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氯化铵国家标准GB/T2946-2018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增加了砷、镉、铅、铬、汞及其化合物的限量要求,以及粒状农用氯化铵的平均压碎强度。产品最大批量从500吨调整到1000吨,增加了吨袋的包装规格。此外,新标准还对农用氯化铵的含氮量、水分、颗粒产品粒度、钠盐等要求进行了调整。颗粒产品粒度指数由2.00-4.00mm调整为2.00-4.75mm,优品和一级品分别由75%提高到90%和70%提高到80%。氮气质量分数指数方面,一级品由不低于25.0%调整为不低于24.5%,合格品由不低于24.0%调整为不低于23.5%。在钠盐质量分数指数中,一级品由不高于1.0%调整为不高于1.2%。
注意:不要乱用氯化铵
农用氯化铵作为一种肥料,价格便宜,见效快!追肥确实有它的优点,但不是简单的用!
在过去的两年里,低廉的食品价格和不断增长的农业资源让农民害怕高价化肥。一些不法商贩已经明白了农民求便宜,把氯化铵伪装成尿素等速效氮肥,花大力气包装高价卖给农民的心理。一袋40斤的肥料零售价才40-60元!
目前,许多复合肥和复合肥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采用低价氯化铵作为氮源,只在产品标签上标明氮、磷、钾的含量,而没有标明氯的含量,导致受害的是不知真相的农民。
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严格限制氯化铵在农业中的使用。高氯化肥会导致土壤快速退化,即盐碱化,对土壤和作物质量危害极大。使用一公斤氯化铵比在土壤中喷洒一公斤盐带来更多的氯离子。
氯化铵,简称卤水砂,是一种速效氮化肥,含氮量仅为24% ~ 25%,氯含量高达66%,属于生理酸性肥料。氯化铵的危害是抑制作物生长,减少或延迟分蘖或分枝,叶形变小、变形甚至焦黄,特别是施用“二氯”复合肥(氯化铵+磷肥+氯化钾)危害更大。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监测数据:
大量施用氯化铵肥料可使土壤PH值降低0.96-1.2,并趋于酸化,氯的残留率高达19.6%。
尿素、二铵和氯化铵的利用率分别为33.8%、31.2%和21.6%。对微量元素有效锌的影响是:尿素土壤中的锌含量为1.92mgp,而氯化铵土壤中的锌含量仅为0.47mgp,直接影响下茬玉米的生长。
农民们,希望引起你们的警惕!在旱地使用氯化铵和含氯化铵的复合肥是危险的。不能就这么便宜毁了你的农田。使用高氯肥有一个累积现象:只能让你的收成越来越低,时间长了,土地就会变成贫瘠的盐碱地。
众所周知,含氯化肥不能用于烟草、花生、果树、根茎红薯、土豆、萝卜、蔬菜等作物。然而,农民的朋友们对田间小麦和玉米施用氯化铵肥料的危害知之甚少。所以要特别提醒他们,避免损失!
目前,中国每年生产氯化铵1300多万吨,北方的河南、河北、天津、大连等地的企业生产氯化铵。原来一吨氯化铵的出厂价只有400元到600元(现在又涨价了),还有一些无良厂家瞒天过海,添色造粒,美观诱人。其实每包成本才十几块钱!
农民朋友们,不要被“傻子团”骗了,不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但是你买的是氯化铵。
氯化铵怎么用怎么买?
氯化铵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尤其适用于棉麻作物,能增强纤维韧性和抗拉强度,提高品质。然而,由于氯化铵的性质,如果应用不当,往往会给土壤和作物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专家建议,农民在购买、使用和储存氯化铵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购买
首先,购买时要从外观判断。纯氯化铵为白色或微黄色方形或八面体小晶体,味咸凉,加热升华或分解。它表面很像盐,易溶于水。
此外,采购时应选择规模大、质量信誉好、包装标识规范的产品。
第二,使用
农用氯化铵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作基肥。施用氯化铵作为基肥后,应及时浇水,将肥料中的氯离子浸出到下层土壤中,从而减少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2.用作追肥。至于追肥,每亩用量一般在10 ~ 17.5 kg左右,但要把握用量少、次数多的原则。
3.不宜用作种肥、苗肥。由于氯化铵能在土壤中产生水溶性氯化物,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4.它不能用于无氯作物,如烟草、甘蔗、甜菜、茶树和马铃薯。西瓜、葡萄等农作物长期不容易使用。
5.不能在排水不利的盐碱地上使用,以防加重土壤盐害。
6.氯化铵最适合水田,但不适用于干旱少雨地区。
三、储运
农用氯化铵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避免雨淋、受潮和阳光直射,避免与碱、酸类产品存放在同一地方。资料来源:三农参考,国家标准委员会
1.《氯化铵 这种肥料虽便宜,但别随意乱用!它的新标准12月1日实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氯化铵 这种肥料虽便宜,但别随意乱用!它的新标准12月1日实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6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