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
下降趋势、争端起伏、贸易壁垒隐现,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大起大落,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带着何去何从的问题,近日各方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把脉世界经济,询问“中国计划”。
在热烈的讨论中,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谈到这次改革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时,有很多赞;当谈到改革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时,也有一些人持怀疑态度。有人担心:中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降低经济增速的同时,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和“稳定器”的作用会不会被削弱?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代感?如何看待这次改革对中国国情的适应性?如何理解主动“减速”?如何在推进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红利”?就这一系列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
结果逐渐出现,共识变得更加一致
记者:去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正式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出了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强烈信号。如何评价这半年来这项改革的进展?
刘: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党和政府全面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关系全局,长远发展。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不要因为负担重而等待,不要因为困难多而不作为,不要因为风险而回避,不要因为痛苦而退缩。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半年多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推出了全面实施方案,成效逐步显现,共识越来越凝聚。
记者: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们过去经常强调的投资、消费、出口,都属于需求方。与此相比,为什么现在更强调供给侧改革?
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既有需求,也有供给。从需求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需求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减弱;从供给角度看,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增加,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仅低端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和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综合分析这些情况,供给方是当前和未来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方促进经济发展既紧迫又有针对性。
记者:正如你所说,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的心声。然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改革过程中经济增长的下降和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令人相当担忧。
刘: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再以速度来判断,而是以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这一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即“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平稳推进、稳定良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这句话的中心是“稳定”,这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证实了这种新模式的准确性。经济改革没有在放缓的情况下改变方向,而是通过更加稳定的措施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新增就业318万人。工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合理区间。要知道,这种增长是在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完成的。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同时也让人们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有信心。
政府和市场不是“竞争对手”
记者:要在需求方和供应方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
刘: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大型制造业如钢铁、煤矿、建筑等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和市场波动;另一方面,服务领域的供应方相当薄弱。很多国家在处理这类矛盾时,往往采取“削足适履”的方法,即单方面削减财政支出和工业产出,影响了就业,未能解决产品的市场流通。这是一些国家无法摆脱“经济低迷”造成的离心力的主要原因。我国采取的政策恰恰相反,我们果断采取“修复和满足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时,我们既强调“市场之手”,也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对此,有人认为改革造成了政府和市场的纠纷。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刘: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以德国为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政府牢牢把握供应方管理,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就业保持稳定,出口保持后劲。同时,德国长期采取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赋予市场“有限的自由”,既保证了市场充分的自由流动性,又保持了较强的监管有效性,对我们是有益的借鉴。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当前产能过剩、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与行政干预不当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这就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记者:当前供方结构改革的重点是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五大任务。对此你怎么看?
刘: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必须解决“降低成本”的巨大挑战。因为“成本”是经济发展中的“牛鼻子”。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工业品的“成本降低”,还有人们日常生活的“成本”,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也需要认真解决,有效调控。这对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倍增效应。
要适应国情和舆论,要有“中国计划”
记者:自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来,虽然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其内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我注意到,在各种解释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翻版。这个你怎么解读?
刘: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不一样。我们绝不能将供给侧结构改革视为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我们必须防止一些人利用他们的解释制造误解。
记者:两者有什么区别?
刘:西方供给学派强调减税,过分强调税率的作用,其思维方法是绝对的,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我们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以解决中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它既强调供给又强调需求,突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重生产关系的改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着眼当前,立足长远。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比西方的供给侧改革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意?
刘:西方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寻找合适的理论指导,“凯恩斯主义”影响了西方经济学几十年。然而,时代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旧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被各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所取代。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供给科学混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沙拉”,被摆上了经济学的“餐桌”。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理论经典,试图解决中国经济在复杂的世界经济变化中面临的不适。事实证明,这些理论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意,自然不能用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和需要。
记者:确实,无数改革事实证明,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中国计划”。
刘:我同意这个观点。十八大以来,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三相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应该如何“看”经济形势;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也为“怎么做”指明了方向;去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加深了对“怎么看”、“怎么做”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因此,我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治理药方,必将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制度红利”的出现消除了“唱衰论”
记者:中国在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得到了很多外人的称赞,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特别是随着这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部分行业经营困难。面对这些现象,“唱衰”中国的国际声音时有出现。你对此有何感想?
刘:当然要虚心接受这些批评和意见。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中国的改革进程抱有良好的意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想看到中国在经济领域继续取得成功。他们甚至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中国跌跌撞撞。我认为,不受噪音干扰,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中国,会让那些想看“笑话”的人变成事实铁证如山的“笑话”。
记者:许多研究中国的专家认为,“制度红利”将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力保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刘:没错!甚至有些视中国为“对手”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制度红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践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度红利”,可以集中一切资源,解决重大矛盾。另一方面,那些热衷于断断续续地“唱衰”中国的人,并没有真正认同中国的制度,更没有承认和接受中国有制度优势的事实。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们希望看到中国的“制度红利”逐渐耗尽,最终陷入无尽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调动各方积极性,团结各方力量,形成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整体合力。只要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我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新的“制度红利”将不断释放。
记者:你认为这种“制度红利”不仅对中国有利,其积极作用也将是一种新的“中国贡献”吗?
刘:从国内来看,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之年。“制度红利”将长期发挥作用,确保各项改革的推进。同时也让群众在改革中更有收获感;从国际上看,解决好国家问题,就有更强的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总结好中国的实践,我们就有更强的能力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我坚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们可以为世界经济的起伏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这版《画胡亚军》
1.《奋的结构 中流击水 奋楫者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奋的结构 中流击水 奋楫者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5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