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非常“冻”,一不小心就会冻伤
闹翻之后,温州的天气依然“热情”。早上9点,室外温度飙升至30℃以上。记者换上长袖防静电工作服和安全帽,跟着市内LNG站站长黄涛来到站内生产区。
在进入生产区之前,您必须清除身体上可能携带的静电。在静电消除器前,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需要将手按在仪器上,直到代表静电消除的绿色指示灯亮起。据报道,如果人体携带静电进入生产区操作相关设备,可能会产生引爆液化天然气的最低能量值,从而引发事故。
到达灌装区时,记者被一缕缕“白烟”萦绕的大钢瓶所吸引。根据黄涛的说法,这些钢瓶的专业名称是杜瓦瓶,每个重110公斤。装满液化天然气后,最终重量可达180公斤。在现场,记者看到灌装人员熟练地移动这个巨大的杜瓦瓶,并在获得许可后试图移动,但很难“移动”。
据黄涛介绍,目前市中区的液化天然气气源站有两个加气站,如果全天运行,可以加气15吨左右。随着温州对液化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加,该站新建了两个加油站,即将投入使用。
卸载链接-
就像一场“持久战”,在户外待4个多小时
早上7点,运输LNG的槽车早早进入市内LNG气源站进行“卸载”——将LNG送到站内储罐。这个过程就是液化天然气的卸载过程。
卸载液体不是像把液态天然气像水一样倒入容器那么简单,而是可以通过多个过程来完成。所以一个液体卸载过程往往就像一场“持久战”,持续4个多小时。
那么,液体卸载的原理是什么呢?黄涛解释说,简单来说,就是加强LNG在罐车所处环境的气压,然后降低站内储罐的内部气压,利用高低气压之差将LNG“推”进储罐。
在液体卸载过程中,输送液化天然气的管道是否密封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在4小时以上的液体卸载工作中,需要有专人看管,对疑似气体泄漏的泄漏点进行检漏等调查。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记者用检漏仪对管道法兰和阀杆进行了检测,没有发现泄漏。据了解,如果有任何异常,检漏仪中的值会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显示超过500ppm,说明那里有泄漏,需要紧急处理。目前市内LNG气源站共有12个储罐,每个储罐规格为150立方米,最大储存能力为640吨,完全气化后可在市区使用3天。
在地面上的感觉-
“冰与火四重奏”下的测试
在炎热的夏天,作为煤气工人,他们需要长时间穿长袖裤子,戴重型头盔和防溅口罩。只要穿着这些设备站在户外,记者就能感受到从里到外的热浪。
在装卸过程中,必须密切接触危险的低温液体——162℃液化天然气。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灌装过程和拆管过程中喷出低温“白色气体”,灌装人员仍然可以小心操作,灌装一瓶送一瓶,真的令人钦佩。
在炎热的天气里,就是这样一个燃气人,坚持不懈,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输送动能,为城市燃气使用安全保驾护航。
1.《两重天 冰火两重天!记者高温下“亲密接触”-162℃液化天然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重天 冰火两重天!记者高温下“亲密接触”-162℃液化天然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5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