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一号坑
赵用碎瓦修补兵马俑
孙女结婚时,赵在书房里的办公桌前写道
在陕西临潼兵马俑景区,游客照例如织。每一个参观者都被眼前气势磅礴的气势所震撼。他们停下来观看,突然大吃一惊。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壮观的“地下军团”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守护者。
5月16日21时30分,82岁的赵逝世。四十四年前,是他第一次承认兵马俑为文物并进行初步修复,从而守护了这一伟大的人类文化遗产。
赵作为一名考古学家,毕生致力于文物事业。秦俑的鉴定和修复只是他众多考古成果的一部分。"我父亲一生低调。"赵的儿子告诉《新京报》,葬礼很简单,他没想到他的死会惊动全世界。
《秦武士俑》出土札记
1974年3月下旬,在距离秦始皇陵西部1500米的临潼西杨村,当地村民杨志发、、杨等人组成打井队,开始打井抗旱。
当他们到达四五米的深度时,他们突然发现了八个破陶俑、砖地板、铜弩机、铜箭等。他们看着这些奇怪的、无名的“瓦片”,不知所措。后来,他们把他们命名为“Wapen Master”。之后有村民前来烧香拜神,也有村民以此为“大旱”的预兆而回避。
陶俑28天前就出来了,没人意识到可以和“国宝”联系起来。4月25日,文物考古专家赵在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听说出土的佤族“头比真人还大”,他又惊又喜。他骑着自行车一路疾驰,来到了昔阳村。在钻井现场,他看到了井周围残留的人影。赵经过一番观察,判断这是一个土坑。他告诉井旁的人,这不是“瓦盆大师”,而是国宝。
第二天,赵把这些残俑放在架子车上,送回县文化馆妥善保管和修复。三天后,两个身高一米七八、身穿战袍的武士俑被修复。当时,他指着修复后的陶俑,对新华社记者林说:“这是秦朝的武士陶俑。史书上没有记载。从现场看,是秦始皇陵所属武士的葬坑。”
6月,林写《秦兵马俑》作内部参考,引起中央领导重视。7月,袁、赵等人组成兵马俑考古队,进入发掘现场,试图发掘1号兵马俑坑。之后2号坑和3号坑相继被发现。
赵康敏在他的《考古生涯》中写道:“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弥补了这个断裂文明的不足。对于封建帝王墓葬制度的研究,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尤为珍贵。”
赵修复的陶俑现在陈列在临潼区博物馆。
发现秦兵马俑的第一人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权”一直存在争议。据媒体报道,2003年12月,当年打井的农民之一杨新满代表打井的农民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提交了“秦兵马俑发现者”资格申请,并要求博物馆出具证明,确认包括他在内的9名农民的“兵马俑发现权”。
杨新满当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兵马俑博物馆在介绍兵马俑的发现时,只是含糊地说是1974年农民打井时发现的。你为什么不提我们九个人的名字?不公平。没有我们,还能有这个震惊世界的奇迹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10月26日,秦始皇陵博物馆发表了《秦墓考古工作纪实:1号坑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一文。
文章认为,“就考古知识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发现,应指对遗址或遗迹的年代、性质和名称的基本认识。1974年3月,农民挖出的兵马俑,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发现”。准确地说,是“意外挖出的”,这只能为考古工作提供线索。”文章认为打井是多人合作的项目,兵马俑的“偶然发掘”应该归功于“打井队”的集体。
文章认为真正的考古发现是临潼县博物馆原馆长赵。当年他知道情况后,先赶到现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鉴定出“秦代武将人物”,对其年代、姓名有了基本了解。后来,赵收集了陶器的碎片并加以修补。
由此可见,赵是第一个真正发现和认识秦兵马俑的人。
低调沉默的一家之主
赵身高一米七八,瘦瘦的,带着哑嗓子。在家人眼里,他不喜欢表情,却满脑子考古。
赵的二儿子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感觉我们两个兄弟好大,我爸这辈子跟我们说的话不超过一百句。”
退休前,赵在临潼区博物馆吃住。有时,他的妻子会在下午给他送饭。他的饮食并不讲究,大部分都是馒头。退休后,他没有停止工作,继续致力于文化事业。通常,一听说博物馆里有新的文物,赵就会立即去博物馆。
在家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赵生活简朴,日程安排严格。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书房整理稿子或者看;吃完饭,他走到两公里外的博物馆;晚上10点回家睡觉。
但更多的时候,赵会在书房里写稿子。这个书房只有十几平米,陈设简单。无论你看哪里,都有占据一面墙的书柜和靠窗的整洁的桌子。通常,赵在他的书桌前写字。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写稿子。一笔一划,每页字迹端正有力。
他不在乎家里的琐事,沉浸在自己的考古世界里。他的工作也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妻子管理家里的一切,照顾孩子和孙子孙女。当的女儿结婚时,赵还在埋头工作。看到这种情况,家人还拍下了他在书房工作时严重的背部。
“以前临潼是一个有文物的县,出土了各个朝代的文物。作为临沂区博物馆难得一见的考古学家,父亲要全方位学习,工作繁琐。”赵琪研究考古学,知道这很无聊。在他看来,他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考古学,这是值得称道的。
回忆说,赵曾经说过,他欠父母的钱。“我父亲很少去看望我的祖父母。他自己说他对爷爷奶奶不孝顺。”赵琪说。
“可以整天谈文物”
王肃是赵康敏的学生。1986年左右,王苏是个26岁的小伙子。那一年,王肃来到临潼进行文物普查,与赵一起研究考古,被他深厚的考古功底所震惊。“老人的古汉语和甲骨文都很好。我的古汉语和甲骨文都是向他学的。”王苏告诉《北青报》记者。
“老人平时话不多,但一谈到文物,就能聊上一整天。”王肃说,当时他经常跟随赵康敏,骑马到各个村庄研究文物。他们在墓碑前抄写碑文,用宣纸拓印,回去查阅资料和文件,甚至在办公室熬夜工作。王素说:“那时候他只想快点完成工作,一有灵感就会一直工作。”
在王素眼里,赵康敏工作努力,对学生要求严格。在与赵相处时,王素明显感觉到这位著名的文物工作者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与人打交道时极其谦虚。赵在研究文物时,从不计较名利,重视考证,一心钻研文物。“他经常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在哪里写一篇文章发表’。”王素说。
赵的学术成就和个性对王肃影响很大。王肃回到Xi后,一直从事文物研究。对他来说,赵也是的老师和朋友,他们保持了多年的师生友谊。直到赵去世,王肃几乎每月两次来到临潼与他交往。
说起赵,临潼区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就忍不住赞叹。对她和她的同事来说,赵从事文化和考古工作已有40多年,一直关心博物馆。即使退休了,赵也没有真的辞职。说,赵退休后,博物馆的同事一直和他保持联系,询问他的工作情况。
“他的考古生涯充满了伟大的成就。秦羽的复原鉴定只是赵老全部成就的一部分,他发现的遗址很多。”梁芳说。据了解,赵不仅发现了兵马俑,还主持发掘了唐青山寺舍利塔地宫、唐华清宫玉堂遗址等。
死亡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一个半月前,赵正忙着研究唐代的一块石碑。住院前一天,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蹲在石碑前,手抄石碑上的铭文,以备进一步研究。第二天,赵因为操劳过度患上肺病去了医院。“他不太注意吃东西。长期的野外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退休后慢慢恢复。但是长时间的坐着写字让他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病。”赵霁慈爱地说。
赵住院后,和家人抽空照顾他。5月16日,赵去世后,回到家中,发现父亲未完成的手稿仍在他的书房里。之后,一家人为赵安排了一个简单的葬礼。“是哥哥的决定,因为老人低调,不争名利。”赵琪说。
对于赵之死,考古界人士纷纷表示惋惜。他们给了赵很高的评价。有人称他为“考古东霸王”,有人称他为“陕西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考古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陆睿认为,赵不计名利,保护了大量文物。“如果不是赵康敏,兵马俑的发现将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赵通过陶俑的残肢断臂来确定陶俑的年代。通过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经验,认识到陶俑的重要性,认为它与秦朝有关。意识到重要性后,他立即把陶俑拉回来修复,终于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赵不仅是发现和鉴定兵马俑的第一人,也是陕西基层文物工作者的代表陆睿说道。
赵去世的消息也引起了许多外国媒体的关注。英国媒体援引秦始皇陵博物馆前馆长吴永奇的话说,如果没有去世的老人,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在几年后被发现。另一家英国媒体称,赵被许多人认为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美国网友丽莎在社交网络上评论说,她来过中国,对一两千年来兵马俑的杰作感到震惊。“每一个伟大的考古发现都有值得欣赏的考古学家,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我只知道这些美丽的艺术品,而忘记了发现它们的人。”丽莎的朋友斯蒂芬评论丽莎的话:“谢谢赵,祝他安息,但我们不能忘记他的贡献。”
对于外国媒体的报道,赵琪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位老人为考古事业奉献了一生,这是对他一生的评价。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骄傲。我父亲一生低调。我没想到他的死会震惊世界。我为他骄傲。”赵琪说。
1.《兵马俑发现者 秦兵马俑考古发现第一人离世引关注 享年82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兵马俑发现者 秦兵马俑考古发现第一人离世引关注 享年82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4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