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魏亮
“689009”是一个普通号码,但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十月梁乡喇嘛地村却是家喻户晓。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这是“120”,因为这是乡村医生邓千堆的电话号码。
十月梁乡是个很好听的名字,但是在地图上很难找到。从乡所在的里沙底,到河的北面,拉马迪村距离政府6公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六个村民小组被湍急的怒江一分为二。在这些村民小组中,除了少数居住在相对平坦方便的滨江道路沿线的家庭外,大多数分散在坡度超过50度的群山之中。曾经,最“现代”的交通工具是通过电缆过河。通往每个家庭的山路都非常艰难崎岖。
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艰难的环境中,邓千堆带着一对羽毛球穿越怒江多年,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索道两侧的村庄,在两岸崎岖险峻的山路上来回奔跑,为群众治病解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索道医生”。之后,他积极呼吁有关部门修复桥梁。直到2010年,两座名为连欣桥的人行吊桥和公路吊桥终于跨过了喇嘛庙怒江两岸,邓千堆和村民们终于告别了滑索的日子。
做了36年乡村医生的邓千堆,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他说:“老婆劝我不要做。我说病人在找我。不去怎么办?”带着这样的信念,即使他今年去北京领取“最美奋斗者”的奖项,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他也没有留下来。会后第二天他匆匆赶回怒江,回到和他在一起36年的村卫生所。
滑绳治病
1964年,邓千堆出生在喇嘛地村一个叫培建的傈僳族寨子里,但他是怒族,不是傈僳族。从小在高黎贡山的山路上奔跑,性格淳朴坚韧,做事细腻执着。
19岁时,邓千堆帮弟弟搬运酒、面等副食品到缅甸销售。走了三天,可惜还没开始卖货,就得了痢疾,不得不回家,在村诊所躺了四天。当时给他取医生名字的医生叫尤尚野,比他大几岁。在邓千堆的记忆里,他是个大哥。是这个大哥改变了邓千堆的人生轨迹。
“当时我大哥问我疼不疼,我说疼的厉害。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他问我是不是想当医生,帮助生病的村民。想了想,觉得当医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担心没有基础,你会回答‘我怕没有机会’。”邓千堆说。
“如果你想当,想向我学习,我就告诉领导。”朋友回答到叶。
那场病的记忆早就忘记了,但因为这次痢疾,邓千堆进了乡卫生院,开始了他的医疗生涯。当时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如果真的能成为一名医生,就一定要好好为村民服务,不辜负这个“大哥”的信任。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邓千堆,只是跟着朋友到叶那里去了解药,看他给别人开药。慢慢的,邓千堆也找到了一些门道,被送到乡镇卫生院培训了半年。邓千堆1983年11月开始工作,当时月薪28元。
“当医生要温柔。”邓千堆回忆说,你夜香在传授医术的时候,经常教导他,医生要对病人温柔耐心,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告诉他要记住“医生的父母之心”。
邓千堆从当村医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命高于天,救人第一”的原则。只要村民生病受伤,他随叫随到。但很快,他就迷惑了。
原来,怒江两岸的村落隔着河岸面对面,来往密切。河对岸的山梁上,一个村组住着20多户人家。绕道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这个村庄。众所周知,对于很多突发疾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想耽误时间,就得通过125米长的拉链线。
虽然邓千堆也是本地人,但他家在怒江以东,比怒江的人方便多了,所以到那时他才过不了线。但邓千堆明白,他的工作和责任让他不得不学会如何滑行。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力量把握不好,邓千堆滑得太快,滑轮停不下来,突然撞到了另一边绑着铁索的柱子上。最严重的一次,左腿受伤,药箱里只有一个玻璃针剂被砸碎。几次尝试后,邓千堆变得更加谨慎,很快就能掌握拉链线。后来,艰难的医疗生涯使邓骞成为村里的“拉链大王”。在“拉链线比赛”中,他只用了39秒就冲过了125米长的拉链线。
“一切为了村民的健康”
在行医的过程中,邓千堆在医术上下了功夫,水平一天比一天提高。不仅这个村子的村民,其他村子的村民也来看他。
2003年,哈扎村的一位老乡滚下陡坡,伤了眼睛。邓千堆在山路上爬了三个小时才到达病人家。他一看到,病人的眼球就掉了出来,挂在脸上。他的眼角有一个大洞,里面全是泥。他想动员患者下山去县级或者州级医院治疗,但是天已经黑了。下山,过拉链线,旅游,找车,然后去县城,如果顺利的话,最早也要四五个小时。如果拖这么长时间,伤口会被感染,甚至危及颅内区域。无奈之下,邓骞洗了手,经过必要的清洗和消毒,把病人的眼球塞回眼窝,固定好,然后一点一点挖出墙角的泥洞。清洗消毒缝合包扎输液直到深夜才告一段落。病人家属放火烧他,把他送下山。
“回到家还是心有余悸,辗转反侧,睡不着,主要是担心感染和失明。第二天,我赶到病人家里,看到病人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没有感染症状。不幸的是,由于病情的突然变化,病人的眼睛最终失明了。如果我这里的医疗条件比较好,或者交通方便,受伤当天能及时把病人送到外地的大医院,那么眼睛就不会尴尬了。”邓千堆说。
2006年的一天,邓千堆在地里干活,一个小孩慌慌张张跑过去拉他,说有人从车里掉了出来。邓千堆急忙去看。原来是一个村民从车厢上摔下来,被铁板划伤了。从大腿到小腿的撕裂,鲜血淋漓,惨不忍睹。那一次,他为伤者足足缝了十八针,创下了他成为乡村医生以来的最高“缝纫纪录”。那次缝合手术,加上打针和用药,邓千堆只收了伤者的医药费20元。因为病人失血不多,而且病人家附近没有电话,邓千堆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只好自己送病人回去。因为病人又高又胖,最后一枪是他背着病人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对于邓千堆来说,这一幕在过去的30年里频频发生。邓千堆说:“只要村民生病受伤,就随叫随到。即使是半夜,我也会一个人穿过铁索,拿着手电筒爬山...只要村民身体健康,我怎么不虚此行?!"
幸运的是,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2011年11月,拉马迪村的电缆被连欣桥和幸福桥取代。邓千堆不用坐滑绳往返怒江,对他来说是最幸福的事。在此之前,他拿到了驾照,开着自己的车出诊,接送病人。
“我只想当乡村医生”
因为喇嘛地村村民分散在深山里,交通相对封闭,山高路远,就医困难。以前村民生病要忍,要拖,小病变成大病,大病变成不治之症。村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邓千堆这样的乡村医生,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邓千堆多年来坚持每月上山一次,除了临时登门。现在通讯方便。探访前,邓千堆提前打电话给村里的组长,要求组长通知所有住户,让生病需要药品的村民聚集在寨子里。邓千堆每次都准时到达,现场为村民服务。如果知道哪个病人来不了“集中报告”,邓千堆不管路有多远都会把医生送到门口。
“邓医生是个好医生。”村民朋友千尼说:“只要他在,我们就放心。”
后来,为了方便缺钱的村民看病,邓千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在山里干活,还是去集市,拜访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佩戴药箱,以便随时为田野脚下和森林中的悬崖上的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精准扶贫极大地改变了曾经偏僻贫穷的富拉马迪村:水泥路连接村庄,跨河桥梁像彩虹一样飞越怒江,新房子拔地而起,矗立在怒江两岸。
如今喇嘛地村的六个村民小组大部分都搬到了沿江一线,邓千堆也很方便。最远的老瓦地组以前在山路上走五个多小时,现在走公路到那里要40到50分钟。
这些年来,拉马迪村的医生一个接一个的换。邓千堆也有机会出去赚钱,但他总是为山里的村民坚持下去,即使危险而忙碌的工作挣得了微薄的收入。显然,对于邓千堆来说,“乡村医生”这个词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这个村庄的变化太大了。"邓千堆说,村民从山上搬下来,住新房子,发展新产业,生活很好。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新建了两个诊所,包括观察室、治疗室和药物室。乡村医生的数量从最初的一个增加到三个,小病小痛不能出村的目标基本实现。
“以前诊所里只有一个医生。当我不得不去很远的一个村庄治疗病人时,我经常要带两天的药。第一天去病人家输液,晚上住在病人家,第二天输完液回诊所。第三天回去,第四天回来。我经常一个月七八天住在病人家里。”邓千堆说:“现在方便多了。由于健康教育的增加,村民的保健意识得到了增强。在做计划免疫工作之前,只要我们通知村里,村民就在家等着,我就如期接种疫苗。现在我的工作真的越来越好了。"
工作不容易,收入微薄。2010年之前,邓千堆的月薪只有200元,近三年增加到2000元左右。由于过度劳累,55岁的邓千堆在2013年患上了高血压和白癜风。但是他不在乎这些困难。他坐在诊所简陋的椅子上,打开几份门诊日志,里面整整齐齐地写满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堆药方,有点自豪地说:“每个病人都有明确的记录。去年我看了1206个病人。”
虽然环境艰苦,但邓千堆从未想过离开。不仅如此,他还把独子范志新送进了国立卫生学校。毕业后,范志新自愿回到拉马迪诊所当乡村医生。邓千堆忙着想教儿子中医知识;要给村卫生所配备设备,到处跑;要思考如何做好群众的日常保健知识,解决农村群众“三高”日益高涨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改善怒江乡村医生的待遇而大声疾呼...
邓千堆说:“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继续做好乡村医生。除了当医生,我什么都不想做。我会尽力减轻父母的痛苦。只要身体还行,村民还用得着,我就永远是村医!”
1.《索道医生 “索道医生”邓前堆 三十六载行医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索道医生 “索道医生”邓前堆 三十六载行医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9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