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很多剧里,“黄鱼”这一行经常出现。每当发生战争时,大门敞开的富人并不拿很多钱逃跑,而是拿足够的“黄鱼”。这个黄鱼的基本含义大家都知道,就是金条。在任何朝代、任何年份都是硬通货。毕竟钱真的是纸。一旦发生战争,就没有实用价值了。只有这真金白银才是值钱的货。
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黄金,俗称“黄鱼”,一直是民间最强、最认可的等价物。小黄鱼的原料是从美国进口的金砖。半自动金条轧机经当时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切割后,用于制作不同重量的金条。民国时期,黄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的是大金条,小的是十二根,小的重一两根。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定货币政策,控制黄金交易。也就是说,有金银的人必须去银行兑换法定货币,禁止黄金在市场上流通。但是,金条是有价值的,每个人都会私下保留几条,就像现在的人存款一样,以防万一。
金条为什么叫黄鱼
有一个关于戴笠的笑话,说一个同乡要给戴笠送礼,不仅被戴笠拒绝,还被戴笠骂,说他不顾国计民生,道德不行。无奈之下,同乡只好多方打听戴笠的喜好,后来得知戴笠的爱人不是“大黄鱼”,而是真正的野生大黄鱼。
还有一种说法是,上海人根据金条的大小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压箱底部的金条大部分是大小黄鱼。老上海家庭大多用金条压箱底。在盒子底部,不需要在盒子底部放金条;但有了它作为基础,家庭的基础才能稳固,生活才能踏实。是镇上的瑰宝。就是买不起金条,头脑中最值钱的黄货,多少还是要积累一点的。一个国家也是如此。黄金储备越多越好。
1946年,上海外滩中央铸币厂也生产金条。他们使用半自动金条轧机来制造多重重量的小金条。因此,产生了几种金条,包括五枚硬币、一枚两枚、两枚两枚、三枚两枚、五枚两枚、十二枚等。当时市场上流通的“大黄鱼”并不多。这些“大黄鱼”金条的每一条上都印有“孙中山”、“布徽”或“中央造币厂”的字样,另一面则写有金条的重量、颜色和数量。
这种黄鱼也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10条,相当于312.5克,小黄鱼1条,相当于31.25克..抗战初期,三四十块的海洋可以换成“小黄鱼”。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保存的黄金就越多,价值也就越高。1949年以前,三条“小黄鱼”可以换成北京一个小四合院,大概100大洋。当时一个小康之家的月支出是15银左右。按照现在的金价,估计现在每条大黄鱼10万左右,小黄鱼现在1万左右。这是估计,不准确。
可见“黄鱼”的价值不一般。民国时期的金条大多产于1945年至1949年间。据统计,截至1949年3月,国民党已生产各种重量的金条111万枚,重量约153万枚。国民党打败台湾后,也向台湾运送了大量存于国库的金条,这些巨量的金条也成为台湾经济腾飞的基础。
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请私信联系我们合作投稿。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涉及的话题感兴趣,请关注微信官方账号(你我都在关注)ID:niwozailguazhu微博号:你我都在关注
1.《小黄鱼金条 民国时期的“小黄鱼”,现如今有多大的价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黄鱼金条 民国时期的“小黄鱼”,现如今有多大的价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6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