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分析 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美国杜邦 X 公司的研究 表明:每30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每3000起被 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每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 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每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孕育着壹起安全重大事故。在杜 邦 X 公司见来,安全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力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则源于人的不安 全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 思想认识决定于人的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器官,获 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 指挥行动,产生行为。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相关要求,以人为本,培养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就成为每壹个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研究课题。 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由于人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情况的不 同,在遭遇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时,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就有所不 同。通过分析,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表当下以下 几个方面。 麻痹心理。对周围或岗位危险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对作业中出 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表当下对 工作情况熟悉,有壹定经验的人群或者安全周期较长的单位。 习惯心理 。属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的思维定式及行为方式。不论现 场条件如何变化,安全情况如何恶劣,都沿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作业, 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不以为然。 好胜心理 。实际上就是壹种爱逞能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表现 就是在思想上藐视现实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行动上忽视安全隐患可能 造成的后果,以冒险作业为荣,以自表自榜为乐。是壹种极其危险的 侥幸心理 。有些职工几次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没有出现事故,就 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控制能力强,在工作中逐步淡化了对各种安全风险 的警惕,工作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规定作业,投机取巧,心存 消极心理 。人长期在壹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工作,或者长期在某壹 个环境中工作,或者由于生产被动等,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煤矿虽 然是壹个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比较高,但对每壹个职工来讲,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安全事故的认识往往是听 说的多,见过的少,或者由于安全受挫折,产生得过且过,反正就这 样了的思想,使工作不主动、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下降、对发现的 隐患不愿意主动进行处理等消极思想甚至逆反心理。 急躁心理 。人在受到较大压力,或者受到较恶劣环境制约,以及 心中有其他事情不能专心工作时,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出现这种情 绪后主要表现为理智不清,感情冲动,行为鲁莽,壹意孤行,不听劝 阻。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人对周围安全风险的辨别能力,对突发事 件的处置能力就会降低,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懒惰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按程序作业麻烦,为了省事而减 少应有工作。抱着多壹事不如少壹事的思想,即使发现隐患也不闻不 问,听之任之。 无知心理 。这样的人对周围及本岗位的设备、技术、规程、危险 因素等不了解或壹知半解,对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模糊不清,常常 见到别人这样干没有出事,我也这样干也不会出事,盲目从众。 急于出井的心理 。主要为探亲或休假前的壹种心理状态。表现为 归心似箭,干活图快,壹心想早壹些出井,壹心想早壹些回家,忽视 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极易忙中出错。 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为新工人。对周围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惊 慌失措,不知道怎么预防和处理,产生恐惧情绪,易带来行为的紊乱, 甚至发生事故。 随意心理 。表现为凭兴趣决定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壹切凭兴趣, 见情绪,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遵守规程和规章的意识。 盲目乐观心理 。当安全生产取得壹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 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盲目乐观的情绪,容易导致出现麻痹心理,丧失 对安全风险的警惕性,见不到、辨不清岗位或所处环境的危险因素, 工作粗心大意,造成安全生产周期缩短。 通过对之上心理状态的分析能够见出,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 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所处环境或岗位危险辨识不清,意识不到周围的安全风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