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词。 2、体会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大屏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2、读课题。 3、教师范读课文,把孩子带进童话故事中。
二、趣味识字,乐中获知 1|、识字游戏。 小青蛙刚才对老师说,学习课文前要先考考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这一关吗? 游戏步骤: ①孩子先自由识字。 ②教师扮成青蛙提问,同桌合作找生字。 ③请一位孩子扮青蛙,其余孩子找生字。 2、请孩子们交流记住某个字的拿手方法,请孩子提醒同学们别把某个字写错了。如:渴别写成了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自由读课文并弄清:这篇课文写了谁和谁的对话?它们有几次对话?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一只小青蛙呀,坐在水井中啊,跳呀跳呀,从没出过井啦! 3、一只小小鸟呀,飞到西飞到东啊,飞到井沿歇一歇呀。 4、理解井沿,多媒体出示井的结构图,指出井沿的位置。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来,听听它们说了什么? 1、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②交流读懂了什么。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2、第二次对话 ①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③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④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⑤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⑥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3、第三次对话 ①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②用一就说话。 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五、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六、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2、出示老师创作的儿歌,让孩子齐诵: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 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你快出来看看吧。 小朋友,记好啦,不学固执的青蛙,看待事物全面化。 板书: 13.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 小鸟 井沿 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这篇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对词语和文本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出文章的寓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返回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1.《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