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妮老师的心路历程
说起来,我能在心理成长中形成独特的观念和方法体系,也要感谢那些曾经困扰过我的心理问题,以及情感、行为、性格上的诸多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20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每天都变得更好。有了丰富的个人实践,才能对心理成长规律有更深的认识。过去的问题和缺点成了一笔财富。
我年轻的时候心理有很多问题,内心也有很多困扰和烦恼。当时不知道怎么改善自己的心情、行为、习惯,对自己的性格也不满意。这些问题主要是从高中开始的。小时候父母给我的包容和鼓励,基本都是自然而然的成长,没有太多的追求,但也没有太多的问题。高中的时候喜欢看《读者文摘》《青年文摘》之类的书,里面励志和成功学习的理念激励我更加努力,意志更加坚强。但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经常过分强迫自己,违反了用脑规则。比如我脑子很累不休息,被要求在不合适的状态下高效学习。最后高三的时候肌肉紧张头痛。这些想法也让我太执着,追求完美,目标太高,太不愿意顺其自然,太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所以常常感到紧张、焦虑、急躁。肌肉紧张性头痛跟着我很多年了,后来我尝到了短期抑郁症的味道,曾经有过强迫症和抽动障碍的困扰。
有同学同事听我说这些心理过程都很惊讶,因为觉得我很正常!是的,我基本保持着阳光积极的心态,但有时也会有阴霾。我知道人的一生迟早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烦恼,这很正常,所以基本上可以接受这些问题,带着它们去生活,然后努力解决,慢慢成长。如果不能接受,会增加内心冲突,但不利于成长。
1990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后,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头疼,这和我的心理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从那以后,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但总觉得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在无聊当中,我常常感叹:我一听说就能死!哪里是改变的关键!
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93年,我看了《你的潜力》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你的行为和感觉不是基于事物的真实本质,而是基于你对这些事物的形象。还记得那是大三快结束的暑假,坐在老家山上的草地上。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绿色的山谷似乎更明亮了。从此,我找到了心理成长的关键: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或看法。从此,心理成长的大门打开了。
许多人发现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情绪和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就像锁着的门,很难用尽力气推开,有钥匙就简单多了。改变认知的方法是心理成长的关键之一。当然,方法看起来简单,但过程并不容易。没有人可以指导我,我也找不到合适的书。主要靠自己的自省、思考、摸索和理解。所以,成长对我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过了四五年,我才知道我用的方法是心理咨询中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20世纪50年代,埃利斯就已经提出了认知疗法的主要思想,直到四十年后我才知道;六十年过去了,很多读者还是不知道,真是遗憾。西方心理学大师辈出,留下了很多“宝藏”,值得学习和吸收。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成长,是扎实、可靠、科学的。
心理成长需要长期坚持。在最初的六七年里,每天都要花上两三甚至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梳理遇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分析心理机制,探索心理规律,探索解决方案。其中,改变认知是主要方法,识别不合适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不合理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形成习惯性思维,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样,心理成长的一些思路和方法逐渐被总结提炼,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合理有效的。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反省和反思,很多曾经困扰我的情绪和行为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我获得了快乐和自由。
2000年左右,我开始做一些心理咨询。我发现人的心理规律是那么的相似,心理问题的内在机制是一样的。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也适合别人的心理成长。
2010年,我决定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将一些心理成长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父母和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的性格改变、行为改善、抗挫折能力训练等方面。,很快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出版的家庭教育专著《适应心理学,孩子更合作》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很多读者说,读这本书不仅改善了亲子关系,也改善了夫妻关系和同事关系,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进一步证明了该思想和方法的有效性。
现在,我系统总结这些方法,与大家分享。有了这些说明,读者可以少走弯路,不用像我当年那样长时间工作,可以很快实现心理成长。
人难免会遇到心理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都是正常心理规律的产物,可以理解。从心理规律出发,可以找到解决办法。这也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
1.《我的心路历程 谈谈我的心路历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的心路历程 谈谈我的心路历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3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