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在新闻传播领域提出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做好对外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创造融合中外的新概念、新门类、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者协会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再次要求广大记者“把中国的故事讲好,传播中国的声音,唱出奋进之歌,团结国力。”

思考:讲好中国故事,要主动发言,增强国际话语权。我们应该主动站出来,让国际社会和公众知道中国做了什么,还有什么要做的。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讲好中国故事,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话题设置。要创新国外话语的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合中外的概念、范畴和表达方式。要提高选题能力,善于提出既能反映中国立场和价值,又能被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观点和主张,真正做到“中国话语和国际表达”。

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就要以各种形式向外界传播,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我们要利用好新闻发布机制、高端智库的传播渠道、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展览的平台、中国传统节日的载体、海外文化阵地和各种文化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公众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

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把握好利弊。时间效率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要抓住机遇,把握节奏,注重策略,注重时间效率,体现时间效率的要求,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和感染力,让人爱听爱看。

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国际与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构成了日益复杂的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生动精彩的内容,又需要有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要加强互联网思维,构建三维多元化、一体化发展、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对外交流体系。

具体措施:一是推进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和梳理,将中国的成就、理念和立场与国际社会的关注结合起来,形成我们的话语体系和话题。要注意寻找中外利益的交汇点、共同的话语和情感共鸣点,把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与外国受众的表达习惯和接受心理结合起来。

二是搭建多媒体主体,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实力。讲好中国的故事,要把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引导和协调。媒体、代言人、国际新闻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坚力量。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仅是中国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官员和民间、机构和公民、外事、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力量,努力形成一个向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交响乐篇章。

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拓宽讲好中国故事的渠道。要进一步增强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构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相互合作、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杠杆、中外媒体合作传播的媒体对外传播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走出去的作用,促进企业将经营活动、社会责任和宣传结合起来,将企业形象的树立与国家形象的展示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现有智库资源,搭建一批中外智库高端对话交流平台,增强中国在国际涉华问题上的主导力量。

第四,把握多元化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准确性。讲好中国故事,面对的是不同的国家和群体。不同的受众对中国的看法和理解不同,对中国的信息需求也不同。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群体受众的思维习惯及其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一国一策”、“一国多策”,深入细分外国受众,因地制宜,适应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以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目的。

第五,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更多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强劲的“东风”夯实海外观众心中的文化基础。要以中国文化为生动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解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外交理念的解读。从历史渊源和文化基因来看,要搞清楚今天的中国从何而来,未来的中国将何去何从。

第六,要加强对外宣传的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一个好的中国故事需要一个好的理论内涵,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更好地把握对外传播的规律。要及时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加强新形势下对外宣传的主体、对象、渠道和方法的研究,使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反映时代。要总结研究对外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及时判断国际舆论形势,主动提出话题建议,更好地把自己想说的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结合起来,把握规律性,有创造性。

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恐怕已经看过“中国故事”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两种说法了,但是对于这种说法的由来、解释和方法,我却茫然不知。其实“中国故事”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新闻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对外宣传领域,中国传媒大学曾经考过这个题目。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中国故事”的概念和中国今年频繁的外交行动。可以预测,这一点将再次升温。而当我们谈到“中国故事”的相关解读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无疑是非常权威的。所以以他的演讲为标准就可以解决所有与中国故事相关的问题,而我圈里的红字就是特别需要新闻传播学学生关注的答案。如果能处理好,甚至用于其他宣传和国际交流话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回答。

PS:郭卫民的演讲毕竟不是针对学术界的,所以虽然框架完整,但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体现,需要在使用的时候进行处理,指出其理论背景。比如争夺国际话语权,为什么要争夺国际话语权?正是因为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西方国家才占据了传播和解读全球文化的权利,丑化和扭曲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必须指出。再比如“中国话语与国际表达”。其实对于中国来说,要做好受众调查分析,了解受众背后的群体规范和文化背景,避免受众对外部宣传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和理解。所有标有红字的问题都要给出相关理论。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到,讲好一个中国故事的前提是中国要有强大的海外宣传媒体,所以媒体要加强自身的传播力和说服力。比如中国媒体要改革体制机制,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媒体集团,媒体要坚持自己的新闻专业精神,不伪不恶,增强在国际受众中的公信力。

1.《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73776.html