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的“重庆市区及周边地图”横向版由重庆地理信息中心提供。华龙。com发华龙。5月26日19: 50。重庆主城区长什么样?今年是重庆直辖市成立20周年。今天,重庆地理信息中心设计并推出了全新版本的《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地图》,既打破了以往主城区地图的竖版,又采用横版进行编制。首次将两江新区范围完整纳入重庆主城区版图,全面及时地反映了当前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首次转型为“横版”,两江新区全面纳入主城区版图
重庆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重庆主城区垂直地图。注意的话你会注意到目前广泛使用的重庆主城区地图是竖式的,但是这一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以前的竖画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垂直形态导致它与世界、中国、重庆常用的水平挂图不协调。”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地理文化工作负责人张海鹏说。“还有,重庆城市发展的关键区域两江新区的主要城市地图覆盖面不完整。”
张海鹏告诉记者,由于两江新区的北部和东部都是农村地区,一般都作为主要的城市地图使用,特别是在制作城市地图时,这两个部分不会包括在内,但城市建成区和在建区域将主要考虑包括在地图张中。“否则,地图会显得太长。所有区域放进去后,城市部分会显得太小,读者看不清楚。”
在此次推出的新版《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地图》中,两江新区范围首次完全纳入重庆主城区地图,全面及时地反映了当前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同时覆盖了重庆主城区及周边长寿、江津、璧山乃至铜梁等地区,将主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区位关系和交通关系宏观清晰地表达出来,包括树木和森林。
此外,新版《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图》突出了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平行河谷、长江、嘉陵江,呈现了铁路、高速公路等各种规划中、在建的交通设施。此外,针对重要地理信息密集的主城区核心区域,如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独指定放大和内容改进,并在大图右下方打开窗口,以图纸的形式表达,进一步提高了图纸的实用性。
在过去的80年里,重庆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展
根据城市地理信息中心的介绍,重庆自1929年正式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
1925年《重庆市新调查》,重庆还集中在城墙上。地图由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华龙提供。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抗战前,重庆开始从传统的码头商业港口发展成为现代城市。这一时期,重庆大规模拆除城墙和城门,修建连接新旧城市的道路,向西开辟新城,城市向两禄口、上清寺、曾家岩扩张。
抗战前夕,重庆已扩大到两禄口、上清寺一带。重庆地理信息中心为华龙提供了地图。com进行第二次城市扩张。从1937年底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到抗日战争胜利。东部的大量民众、学校、企业、政府机关为了逃避战争,纷纷迁往重庆。重庆的城市迅速扩张。除了向西扩张形成著名的砂磁文化带,部分延伸到歌乐山、北碚外,渝中半岛附近的长江、嘉陵江也更加发达。重庆的行政区划和城市面积都有了很大的扩大,奠定了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1976年重庆旅游地图,当时重庆的主要范围,由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华龙提供。com,第三次扩展了城市。改革开放后,重庆城市经济活力和规模不断增强,城市面积迅速扩大。石板坡长江大桥、石门大桥等两座江桥建成通车,重庆加快向长江以南、嘉陵江以北扩张。
在1995年的重庆消费旅游导图中,多中心的重庆城市组织已经非常明显。重庆地理信息中心为华龙提供了地图。第四次扩张城市。直辖后,重庆中心区原有的群体开始无缝对接,逐渐突破西至中梁山,东至铜锣山、南山。大学城、茶园等新城区启动,现在有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继续拉。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成立后,重庆继续向北、向东、向西发展,环城高速公路附近的水、土、龙兴、渝富地区相继开发,成为产业热点。
“重庆虽然一直在扩张,尤其是向北发展,但它的中心、核心、心脏从未离开过渝中半岛。这一点在各个时期的重庆城市地图上也有明确的显示。”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地理文化工作负责人张海鹏表示,如今,重庆市已经突破了环城高速,继续扩张。与西部大学城相隔的缙云山只有一座;西南与江津双福新区相连。随着轨道交通等便捷通道的不断完善,璧山、江津等周边地区进一步融入主城。
1.《两江新区地图 新版《重庆城区及周边地图》发布 首次将两江新区完全纳入主城区图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江新区地图 新版《重庆城区及周边地图》发布 首次将两江新区完全纳入主城区图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6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