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刘著和阮建华在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残疾儿童交流。在乐安县龚喜镇721社区,残疾夫妇刘著和阮建华自2011年起建立了自己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文化教育和康复援助,引导和帮助残疾人健康成长,成为当地的一个著名故事。
八年来,夫妇俩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成了残疾儿童寻找希望的精神家园。康复中心的照片墙上,那些在这里“长大”的残疾儿童融入社会后寄回来的照片,默默地诉说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五月的一个晴天,在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分院实习基地的操作技能大赛现场。2017级汽修专业一班的伊勇,正在熟练地拆装汽车发动机,受到了师生们的羡慕和赞赏。很难相信这个平静的“放手机器”还是几年前走路有困难的“脑瘫男孩”。
回到六年前,患有脑瘫的易勇来到刘著和他妻子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寻求帮助。这时候,伊勇虽然已经12岁多了,但是心智歪斜,手脚瘫软,因为脑瘫而不能站立和行走。刘著和他的妻子与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制定了一个康复计划。阮建华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至今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他感受到了易勇站不起来走不动的痛苦。他每天给伊勇按摩一个小时的脚,然后固定夹板,帮助伊勇学会自己走路。阮建华每天要拄着拐杖“牵”几个小时,而腿脚不方便的阮建华每次“牵”都是麻木甚至痛苦的。努力是有回报的,经过阮建华的细心呵护,两年后,易永终于可以独立行走了。
“池塘里全是水,雨已经停了,田边的泥里到处都是泥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康复中心该休息了。吴明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讲台上,亲热地扑进阮建华的怀里。他在用这种温暖的方式和他的母亲阮建华交流。
7岁的自闭症患者吴明今年2月来到康复中心。刚来的时候,吴明从来不和人说话,容易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有时,他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狠狠地揍你。
在阮建华看来,关爱是深入自闭症患者内心的钥匙。阮建华和他的工作人员每天轮流讲述或播放关于爱情的故事,以引起他灵魂的共鸣。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阿姨,我想告诉你……”萧武明终于打开了自己紧闭已久的心扉。阮建华含泪送花,手抚着头,把他抱在怀里,小武的名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2011年以来,刘著夫妇收养了近70名残疾人,康复了30人。他们有的上大学深造,有的成为个体小老板,有的结婚当父母,健康自信地融入社会。
龚喜镇721矿下岗工人刘著,1998年遭遇车祸,右侧不便,留下脑瘫后遗症。刘著和他的妻子并不富有。他们仍然住在矿上70年代建造的宿舍里。康复中心的开销完全靠他的下岗补贴和他们早年的积蓄。
刘著夫妇帮助残疾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这个充满爱心的“服务团队”帮助残疾人,传递爱心,为社区残疾人提供服务。“只要我们还有这个能力,我们就会继续坚持下去。”面对未来的道路,刘著和他的妻子看起来自信而坚强。(刘虹记者邹晓华
1.《阮建华 助残故事温暖人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阮建华 助残故事温暖人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4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