。
手术后一个月,黄旭华先生能正常看书看报,甚至能看手机上的小字。“这真是‘会见首都’的一个机会。我觉得我去了袁绍,我打开了眼睛里的雾,看到了清澈的蓝天”黄院士高兴地写了这样一首诗。
回顾对待黄旭华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姚宇峰感受最深的是老一辈科学家对家和国家的强烈热爱。
“我到杭州的第一天,就查了差距。黄老先生坐在凳子上和我聊天。他谈到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如何出海...虽然已经93岁了,但他还是谈到了这一点。很生动,记住了那么多细节,完全能感受到‘我是谁’的使命和责任”姚玉凤说,“整个治疗过程中,他反复说‘现在,我还能为国效力很多年’。这句话让我们觉得深刻而真诚。“敬礼!中国科学家的纯情
短暂的交集之后,两个民族道德楷模又开始了各自忙碌的工作。黄院士在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打算为年轻研究人员安排更多的信息。姚玉峰不仅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还毫无保留地培养年轻人,教授“姚角膜移植术”。
为祖国的事业献身,和黄旭华、姚玉凤是多么的相似啊!
“一个人选择职业,首先要热爱,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有了爱,我们就不会让委屈的负能量无限膨胀,然后就愿意默默坚持下去。”姚玉峰说,黄老先生病了这么多年,乐观豁达的精神一直没有消退,直到93岁还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值得所有研究者学习。
“周到细致,一丝不苟,万无一失。”黄院士为重获光明表达了无尽的感激和喜悦,为了建造核潜艇,作出了领导鼓励和警告的三句话,送给了姚玉峰。
姚宇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横幅的照片和这个冬天背后的暖心故事:“恢复老科学家的正常视力是他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是国家的福气!不管多苦多累,你都愿意!感谢医疗团队的协作与配合!”“愿温暖传遍天下,愿光明传遍天下!”
1.《全国道德模范谱佳话 姚玉峰为黄旭华送去光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全国道德模范谱佳话 姚玉峰为黄旭华送去光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2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