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8月18日——据中国之声新闻超级链接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对《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后,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指出,对于食品中不含或不使用的物质,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或类似词语来强调不含或不使用。食品标签不能这样标注。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第一次”。
加工食品真的能做到“零添加”吗?“零添加”是否意味着更安全、更健康?
“零添加”并不意味着更安全
面对几层几排饮料的超市货架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们可能会被什么样的包装所吸引?他们有的会写“富含维C”,有的会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和“零加成”。
“是‘是’还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哲学问题。
通常,当加工食品说它是“零添加”时,它意味着或暗示产品中没有过量的糖、油或食品添加剂。
没啥就别写了。为什么商家要专门提醒你“我没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市食品安全政策与策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白俊飞指出:“其实通过logo,说你的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不添加任何东西,是在向大众传递一个非常不好的信息,就是添加就是不好的。这句话很容易误导大众,让大众觉得添加剂有问题。”
那么,使用食品添加剂有什么问题吗?
食品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食品中的合成或天然物质,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颜色、香气和味道,以及用于保鲜、保存和加工技术的需要。食品香料,口香糖糖果中的基本物质和食品工业的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应符合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艳萍说:“所有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都必须以一种全球统一的方式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暴露量,确定每种食物中的食物量。所以在使用时,它们的安全性是相等的。然而,它们的剂量可能不同。例如,许多食品中辣椒红色素的用量是不受限制的。”
非法添加剂带来的麻烦
这时,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明胶”、“硼砂”突然出现,形成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些东西对人有害吗?
这些真的不能添加到食物中。对于食品来说,它们是“非法添加剂”,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
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发布了六批“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清单”,共计近50种。白俊飞指出“非法添加剂”不应与“食品添加剂”混淆:“三聚氰胺本身是错误的吗?不。它有它的用途,只是不能用于食品,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
不可避免的食品添加剂
现在,加工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从调料到零食,还有很多半成品“快餐菜”,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其中,食品添加剂从保存和保存到着色和风味增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真的有“零添加”的加工食品吗?对此,曹艳萍表示:“现在所有加工和制造的食品都不能与食品添加剂分开。有没有「零加成」?有可能。但是,制造过程中是否没有食品添加剂?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牛奶的热杀菌措施比较齐全,最后的密封效果非常好,不需要添加防腐剂。但在灌装过程中,包装材料表面实际上是经过食品添加剂杀菌的。虽然不直接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但是有一种食品添加剂叫加工助剂,就是处理包装材料的。”
虽然现在食品添加剂很难做到“零添加”,但“零添加”是否意味着吃得更健康?值得我们努力去追求吗?
或许,这个没必要。
就拿食品添加剂的防腐功能来说,如果没有防腐剂,食品更容易变质,如果不仔细食用,对身体的危害风险会更大。
不仅如此,曹艳萍还介绍说,一些食品添加剂也肩负着补充营养的责任:“有一大类食品添加剂被称为营养强化剂。婴儿配方奶粉都是用各种营养成分的食品添加剂模仿人乳制成的。如果出现碘缺乏,需要通过营养强化的方式补充食物中的碘,这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零添加”可能会导致营养缺乏。之所以有营养补充剂,是为了补充可能的营养缺乏。"
在我国相关使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应对人体造成任何健康危害;食品变质不应隐瞒;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掺杂、掺假或伪造为目的。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不应该降低;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在食物上的消耗。
与其宣传强调“零添加”,不如严格执行使用标准,不滥用,不非法添加。
1.《食品添加 食品标识拟禁标“零添加”等字样 加工食品真能“零添加”?“零添加”更安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食品添加 食品标识拟禁标“零添加”等字样 加工食品真能“零添加”?“零添加”更安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6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