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他为自己创作了一首安魂曲
赵穆
天太冷了,莫扎特没钱取暖。为了御寒,他和妻子不得不在家里跳小步舞...在这个尴尬的冬天,“雪中送炭”的奇迹出现了,一个戴着二神面具的黑人送来一小袋金币,这是他预定安魂曲的押金。
莫扎特没有看透黑衣人的身份。他是维也纳宫廷音乐家萨里·埃利,他讨厌莫扎特的才华。这个假装关心莫扎特的人,一直在假装是莫扎特的崇拜者,匿名购买音乐,迫使贫穷的莫扎特拼命写作,以换取报酬。这是最后一次。兴高采烈的莫扎特接受了金币,这意味着他终于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死亡通知——创作了他最后一首著名的歌曲《安魂曲》。
对于莫扎特来说,写一首安魂曲似乎是毫不费力的。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付完定金后频频敲门讨债,神童莫扎特却一夜之间惊为天人,却写不出安魂曲。因为他找不到死亡的真实感受,写不下平庸和“假死”的悲凉谱。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莫扎特突然生病发作,陷入濒死状态。他终于真正感受到了死亡的来临,然后向那个露出真面目的黑人口述了最悲伤的旋律...这段旋律似乎在说,如果没有生死,再伟大的艺术天才也会束手无策,现在他有了。
莫扎特死了,世界上好像没有音乐了。就像巴顿自己的浪漫幻想“我来自远古时代,会被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颗子弹杀死”。就像那种感觉:“人类有牛顿是肯定的;有贝多芬是人类的福气。”这是1985年的电影《莫扎特传》给我看的。一部能如此传神的电影,真的配得上八项奥斯卡。
人类的某种艺术风格,在达到群星灿烂的巅峰之后,注定要走漫长的下坡路,从而成为“古典”。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流的艺术风格,任何古典艺术的命运无非是两种:要么被一种新的更有市场的风格所取代,要么被莫扎特这样的新时代所复活和复兴。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古典音乐在新开放的mainland China非常流行。现在大陆音乐的主流风格已经被流行音乐统一了。这是欧美主流音乐艺术风格的翻版,通过港台销售,所以中国流行乐坛充斥着模仿的荒唐场面我并不奇怪:二十多岁的成年男女在哼着不合理的奶语;明明可以享受生活,却不能满嘴食物不说话,不能停止尖叫。流行音乐也需要“天才”,但天才的诞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在词的声音受到重创,以后再也得不到保障的地方,创造力还没有完全解放就没有天才,连安魂曲都不配。
1.《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遗作:为自己所写的《安魂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遗作:为自己所写的《安魂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8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