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移居台湾省的作家梁实秋,曾深深怀念在青岛的四年生活。他说:“我还吃了一个精致的饺子,那是在青岛顺兴大厦举行的宴会...每个人都已经吃饱了,但忍不住想把它全吃了。”他还说“青岛有很多好吃的,牛肉最好吃。”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同时,饮食是时代风格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历史,追溯一下城市的舌尖。
出处:开业以来发展迅速
人以食为天,城市的崛起离不开饮食稳定的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岛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丘陵的蔓延导致土壤贫瘠,而淡水的缺乏直到90年代的“引黄工程”才得以缓解。所以直到清末,它还是一个相对贫瘠的渔村。生于咸丰九年(1859),胡存岳在自己的《海韵堂笔记》中记录了当时的青岛:“沈冰(1896),二月十七日...(有人)当时身体很好,日渐衰弱,于是开办了自己的毛睿酒馆,勤于经营,因为它规模庞大……”这家毛睿酒馆目前在青岛有售。至于当时青岛的整体餐饮情况,可以窥见胡存岳的其他笔记:“丁友(1897),三月十四日晚,聚在此口议店数...鱼盐店6家,酒馆餐厅9家,酱园、豆腐店各1家,糕点和茶叶3家。”
历史的突变出现在1897年11月,当时德国殖民者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青岛,然后在这里进行城市化改造。传统村庄被强行拆除,现代街道被铺上。其中,著名的中山路不得不提。“德国人刚到青岛的时候,这座城市南海岸的这个地区被划为欧洲地区,中国人不允许在那里居住。北部大宝岛周围的地区是中国地区。当时南北走向的中山路连接了这两个区。当时酒店主要集中在这一带。”青岛档案馆编研部主任孙宝峰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德、日、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统治的青岛,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同时,经济的繁荣和不同的历史使得它在饮食方面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
总结:南北荟萃,中西兼容
“当时青岛不仅有鲁菜,还有粤菜、川菜、淮扬菜、京菜,尤其是粤菜。此外,还有很多西餐和日本料理。”出生于1932年的海岛城市文史学者陆海回忆说,年轻时,中山路上聚集了各种美食、多国风情的餐厅。就中国菜而言,位于中山路北端的顺兴大厦、何春大厦、聚福大厦和亚东酒店被称为老青岛的“四大建筑”。其中,北京路顺兴楼是当时岛城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精美的饺子和美味的“Xi石舌”让梁实秋终生难忘。而今天依然存在的春和楼,历史悠久。有人说这家餐厅招待的是1891年来青岛的李鸿章,但更可信的说法是,在青岛经营木材生意的天津人朱自兴于1902年创办了这家位于中山路的山东餐厅。“另外,我小时候进去吃的聚福楼,是一栋三层的建筑,呈之字形,二、三层是包间,中间是空的天井。这是一个非常热的地方。生意很好,有两个名菜,挂磨砂丸子和芦笋鲍鱼。这房子是荀卿老人、书法家王旭在青岛的房产,他的后人还在青岛。”
陆海介绍,根据当时《青岛指南》的记载,“(聚福楼)安排宴席极其昂贵,12到14元(当时普通工人月薪4到6元左右),在南方相当尴尬。这里还是很微薄的。”当时,位于大沽路河南路交叉口的亚东酒店生意兴隆。“这家酒店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接受个人客户,只接待大型宴会,要提前预定。”
此外,当时的青岛还命名了十家“一流餐厅”,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名楼”,还有东华大酒店、大华大酒店、厚德富、三洋大厦、公基大厦、嬴稷餐厅。“东华酒店是由朱子兴开的,他经营着何春大厦。它是一家旅馆,用作食物和饮料。厚德府是河南的一家餐馆,以制作熊掌和瓦鱼而闻名。这家餐厅最早是河南人在北京开的,因为袁世凯是河南人,所以有人请他去北京厚德府吃饭,酒店就红了,后来在青岛开了分店。最特别的一家是嬴稷饭店,这是一家由广东人在现在的碧海园经营的广东饭店。粤菜和我们北方人的口味很不一样,所以去这楼吃饭的青岛本地人不多,来做生意的外国人多。”陆海介绍,当时青岛的中餐中,除了鲁菜餐厅,粤菜餐厅是最多的。1949年青岛解放后,嬴稷酒家和广聚龙合并为“广州食堂”。另外,当时位于蒙阴路和湖南路口的新新公寓,是青岛少有的川菜馆,而博山路有一家以卖北京烤鸭和四鲁春闻名的廉价店,是淮扬菜的主菜,而以经营河南路素菜为主的“菜根香”,还有至今还在德显路的派粥,都是当时独具特色的清真餐厅。
“德国弗雷泽在中山路开了家餐厅,我觉得做出来的牛排是全国第一。”梁实秋晚年回忆的这家弗雷泽餐厅,是当时青岛最有特色的西餐厅之一。主人弗雷泽从1902年一直经营到20世纪40年代。“这位店主是德国侨民。他当时住在广西路,离我们家很近。我们都叫他老头。他戴着帽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牵着一只狗。他很善良,很有型,肚子很大,还会说一点中文。”陆海回忆说,小时候见过这个“老公”,听说他在八大关有一栋别墅。延续至今的青岛咖啡酒店,斜对着弗雷泽餐厅。“这是一个希腊犹太人和一个俄罗斯犹太人开的,但后来他们不想做了。中国人王秀晨和我父亲卢寿山凑钱买的。其实王叔叔之前是新新公寓的餐饮经理,父亲是青岛俱乐部的经理。他们买了这个之后,都辞职来这里工作了。”这家青岛咖啡馆曾是青岛最大的西餐厅。当作家凌克1933年来到青岛时,他写了一篇文章《咖啡与海》来描述这里的景色。上面写着“感谢朋友的热情,我也一直是青岛咖啡的VIP。白人侍者微笑着迎接他,穿过过道,来到大厅...大理石柱子,精致的座位,自豪的微笑,涂着ChloDan手的指甲,深红色的葡萄和酒杯里的酒。”2004年,青岛咖啡酒店在香港中路重新开业,更名为“青岛酒店”。
“当时日本人在青岛也有很多餐厅,但大多在临清路、市场路、二路。中山路只有一楼,但这是日本料理中最高档的餐厅。”据孙宝峰介绍,根据现有资料,由于日本人的两次占领,青岛旧社会的日本料理很多。然而,这些餐馆大多集中在日本侨民的聚集区。虽然他们也对中国人开放,但他们的顾客主要是日本人。
往事:顺兴楼八仙与康有为“一杯橙汁”
中国人一直很重视“吃饭”,而“哪天吃顿饭”空“的意思绝不是字面上的简单。当时老青岛的餐厅除了吃饭,还留下了很多故事。
北京路顺兴大厦有着传奇的历史。1912年清朝灭亡后,大量清朝的老人来到青岛,当时还是德国租界。其中一位书法家,曾经是法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王元,有一天在青岛。他“偶尔去一个地方,看见一扇窄窄的门,就进去喝点小酒。做饭的味道和北京红星楼差不多。”经了解,业主李实际上是北京红星大厦的学徒,现在来青岛创业,但没有资金“郁闷”,于是提出集资,最终使顺兴大厦开在了北京路的“钱祥义”旁边,成为当时一家高雅的餐厅。之后,王米还组织了一次25人的年会。“年会”也叫“生日聚会”。每次会议上有人过生日,大家都会来顺兴大厦招待祝贺。这25人中,有清朝的老人,也有当时青岛的商人。作为“总统”,王元也为许多成员写下了“赞歌”。此外,如果有人请王米写作,他们也会邀请他去顺兴大厦吃饭,于是王米留下了一句“举杯喜几何,忘了做客”的感叹。唐代文学家杜甫曾经写过《饮酒八仙》,其中有一首《李白诗一百首》,流传至今。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闻一多、赵太谋、杨振声、梁实秋、方灵如(女)等八位文化名人经常在顺兴楼餐厅就餐,形成了新的“酒中八仙”。他们不仅是“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还自称“酒压胶绕,南北两京出拳。”就连盛大的校会也经常在饭桌上举行。后来,胡适来到青岛,怕被八仙灌倒,还给他妻子看了一枚刻有“戒酒”字样的戒指,以示怜悯。到了1935年,王统照、洪深、孟超、臧克家、吴伯箫等12位青岛作家,组织编纂了一份性质相同、没有对外发行压力的文学刊物《夏录词》,于是这12个人每周吃一次饭,下周再定题目。晚餐的地点往往选在顺兴楼。
在春和楼,有很多这样的著名故事。如今,墙上仍然挂着许多珍贵的铭文和老照片。一个个看过去,就像在展示青岛的历史。1911年,刘、与清亡者在春和楼设宴款待宫闱。溥称赞“这地方可与御厨相比”。1924年,革命家王尽美来到青岛。他在春和楼喝了一杯即墨老酒,尝到了这里的新鲜;作家老舍当年执教山大,准备落户青岛的时候,也来何春大厦吃饭...为了纪念这么多名人的来访,何春大厦二楼设立了一个名人私人餐厅,例如,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吃饭的餐厅变成了“老师厅”,康有为吃饭的餐厅变成了“改革厅”,作家萧军吃饭的餐厅变成了“修养厅”,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上将吃饭的餐厅变成了“名人馆”,康有为是淳贺楼的“忠实粉丝”。他不仅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还邀请厨师在家做饭。而春和楼成了他的私人厨房。如果他想在家里开派对,也会邀请春和路的师傅。
与雅士林聚集的顺兴大厦和何春大厦相比,消失的嬴稷餐厅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1927年,康有为在上海七十寿辰后回到青岛。他在广东的老乡们组织了一个欢迎他的宴会,地点是嬴稷餐馆,一家广东餐馆。作为青岛的客人,康有为很高兴能吃到广东的家乡菜。吃了很多饭,康有为喝了一杯橙汁。之后他突然开始腹痛。当晚康有为呕吐,家人请了两个医生给他诊断。其中一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没过多久,康有为在青岛病逝,最终葬于浮山脚下。但康有为究竟是被别人毒死,还是意外中毒,还是因其他疾病猝死,目前仍不得而知。
变化:“湾仔码头”走出去
“青岛现在缺少有名的小吃。关于青岛,你跟外国朋友说什么?吃海鲜?吃烧烤?吃排骨饭?这些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地方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青岛饮食并没有以前发展的那么好。虽然整体不错,但是功能比较少。”陆海回忆,老青岛饺子很有名,早在30年代就被梁实秋等人推崇。当时,皮菜园里还有一个“李佳饺子”,也很有名。“青岛刚解放的时候,我家还住在广西路。家庭妇女也被组织起来在街上包饺子,然后被冷冻,卖到香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青岛饺子的知名度。”臧健和,1945年生于青岛,因其传奇经历和著名品牌“湾仔码头”的创建,被称为“饺子皇后”。“她是青岛人,丈夫是华侨。她过去在医院工作。后来丈夫去泰国,她带着孩子去找丈夫,才发现丈夫在当地又找了一个。她不好意思回到家乡。她不得不带着孩子去中国香港创业。首先,她工作了。后来,她开了一个饺子摊。后来,稍微做一点都不容易。”
类似于臧健艰苦创业的经历,原本位于高密路的鸿兴酒家,归徐林贵所有。1948年,他举家迁往香港,在那里又开了一家洪长兴,生意一直很好。1975年,年纪很大的徐林贵又开始进军美国餐饮市场,在华盛顿开了一家“北京饭店”。几年后,它已经成为中国餐馆的领导者。此外,在靠近美国政府所在地的地方,总统、国会议员和巨头们经常来吃饭。只有布什总统在任时到过这个地方40多次,甚至把这个只有一扇门的临街中餐馆变成了当地的旅游胜地。
然而,老字号逐渐淹没在历史中。以前面提到的“四楼”为例,婚礼中的顺兴楼、亚东酒店在青岛解放后逐渐萧条,随着“三大改造”、“公私合营”而彻底倒闭。1942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巨富大厦的商店。虽然以后重建了,但是生意不如以前了。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何春大厦的周泽顺回忆说:“我去的时候,何春大厦还在运营,因为它已经归国家所有,以前改名为‘人民饭店’。当时有个老师傅叫刘,年纪很大了。我跟着他学做饭。听说他之前是何春大厦的私人经理,之前也见过康有为。不过他做的花式菜不多,就是炒腰花猪肝很正常。其实你在那个时代就做了,一般人买不起。”另外两个延续至今的老字号分别是经营中西美食的“青岛饭店”和以清真美食闻名的“派粥”。然而,他们都经历了一场“生存危机”。
到80年代末,老字号开始面临新的商业危机。周泽顺回忆说,1981年,何春大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大了房间数量,并引进了当时岛城罕见的迎宾小姐。这些穿着旗袍的女孩站在门口甜甜地说了声“欢迎”,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当时,何春大厦进行了重组,这是几家私人酒店。有了这些翻新,一下子就非常热了。火到什么程度?就是有的人不吃饭,只是进来逛逛。后来看到参观的人太多,影响了正常吃饭。我们说进来就得买票,5分钱买票。那时,我们可以坐下来喝杯茶,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不久,春和路想出了一个新点子,把青岛的风景和菜肴结合起来。组长(厨师)周泽顺也参与其中。除了每天正常的工作之外,他还会思考每道菜要用什么原料,吃什么味道最好。“当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搭配海鲜。”磨合之后,“青岛十大风光美食”相继推出:格非慧兰、秦雨飘登、澎湖路虎、玉山桂湖、东源华海、惠宾渔火、湛山青帆、邛崃观翔、惠旗宋岳、燕岛秋潮。它不仅造型生动,而且色香味俱全。周泽顺,从前台和厨师一路起家,后来成为专业的餐饮经理,后来被任命帮助“馅饼粥”扭亏为盈。
城市的味道,我们的生活
“排骨,米饭,烧烤,这些东西都是90年代开始的。我们后来选了青岛十大小吃,有青岛大包,三鲜锅贴,鸡汤馄饨等等。但是说实话,我觉得青岛本地的鲁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经常想做点什么。现在的餐厅酒店越来越多,整体生意也很好,但是特色比较少。真的不容易找到几个能流传几百年的老店。”鲁菜大师周泽顺说:“我18岁高中毕业分配到春和楼工作。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做厨师或者干餐厅。我已经退休四十多年了。我觉得我可以算是一条线的爱情。而且厨师这个职业还是很有意思的。”
中国文化其实不仅仅是昆曲、京剧、书法、篆刻的“高雅艺术”,更是相应的衣、食、住、行的技法。从这个层面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酒店是历史的见证人。而菜品,就像书和画一样,凝聚着无声的故事。中国人的烹饪和饮食,不仅看“色、香、味”,更要研究其“意、形”。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城市的味道不是那些冰冷的文物和沧桑的历史,而是家里热气腾腾的一顿饭和一场团圆的婚宴。
因为在火炉和火炉俱乐部里面,是那种永远不会代代相传的情感。除了吃筷子、杯子和勺子,它还传达了一种千年文化。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
1.《青岛饭店 老青岛的饭店:舌尖上的记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岛饭店 老青岛的饭店:舌尖上的记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0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